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狂飚》先声夺人,以《繁花》落子定局,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中国剧集创作一路栉风沐雨,一年春华秋实,走过了值得深刻记忆的一年。
元旦期间《繁花》热播,“范总”爆红
后疫情时代,世界风云变幻。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各方力量角逐调整分化重组,不确定性增加,不稳定感强化,未来难以预测。
“不要把曾经当作理所当然,不要把曾经的拥有当作天经地义”,岁末年初,学者发出这样感性十足的描述性话语,像极了影视剧中的金句台词。
中国剧集行业产业不可能置身世外,外界的冲击波自然也会引起内部的深度震荡调整。幸运的是,一年以来,内容创作热点不断,亮点纷呈,观众追剧“不确定性”的软性需求,因优秀作品持续输出而实现了“确定性”的刚性兑付。
新年第一天,影视独舌视频号解锁新成绩
全民追剧现象再现曾经我们以为,社会发展早已进入娱乐多样化选择阶段,全民追剧不过是娱乐方式匮乏年代的特有现象,不可能再出现《渴望》式的风行大江南北、社会街谈巷议。
2023年,《狂飚》的出现刷新了这一陈见认知。
回应扫黑除恶重大社会关切,拨开层层迷雾,走进现实深处,以极致人物立体呈现,强烈戏剧故事冲突,“狂飚天落,席卷我心”,这部电视剧无差别征服了各种层次的观众。
2024年,《狂飙》的现实表现力度能否延续?
无论城镇街巷、乡野市集,一时间成为大众舆论焦点,甚至迅速外溢到国外,“狂飚”成为年度热词之冠当之无愧。
无论传播数据还是社会影响力,《狂飚》都断崖式领先,称之为国民现象级剧王,应该没有什么争议。
一切皆有可能曾经我们以为,大片是美国文化软实力“三片”(大片、薯片、芯片)专长,其地位很难撼动。但事情正在发生变化:
《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工业化的薯片快餐不过尔尔,一时之风行哪里比得过深厚之底蕴;
美国克隆两百多年前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对自己实行技术封锁的行径,对中国芯片进行围剿,最终证明不以史为鉴,必将重蹈覆辙,华为Mαte 60 Pro已经显出端倪;
2024年,《三体》开创的科幻新纪元能否上新?
2019年,《流浪地球》横空出世,以一己之力开启了科幻元年,拯救人类对国人来说不再有即视违和感。
2023年,七年磨一剑,被认为最不可能创作出高水准科幻的长剧集,《三体》成功破冰,让我们看到:一切皆有可能,中国剧集宣告进入科幻王国。
建构新美学体系曾经我们以为,剧集不是艺术,登不得大雅之堂,顶多就是大众文化快消品。2023年,《漫长的季节》《平原上的摩西》《欢颜》等剧陆续出现,不按常规套路出牌,作者个人化的风格表达十分明显。
这种所谓个人色彩鲜明的艺术表达,通常只会出现在艺术电影中,很少会进入到剧集领域试验。但上述剧目让人耳目一新,鲜明的个人风格跃然而出。尽管收视数据不算高位,但却赢得了高分高口碑,赢得了广泛赞誉。
2024年,精品短剧集能否继续乘风破浪?
而年终正在热播的《繁花》,将这一创作倾向推向了历史高点,而且大有以“引领”替代“迎合”,同时实现市场与口碑双丰收的雄心与目标。
观赏《繁花》,会让人自觉不自觉地回想《重庆森林》《花样年华》等一系列经典,看到王家卫从青春到成年再到成熟的过程。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他走向高度成熟的标志竟然是长剧集《繁花》,而非电影。
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人物命运的翻腾沉浮,万千气象的东方大都会,在他独步卓然的影像语言中呈现出全新样貌的表达。
2024年,王家卫式光影能否成为荧屏主流?
影视合流,建构新的美学体系,是2023年剧集创作的鲜明特点。
以品质走出困境曾经我们以为,资本泡沫破灭,还谈什么高品质。毕竟,创作的底层逻辑是生产,没有资本支撑怎么生产?二月份,就有人断言,《狂飚》之后,剩下的都是“垃圾时间”。
然而,一年行将过去,我们看到的却是品质剧目层出不穷。《三体》《漫长的季节》《去有风的地方》《父辈的荣耀》《追光的日子》《装腔启示录》《爱情而已》《故乡别来无恙》《问心》《尘封十三载》《欢颜》《特工任务》《破事精英》《鹊刀门传奇》《异人之下》《莲花楼》《繁城之下》《曾少年之小时候》《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我有一个朋友》等一批豆瓣评分8.0以上的剧集不断涌现,创造了近年以来的数量纪录,同时拓展了叙事类型新边界,营造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过去一年,豆瓣8分+作品23部
站在当下,我们感到,应对行业风险挑战,坚持高质量发展,稳住基本盘,危中寻机,形成普遍共识,以品质走出困境,才是惟一可能可行的出路,也是未来中国剧集的必然发展道路。
站在当下,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45周年。大时代呼啸而过,未来汹涌而至。作为社会历史的镜像、时代精神的写照,相信中国剧集也必将徐徐展现出新的艺术境界、影像奇观,走向更加广阔深邃的世界。
据猫眼数据,过去一年内地电影总票房549亿元
【文/朴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