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都知道,每年一月份,我们通常会推出一期《摩圈十大遗憾》的榜单,就是想和大家一起回顾去年摩托车圈子里曾经发生的,那些不尽人意或充满遗憾的事,但今年这个盘点没在一月份发出,而是到了年后二月份才发。

一方面是因为过年期间我整理了点别的资料,想在年后和摩友们一起分享,所以耽误了一些时间。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想看看去年照抄我稿子的白嫖怪们,今年能不能自发写点什么,别我前脚写完十大遗憾,后脚就成了别人的原创。但他们今年啥也没干……

当然,榜单的规矩和以前一样,不敢说最严谨、最客观,而是有强烈的个人主观判断在里面,如有不妥我提前向大家致歉,希望不要深究。
一、凯越张雪分家。
2024年2月18日,凯越机车董事会宣布免去张雪的总经理职务,聘任其为研发副总经理。十天后,张雪正式在朋友圈发布辞职信,宣布辞去凯越机车所有职务。

2024年9月,张雪带着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品牌“张雪机车”强势回归,还带来了新的500cc四缸仿赛、以及 500cc四缸街车和820cc三缸仿赛的概念图。一切都对应着那句话,既是朋友,也是对手。

虽然分家后的结果,看起来是中国摩托车行业又多了一家充满个性的新品牌,以及几个强势产品。但实际上,这其实是一场两败俱伤,凯越这边失去自己倾尽团队心血打造出的顶级个人IP,张雪这边也要赌上名声二次创业,一旦失败,等待他的只会是无尽深渊。
这一切本应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可惜事已至此,说啥都晚了。
二、新晋品牌的发展之路并不顺利。
由于疫情期间玩乐摩托车呈现出爆发增长的潜力,不少企业因此下定决心,准备在摩托车行业中大干一场,摩圈由此涌现出许多新品牌,但不是每个品牌的发展都能一帆风顺,比如AK摩托、摩托莫里尼,以及高金。

AK摩托是航天巴山摩托孵化出的子品牌,后者实力雄厚,出口方面能排到国产前十,所以AK摩托一出手就是全铝合金车架,后续产品也是既有四缸仿赛,又有450新品(搭载春风 450 发动机)。

可惜这两年经济情况不好,春风自己的450在终端售价上也是一降再降,这直接导致所有搭载同款发动机的二线品牌瞬间失去生存空间。。所以AK摩托除了AK11外并未发布其他新品,也没有任何宣发动向,这件事让人略感惋惜,毕竟我很期待450发动机+铝合金车架的全新组合。

和它境遇类似的还有莫里尼和高金,莫里尼的问题是慢,产品研发周期太长,高金的问题则是发动机动力跟不上潮流,650巡航和300cc铁壳羊也是迟迟没能发布,愣是从没有竞品,等到了满是竞品……

三、国产能上牌的越野车依旧一片汪洋。
能上牌越野一直是摩托车行业中需求悖论,不少厂家都想出,但在市场调研后,大家又纷纷放弃了这个打算,因为先驱者的处境都不算好,比如大隆蓝盾这边不见起色,250/450 越野和滑胎都在逐渐边缘化,很难被人提起;熊猫车队的250/450也是一样,虽然它们都能上牌,但他们也都成为了过去时。

华阳、卒马、鑫源更是直接弃权,MBP虽然有一款450拉力,但不一定会在国内发售,凯越的MX250 方方面面都很好,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推出上牌版。

现在你要是想买一台能上牌的,有一定竞争力和驾驶乐趣的越野车,到了能选的还是恒舰……希望2025年越野圈子也能精彩一些吧。
四、250cc产品没有重大更新。
作为国内摩友普遍选择的排量级,250cc已经好几年没有创新和更新了,特别是单缸发动机,因为双缸领域有凯越刺鸟250,这台车很能打,并且在未来我们还会迎来春风和钱江的高性能250双缸。

但现有的单缸250还是十几年前日系越野车的架构,虽然能满足基本需求,但在性能和舒适性方面并不突出,技术也老,功率压榨到头了也不会太高,希望2025年国产厂商能在这方面努力卷一卷,让摩友们在万元出头也能买到品质好车。

五、春风与KTM的合作止步于大排量。
2013年:春风动力与KTM达成合作共识,开始以CKD(散件进口组装)模式合作。

2017年:春风动力与KTM签署合资合同,共同成立春风凯特摩机车有限公司,春风动力持股51%,KTM持股49%。

2018年:合资工厂举行奠基仪式。

2019年:春风凯特摩机车有限公司的合资工厂建成投产,首批投产车型为KTM 790 DUKE。

此后专业越野车,790 ADV,甚至 890 DUKE/ADV也相继从此下线,只是春风手上暂时没有其他搭载KTM同款发动机的产品,小排量产品的CKD也迟迟未能推进,期待明年能再度加深合作吧。
六、豪爵依旧没推出大排量车型。
500cc、电子节气门、街车、仿赛、ADV、巡航全覆盖,工厂甚至投资了1亿多元,专门为 500cc产品升级加工设备,上述关于豪爵 500cc的消息相信大家已经听腻了,但它就是没出来,或者说遥遥无期……

七、隆鑫与宗申合二为一。
2024年,宗申成功收购隆鑫,一举成为中国通路摩托车的销量霸主。除此之外,合并后的宗申隆鑫也将在发动机制造方面成为巨头。

但从摩托车玩家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合并也意味着双方不再独立发展,缺乏了曾经那种竞争和创新的动力,车企发展肯定是单打独斗更有看头,看到的就是双方你来我往,谁能技高一筹。

八、合资老顽固依旧没啥动静。
比如宗申阿普利亚、建设雅马哈、轻骑铃木等老牌合资品牌,其中最争气的是阿普利亚,好歹有一台900cc V2用来撑场面,其他车企有一家算一家,在玩乐市场上都没啥建树,不知今夕是何年。

九、摩托车解禁趋势不容乐观。
今年关于禁摩的好消息是有不少城市取消/放开了禁限摩,比如广西北海、河南信阳,这两地区都经历了先禁限摩后解除禁限摩的剧情转折。

可惜不是每个地区都有上述命运,比如长沙/嘉兴,这两城市前段时间又在征集禁摩意见,安阳、济宁等地也对摩托车新增禁限行要求,而且上述城市禁摩的理由很质朴,无非是为了减少交通事故,预防噪音污染。

减少交通事故我们就不说了,掌握不到统计数据,说什么都是徒劳无功,但预防噪音污染,为什么只能靠禁呢?2023年青岛就在通过噪音监测解决相关问题,需要监管的对象也不止是摩托车,还有汽车和其他一切噪音源。

看完这份答卷,再看看禁限摩通告,我只觉得心理落差甚大,同时担忧未来能否为新能源摩托车和混动摩托车开辟一条生路,时代总不能一成不变吧?
十、13年报废仍未解禁。
年年说解除,我年年心甘情愿受骗,但事实依旧如此,哎。

十一、你说了算。
如果你对2024年的国内摩圈还有什么失望或遗憾,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和感受,我们一起倾听你的苦水,也希望在已经到来的2025年,上述的种种遗憾都能得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