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内有一座佛寺,叫大慈阁,是上谷八景之首“市阁凌霄”。有人说大慈阁里就种着凌霄花,可我家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就住在大慈阁附近,我怎么没有注意到里边有凌霄花啊?我不仅没有在大慈阁注意到凌霄花,连保定市的其它地方也没有发现。有人告诉我凌霄花耐寒能力不强,在北方会冻死,我相信了。
可2005年我到北京居住,发现一些小区的铁围栏上就爬满凌霄,花也开得很好。这不是凌霄能在北方过冬吗?我想不明白就瞎猜——可能是有了耐寒的新品种吧。

厚萼凌霄(美国凌霄)

厚萼凌霄(美国凌霄)
2013年游览山东崂山太清宫,发现了百年的凌霄,也长得非常好。这棵凌霄还是一个景点,叫“汉柏凌霄”。它的说明标牌介绍,古柏树龄2150余年,相传为太清宫开山始祖西汉张廉夫手植。古柏主干北侧寄生凌霄盘曲而上,树龄亦百余年。那我的猜测就不对了,都长了百年了,肯定不是新品种啊。


后来,在反复对照确定我拍照凌霄的品种时,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原来这些长在北方的凌霄,不是中国凌霄,而是美国凌霄(学名厚萼凌霄),或者是美国凌霄的杂交变种。美国凌霄耐寒力更强,在中国北方室外也能过冬。

难道中国北方就没有生存下来的中国凌霄吗?我决定探索一番,之后,我看到凌霄,第一任务就观察它的萼,看到橙红色,短而硬,质感如塑料一般的,就会非常失望,因为它是美国洋货。我渴望着看到萼片黄绿色,软而大,顶部的尖儿有时外卷的,那才是中国凌霄。
我转了周边的不少小区,转了植物园、动物园、故宫以及一些北京的公园,游览时山海关也转了公园,都没有发现我从照片上见过的中国凌霄。

山海关的厚萼凌霄
2018年我去江浙旅游,觉得机会来了,只要看到凌霄都会辨别一番。我在南京中华门(挂着蒴果)、瞻园,苏州的狮子林,都看到了,还是没有我想找的宝贝。

南京中华门r厚萼凌霄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苏州拙政园的一个售卖草棚前,发现了两盆盆栽的中国凌霄,它们没有攀附任何东西,就是两棵小树。花瓣大而艳,花筒短而粗,花萼大得包住一半的花筒,怎么看都大气。连花苞看着都顺眼,完全的绿色,绿得青翠欲滴,比画儿都好看。




由于它是盆栽,且修整成了树形,我觉得是公园的师傅在精心呵护。

中国凌霄是否有自然生长的?我将继续探寻。
中国凌霄的学名,就是凌霄,《中国植物志》收载时的内容是: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凌霄(图经本草),紫葳(植物名实图考),苕华(神农本草经),堕胎花(云南),白狗肠(广西),搜骨风(四川),藤五加(贵州),过路娱蚣(湖南),接骨丹(湖北),九龙下海(江西),五爪龙(江苏),上树龙(安徽)。产长江流域各地,以及河北、山东、河南、福建、广东、广西、陕西,在台湾有栽培;日本也有分布,越南、印度、西巴基斯坦均有栽培。可供观赏及药用,花为通经利尿药,可根治跌打损伤等症。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释名”中说:“俗谓赤艳曰紫葳葳,此花赤艳,故名。附木而上,高数丈,故曰凌霄。”现在人们都称其为凌霄,“紫葳”的叫法基本只保留在药方上了。


因“附木而上”,凌霄无端有了“趋炎附势”的恶名,常被人在诗文中攻击。如果植物也有思维,能表达想法,也许会抗议这种靠污名别人来显示自己清高的做法。

凌霄被污名始于何时不得而知,但在《诗经》还没有这样的联想。《诗经》中称凌霄为“苕”,说“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看来,饿着肚子的时候,不宜赏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