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悄然移除了Model S和Model X的“订购新车”选项,仅保留库存现车和二手车购买通道。这一动作引发行业震动,两款旗舰车型为何突然停售?背后是成本暴增、战略调整还是技术迭代?结合多方信息与内部人士线索,三大隐藏原因浮出水面。
原因一:关税重压下,进口成本近乎“翻倍”Model S和Model X作为特斯拉的高端车型,始终依赖美国加州工厂生产并进口至中国。然而,中美“对等关税”的博弈让这一模式难以为继。2025年4月10日,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25%关税后,中国同步反制,汽车进口税率飙升至125%。以现款Model S全轮驱动版(75.99万元)为例,仅关税成本便可能突破60万元,最终售价或超150万元——这一价格远超消费者心理预期,甚至接近保时捷Taycan等超豪华品牌车型。
内部人士透露,特斯拉曾评估过“硬扛涨价”的可能性,但最终认为高价会引发舆论反噬,“与其被骂割韭菜,不如主动停售”。这一决策也与Model S/X在华销量低迷有关:2024年两款车合计销量不足2000辆,仅占特斯拉中国总销量的0.3%。
原因二:销量惨淡,为Model 3/Y让出资源Model S和X虽代表特斯拉的技术高度,但市场表现早已边缘化。2025年第一季度,Model 3/Y全球交付32.38万辆,而S/X等高端车型仅1.28万辆,中国市场更是贡献寥寥。
特斯拉中国内部文件显示,“停售S/X可释放更多进口配额、物流资源和销售精力,聚焦走量车型”。当前,Model 3焕新版和Model Y仍是中国市场主力,3月Model Y以4.3万辆登顶国内乘用车销冠。此外,上海超级工厂国产化率超90%,供应链成本优势显著,而进口车型的利润空间已被关税挤压殆尽。
原因三:为换代铺路,产能转向墨西哥工厂尽管特斯拉官方尚未回应停售原因,但产品迭代与产能转移已成行业共识。2025年初,特斯拉工程副总裁拉尔斯・莫拉维曾透露,Model S/X将于年底推出“颠覆性升级版本”,包括更高效的电机、新一代4680电池和智能座舱系。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正加速将高端车型产能转移至墨西哥蒙特雷工厂。该工厂规划年产能100万辆,主打Cybertruck和下一代Model S/X,但投产时间最早需至2026年。停售现款车型,既能避免新旧产品过渡期的库存积压,也为未来以“国产化”形式重返中国市场铺路——若墨西哥工厂投产,新车或通过中墨自贸协定以更低关税入华。
行业启示:跨国车企的“本土化生死战”特斯拉此次停售事件,暴露了全球化供应链在政治博弈中的脆弱性。奔驰、宝马等依赖美国进口的豪华品牌同样受关税冲击,2024年奔驰GLE、GLS等车型在华进口量超6万辆,若成本转嫁,消费者或面临百万级涨价。
反观特斯拉,其“中国本土化”策略在危机中凸显价值:上海工厂2025年一季度交付17.2万辆,占全球销量40.75%,且通过金融政策(如Model Y“3年0息”)持续巩固市场地位。未来,“在中国,为中国”或成跨国车企生存法则,而无法实现本土化的高端进口车,恐将逐步退出主流战场。
用户影响:抄底现车还是持币观望?目前,北京、上海等地仍有少量Model S/X现车,售价75.99万-92.39万元,但库存告急。若关税政策未松动,现车可能成为“绝版收藏品”;若新款通过墨西哥工厂入华,价格或回归理性区间4。
对消费者而言,“等等党”或成最大赢家——无论是抄底现款,还是等待技术更迭、成本优化的新品,这场停售风波终将推动高端电动车市场走向更务实的竞争。而对于特斯拉,如何在政治与商业的钢丝上平衡技术理想与现实利益,仍是马斯克必须解答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