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可能不是奸臣,而是一个忍辱负重、为国为家报仇的英雄!

井普椿的独白 2024-12-16 13:31:18

赵高,大部分人印象中一个奸诈狡猾的太监,媚上欺下,甚至在秦始皇死后,串通丞相李斯假传圣旨,密谋沙丘之变,将皇位传给胡亥,杀害无数的忠良义士,公然指鹿为马致秦二世而亡。

但很少人知道,赵高其实是一个复仇者!

——【·出身悲惨·】——

赵高家族是赵国非直系的王族,因某种原因被动来到秦国,在秦国,赵高的母亲因犯罪被处肉刑,刑满释放后,就被安置在隐宫工作。

在这里,赵高的母亲生下了赵高兄弟,赵高兄弟生于罪犯家庭,地位卑贱,从小就生活在贫苦、寒酸、被人鄙视和嘲弄的环境之中,心中埋藏着家仇国恨。

那么,赵高是怎样一步步来到秦始皇身边,成为一名贴身近侍的呢

这与秦国的人才选拔制度有关,也与赵高个人的刻苦学习与不懈奋斗有关。

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赵高自述:“高固内管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这是说,赵高凭借出众的文笔,通过考试后步步升迁最后进入秦宫。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史律》篇记载了秦汉时期学史除吏的规程,也就是刀笔之吏的选拔规定:“史、卜子年十七岁学。

史、卜、祝学童学三岁,学佴将诣大史、大卜、大祝,郡史学童诣其守,皆会八月朔日试之。

试史学童以十五篇,能风书五千字以上,乃得为史。有以八体试之,郡移其八体课大史,大史诵课,取一人为其县令史,殿者勿以为史。三岁壹并课,取(最)一人为尚书卒史。”大体是说:史学童和卜学童17岁时进入学室学习,京师和地方均设有学室,学习期限为3年。

三年结束后,在京师学习的学童由指导老师带领到太史、太卜、太祝处参加考试,地方学员到郡守处参加考试,考试时间都是八月一日。

考试的内容以识字教材《史籀》十五篇为本,如果能背诵五千字以上,就可以担任相当于文书的史了。

再用八种书体考试,不管是京师考生还是地方考生,考卷都送到太史处评阅,成绩最好的一名担任县令史,成绩最差的一名则取消担任史的资格。

对考上史的人再三年进行一次统一考试,成绩最好的一人被提拔为尚书卒史,《二年律令》是汉初的法律,汉承秦制,秦代的考试制度与汉初当相差无几。

根据这一制度,李开元先生推测,“若赵高17岁入学室为史学童,20岁太史考试合格揄史,23岁参加统一考试,以第一名除为尚书卒史入宫任职,时间当在秦王政十三年。

也就是说,秦王政十三年,赵高23岁,以此计算,赵高应出生于秦昭王五十一年(前256年),死于秦二世三年,活了49岁。

据此推断,赵高是以全国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宫廷的,出身卑微,从小就成长于受人歧视的环境,赵高自小就感受到了强烈的社会排斥。

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些个体和群体没有获得资源、机会和禀赋、权力的渠道,而这些状态在他们生活的社会中被认为是正常的、习俗性的或者预期之内时,就可以说他们就遭到了社会排斥。”

受到社会排斥的人往往具有强烈的反社会、仇视社会的心理。

具有这种心理的人,有的消极焦虑,随波逐流;有的心理畸形,暴力犯罪;有的努力提升自己,寻找向上流动的机会,但骨子里仍寻找着报复社会的机会。

赵高无疑属于第三类人。

秦代的考试和文吏选拔制度为赵高改变命运提供了一条路径。

——【·报复心理·】——

在贫困的生活、屈辱的环境下,赵高明白,除了读书外,没有其他任何渠道与办法能改变自己的处境。

心理学家认为,地位卑微的人,容易产生出一种心理食物链,“为了心理生存,人与人之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不想被吃,一个人就得往上爬。”

他不再顾忌别人的白眼、嘲讽,而是废寝忘食,发奋学习,他希望发展壮大自己,承担改变家庭状况、报国仇家恨的责任。

在学习的过程中,赵高的刻苦与付出是可以想象的,他精通法律,对文字有深入的研究,书法水平极高。

不仅如此,赵高还精通射箭、驾车技术,身材高大威猛,能够在全国考试中夺魁,确实文武全才。

赵高的青少年时代,是一个励志的典型,艰苦的环境和努力的拼搏,对赵高是一种磨炼和考验,让他爆发出一种改变命运的巨大能量和强大的内驱力。

他坚持、隐忍、不懈努力,环境没有击垮他,自卑和仇恨却促使他加快成长、提升。

受家庭的影响,赵高可能想象自己家族曾经的辉煌,将自己的境遇、困境都归罪于秦国。渴望夺回失去的东西,也渴望对社会进行报复。

一个人如果预期自己有能力和条件去得到这些东西,他就会不顾一切去为之努力奋斗,他要把自己投入进去,想象终有一天可以拥有这些东西。

在这样做的过程中,这类人可能比占有者表现得还要狂热,看上去更像一个神经质的占有狂,他们甚至可能不择手段。

赵高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渴望夺回失去的一切,渴望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地位与能量,去报复秦朝社会。

0 阅读:5

井普椿的独白

简介:智愚各有营,君子独脩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