她是尼姑,生了一个儿子,儿子当了主席

品品这个历史 2024-10-31 07:12:36

王采玉,奉化葛竹村人,生于1863年。王家原籍嵊州,洪武年间迁居奉化县,以诗礼传家,生活较为富裕。王采玉的父亲名叫王有则,为人精明强干,通过贩卖土布致富。咸丰初年,太平天国运动勃兴,王有则抓住时机,招募皖南、浙西等地流民开垦无主荒地,积累巨额财富。王家显贵之后,王有则购置田产,娶了两房妻妾,生了五个子女。其中,王采玉为姚氏所生。

王采玉自幼聪慧,精通针织、女红。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同治年间,王家接连遭遇横祸。首先,湘军攻克宁波,太平军全军覆没。朝廷下诏,命令流民返回故土,并将无主荒地赐予有功将士。其二,王有则的长子王贤巨好吃懒做,整日以赌博为生。王家逐渐败落,王有则急火攻心,身患肺结核、伤寒等多种疾病。临终之前,王有则为女儿的婚事所烦恼,委托媒人四处寻访有志青年。

不久之后,媒人介绍了曹家田的竺某。竺某家境殷实,为人老实憨厚,王有则十分满意,将女儿嫁入竺家。婚后,竺某性情暴烈,夫妻二人时常为琐事争吵。一年后,王采玉生了一个儿子,夫妻的感情稍稍缓和,公婆的态度也有所转变。可是,厄运接踵而至,曹家田一带爆发瘟疫,王采玉的丈夫和儿子先后感染霍乱去世。此时,村中流言四起,有些人对王采玉指指点点,说她克夫克子。王采玉受不了流言蜚语,连夜逃回老家。

此时,王有则已经病入膏肓。得知女儿遭遇变故,王有则十分心疼。但是,他已经无力回天,带着遗憾撒手人寰。父亲去世后,王家由长子王贤巨继承。王贤巨嗜赌如命,欠下巨额赌债。有一次,赌坊的掌柜垂涎王采玉的美貌,诱骗王贤巨签下一纸文书,将王采玉抵押给赌坊。王采玉宁死不从,逃至溪口镇的金竹庵,与一位尼姑相依为命。尼姑的年纪与王采玉相仿,经历也颇为相似,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渐渐地,王采玉萌生了出家当尼姑的想法,遭到母亲姚氏的坚决反对。老尼姑从中斡旋,为王采玉争取到带发修行的机会。就这样,王采玉每日诵读经书,与青灯黄卷为伍。

姚氏并不打算放弃,委托侄子王贤东为女儿寻找婆家。王贤东粗通文墨,供职于溪口镇玉泰盐铺。玉泰盐铺的掌柜名叫蒋肇聪,为人十分精明,有埠头黄鳝的诨名。当时,蒋肇聪的夫人徐氏因病去世,蒋家为续弦之事苦恼。王贤东向其举荐王采玉,后者十分感兴趣,连忙询问王采玉的身世。得知王采玉是一名尼姑,蒋肇聪十分震惊,决定亲赴金竹庵探听虚实。数日后,蒋肇聪如约而至,与王采玉进行深入交流。王采玉长相甜美且谈吐不凡,蒋肇聪十分满意。不久之后,蒋家送来绸缎、白银等聘礼,王采玉正式嫁给蒋肇聪。又过了一年,王采玉生了一个儿子,取名蒋介石。

儿子出生后,王采玉十分开心。蒋家是溪口镇的富户,拥有丰镐房等资产,王采玉不用为生计发愁,决心将儿子培养成才。为此,王采玉聘请名师,教授《论语》、《孟子》,指望儿子参加科举考试,博得秀才、举人的功名。然而,蒋介石自幼顽劣,与书本的关系紧张,多次参加童子试均以失败告终。王采玉见儿子不喜欢读书,劝儿子弃文从武。蒋介石听从母亲的建议,考入保定军校,成为段祺瑞的得意门生。说来也怪,蒋介石弃文从武之后,学业突飞猛进,成为军校的优等生。1908年,清政府遴选官派留学生,蒋介石被派往东京振武学堂学习炮兵。

留日期间,蒋介石与妻子毛福梅生了一个儿子,取名蒋经国。不仅如此,蒋介石结识了陈其美、黄郛等浙江籍青年,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陈其美被推举为上海都督,蒋介石出任沪军第五团团长,时年二十五岁。蒋介石少年成名,内心极度膨胀,积极谋求更大权力。从1912年至1918年,蒋介石先后参加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其胆识和能力得到孙中山的认可。

后来,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蒋介石担任校长,掌握军事大权。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年代,蒋介石凭借枪杆子迅速崛起。短短数年时间,蒋介石历任北伐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等职,成为权倾天下的实力派。在此之前,王采玉罹患心脏病去世。蒋介石就任国民政府主席后,为母亲修建豪华陵墓,并邀请汪精卫、胡汉民为母亲题字。考虑到母亲做过尼姑,蒋介石邀请雪窦寺的僧侣为母亲诵经祈福。纵观王采玉的一生,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她是尼姑,生了一个儿子,儿子当了主席。

0 阅读:29

品品这个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