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听村里人提起我父亲,言语间满是敬佩。很少有人知道,他年轻时曾为了反抗包办婚姻,毅然决然地跑去参了军。这一去就是八年半,杳无音信,家里人甚至以为他早已战死沙场。直到有一天,公社的通讯员突然带来了他荣归故里的消息,还成了战斗英雄。这个消息如同惊雷一般,在我爷爷平静的生活中炸响,他激动得双手颤抖,老泪纵横。
欢迎仪式在村口举行,全村人都挤在那里,想一睹英雄的风采。当吉普车停下,几个士兵搀扶着我父亲走下来时,人们才发现,他的双腿受了重伤。为了不给部队添麻烦,他主动申请回乡休养。县武装部部长特意嘱咐村支书要好好照顾他,这更让我父亲在村里的地位举足轻重。
我父亲双腿受伤严重,生活一度无法自理。就在这时,我母亲,也就是当年他逃婚的对象,毅然决然地来到了他身边。“占奎,当年你为了不愿意跟我结婚,选择去当兵,如今你瘫痪在炕上,我愿意伺候你一辈子。”母亲的这番话,让我父亲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没有举办婚礼,只是两家人一起吃了一顿便饭,就算结为夫妻了。
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我父亲的身体逐渐好转。半年后,他可以拄着拐杖走路了;一年后,他彻底扔掉了拐杖。他不喜欢搞特殊化,拒绝了村里安排的轻巧活,坚持和大家一起下地干活。几年后,由于前任村支书年龄原因卸任,公社领导任命我父亲接任了村支书的职位。
我几个叔叔觉得哥哥当了村支书,可以为家里谋取一些好处,开始在村里耀武扬威。我父亲知道后,狠狠地教训了他们一顿,并安排他们去做掏厕所、倒尿桶的脏活。“正因为我是你们的亲哥,所以这些活就得你们几个去干,你们可以不干,但是到了秋天,我不给你们算工分。”我父亲的铁面无私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称赞。
60年代末,一场百年不遇的旱灾席卷了我们村,庄稼颗粒无收。为了让大家活下去,我父亲顶着压力,将村里的反销粮全部分给了村民。虽然因此被撤职,但在村民的联名请求下,他很快又官复原职。在我眼里,父亲是公平公正的,他从不偏袒任何亲戚,也不打压任何与他有过节的人。
我们的邻居孙老蔫,曾经因为分自留地和我父亲发生过激烈冲突,甚至用铁锹差点伤了我父亲。可我父亲不仅没有追究,反而主动为他求情。谁也没想到,不久后,孙老蔫在去镇上买东西的路上遭遇车祸身亡,留下五个年幼的孩子。我父亲得知后,立刻赶去帮忙处理后事,还组织人砍树做棺材,一手操办了孙老蔫的丧事。孙老蔫的五个儿子对我父亲感激不尽。后来,他们被叔叔们接走抚养,离开了村子。
二十年后,这五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在社会上有了自己的一番成就。他们一起回到了村里,找到了我父亲。“徐伯伯,当年要不是你为我父亲操办丧事,我父亲不可能入土为安,在我们几个心里,你就是我们老孙家的恩人。”他们每人拿出1000块钱给我父亲,并在之后的十几年里,每年过年都回来看望他。
我父亲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战场上的英雄到村里的支书,他始终保持着善良和正直。他帮助孙老蔫一家,并不是为了图回报,只是出于一颗朴实的心。而孙老蔫的五个儿子,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知恩图报。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像他们这样懂得感恩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这不禁让人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这种美德?我们又该如何教育下一代,让他们明白感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