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助军威,毁民意,称帝前后为何冰火两重天(二)
眼见着自己的家人一个个被杀于城头,郭威痛断肝肠,一时之间就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传下一道将令,只要攻陷开封城,众军士可以掠夺十日!就这一道将令,郭威彻底失掉了民意!
昨天说到郭威平叛,很好的利用心理学,助军威,收复河中城。李守贞一死,另两家造反的赵思绾和王景崇也都投降了。都是老熟人了,也就不计较了!郭威不计较,有人可计较郭威!谁呢?后汉王刘承祐!本身刘承祐对郭威就颇为忌惮,要不是有人造反没办法,让郭威平叛,早就把郭威收拾了!但是现在郭威平叛成功了,满朝上下再说起郭威,就好像是说神一样,除了夸就是赞!俨然郭威就成了人们心中皇帝了!这刘承佑哪受得了啊!但不管怎么说,大面的过去啊,郭威班师还朝!刘承祐假仁假义的加封郭威为检校太师兼侍中……
这下坏了,官太大,等于是国家的二把手,除了皇帝就是郭威了!郭威也是受宠若惊!一再请辞,
说陛下,这官职太大,我没那个能力,我做不了,请陛下三思……
郭威之所以这么说,他深深地懂一个词儿,功高盖主!自己立了这么大的功劳,难免会让刘承祐猜忌,那一旦被刘承祐猜忌,那自己肯定接下来又是一个词儿,兔死狗烹!所以郭威一再的低调一再的谦虚!结果适得其反,郭威越这样,满朝文武越觉得郭威这人好,刘承祐就越恨郭威!认为郭威这叫假仁假义,邀买人心!越是逼着自己早点除去郭威而后快!
这时候,刘承祐的心腹李业给出个主意:
陛下,郭威这人太危险,在您眼皮子底下,他耳目又这么多,你像杨邠,史弘肇,王章这都是郭威的铁杆兄弟,有他们在您也收拾不了郭威,为今之计,您可以把郭威调出京城,让他戍边去,等他离开了,咱们把这些人都肃清了,再收拾郭威!
刘承祐一听有理!没过几天,刘承祐收到一加急文书,说契丹进犯边境,当然这是假的了!刘承祐以此为名调郭威戍边!郭威前脚走了,杨邠,史弘肇,王章就被刘承祐以谋反罪处决了!接下来,刘承祐下圣旨让郭威回开封有大事商量,实际就在为除去郭威做准备了……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墙啊!消息就传到郭威的耳朵里了!郭威气的咬牙切齿,带领着手下的军队,回师开封!造反了!
尽管造反,郭威有顾虑啊!是怕打不过刘承祐吗?不!郭威现在在人们心中威望极高,不但军队心齐,效忠于他。就连全天下老百姓和文武百官也都偏向郭威。郭威的顾虑在于自己的家眷在开封,刘承祐的眼皮底下,自己这一造反,刘承祐要是气急败坏,把自己一家子杀了怎么办啊?他是这么想!真让郭威猜着了,郭威一反,果然,刘承祐把郭威的一家子,老老少少二百多口,全部斩杀!这下郭威痛断肝肠啊!脑瓜一热,传下命令,只要攻陷开封城,兵士可以掠夺十日!本来这些当兵的就都拥护郭威,一听说郭威家被杀,这些当兵的群雄激愤!就想着给主帅报仇,更何况郭威又有这么一道命令,这下手底下这些人都撒开欢儿了!憋足了劲回师开封呢!本来从前线到开封要走半个月,这下不到七天就赶回来了!开封城一破,这位刘承祐也死在乱军之中!郭威手下可就肆无忌惮了,在开封城里烧杀抢掠什么坏事儿都干。
开封城老百姓可倒了霉喽,本来盼着郭威回来,没想到盼来盼去是这么个结果!再提起郭威老百姓没有不恨的!郭威祭奠了自己的家人以后,脑袋也清醒下来了,看到开封城这种情景,郭威也后悔了,不该这么做。赶忙传令,收回成命,不能再这么干了!但是为时已晚,开封城一片狼藉啊!郭威出榜安民,安抚老百姓,即使如此,老百姓对郭威也是恨意难除!
就即使公元951年,郭威登基做了皇帝,这种情况都没有得到好转!这也成了郭威的一块心病!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有一段叫火烧藤甲兵,死了不少人!诸葛亮感叹,但有一线之路这个计策不能用啊,死的人太多,杀伐太重!一旦如此,必损我阳寿!诸葛亮就知道自己活不长!郭威也是如此,洗劫开封这件事一直也让郭威耿耿于怀,成了心病了!没过三年,这位后周太祖郭威抑郁而终!郭威一死,有一颗帝王之星冉冉升起,使中国走向了历史中最繁荣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