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功臣之奇葩将军张亮:因“告密”而升,因“谶书”而反

史说新读 2023-11-25 12:45:02

说起张亮,相信十个人里面有九个人不知道,唯一一个知道的可能还张冠李戴,错认成了别人,因为这个名字太大众化了。

实际上张亮在史书上大大有名,不仅是凌烟阁功臣,还位列第16位,在大唐战神李勣、混世魔王程咬金、门神秦琼之上,而之所以他在民间声名不显,主要原因是他战绩太拉跨了,事迹太奇葩了。

应该说张亮的起点很低,是个地地道道的无产阶级,而且还是最低的那种——贫民,因此隋大业十三年(617年),瓦岗领袖李密攻略荥、汴,已经活不下去的张亮便踏着天下大起义的浪潮,就近加入了瓦岗军。

当时的瓦岗正如日中天,光是加盟的“规模以上”义军首领,就有外黄的王当仁、宿城的祖君彦、上谷的王君廓、济阳的王伯当等,其他叫不上名来的白勇黑壮更是有数十伙之多,像张亮这种既不识字又无一技之长的“盲流”自然得不到什么重视,能被收留就不错了。

不过很快,前来蹭饭的张亮就展示了自己“善于告密”的天赋。

队伍扩张太快,成分又复杂,总有人想要叛变,“外敦厚而内怀诡诈”(《旧唐书》言)的张亮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情报,于是如获至宝立马汇报给了李密。蒲山公有感于他的忠诚,就提拔他为骠骑将军,隶于有产大将军徐世勣麾下。

这是张亮乱世搏功迈出的第一步,也是他登上历史舞台的开始。

可惜这份工作并没有干多久:隋大业十四年,李密就在洛阳城外败于王世充,瓦岗的辉煌就此落幕。不久后,张亮跟随自己的上司、当时驻扎在黎阳的徐世勣一块上表归降了唐朝。

李渊对徐世勣很重视,不仅赐姓李,还将补选虎牢关以东州县官吏的权利送给了他,肥水不流外人田,张亮也就顺势被老上司提拔成了郑州刺史。

不过,官儿听着挺大,其实就是个大饼。因为当时唐朝的统治核心关中,与李世勣所在的河北豫东之间,还隔着王世充、朱粲占据的洛阳以及南阳。所以名义上归属唐朝的瓦岗故地实际是处于“半自治”状态:封官没问题,但想坐稳这“四战之地”的官,得先扛住四边虎视眈眈的王世充、窦建德、徐圆朗他们再说。

事实证明,没人能扛得住,即使是后来的战神李世勣也不行。

武德二年,窦建德自河北率十万大军南下,淮安王李神通先是退守相州,在窦军攻陷洺州后,又奔黎阳李世勣。当时二李合军有五万余人,又有城池之利,然而还是未能挡住窦建德的全力一击,十一月,窦建德攻陷黎阳,俘虏李神通、李世勣、魏征及高祖妹同安公主等。

黄河南岸的原瓦岗势力,如时德睿、王要汉、丁叔则等人看到昔日的扛把子轰然倒下,也直接就地投降了王世充。

于是,张亮这个郑州刺史还没到任,就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属地归了别人。

但张亮还真不是一般人,放在其他人身上怕是直接会要求领导重新分配,末了可能还会嘀咕一句:这不是坑人吗?

而张亮非但没有哭闹,反而义无反顾的就近上山打起了游击,“孤军无援,遂亡命于共城山泽。”

就这样,张亮辛辛苦苦干三年,一夜回到起义前,某种程度上还不如起义前,想改行撸串都开不出无犯罪证明了。

更气人的是:仅仅过了大半年,李世民就领大军和李世勣等瓦岗旧将打了回来,之前的那些“摇摆州”见风势不对又都集体摆了回来。于是,“忠义山大王”张亮就这么错过了为大唐建功立业的机会,而那些墙头草们反而摇身一变成了大唐的开国功臣,还得到了李世民“命州县官依世充所署,无所变易”的嘉赏。

你说气人不气人?

但好在张亮的老领导没有忘记他。在李世勣的推荐下,张亮被改封为了定州别驾。

虽然别驾不如刺史大,但毕竟是“实职”,再说郑州刺史也已经名花有主了。大半年没有干出一点成绩的张亮并不算亏,所以张亮乐颠颠的走马上任了。

这一去就又发现了张亮的另一个天赋——擅理政,而且还因此结识了他的另一个贵人——房玄龄。

别驾是州刺史的首席佐官,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主要职责就是理政,史载,张亮到任后伺察下情,揭露奸隐,动如神明,抑强扶弱,绩效显著。

而房玄龄身为秦王府的典管书记,除了为李世民处理后勤事务外,还负责“搜集人才”,之前的杜如晦,之后的杜淹、薛收、李大亮都是经他推荐才得到李世民重用的。

所以有治政之才的张亮就进入了房玄龄的视野,为此他还专门跑了一趟定州,与张亮恳谈了一番,这一谈不要紧,房玄龄发现张亮不仅是个理政高手,做人还很忠诚。

就在房玄龄打算向李世民大力举荐之际,刘黑闼叛乱爆发了。

武德四年,李渊将窦建德腰斩于市,窦的老部下刘黑闼在漳南举兵反唐。刘黑闼骁勇多谋,先是在饶阳大败李神通,又陷瀛州,获刺史卢士睿……总之是兵锋所指,所向披靡。

于是,李渊命李世勣为黎州总管讨伐刘黑闼,李世勣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老下级,命张亮守卫相州。

李世勣可能想拉兄弟一把,想让张亮再立新功,但没想到,自己的这位老兄弟实在不是打仗的料,史书说张亮见敌军势大,竟弃城而逃,“贼方盛,弃城遁”。

这一下可把李世勣给坑哭了。本来李渊命他率军2万先行,义安王李孝常率10万官军后发,结果李世勣还未到黎阳,就被“疾过”相州的刘黑闼堵在了宗城,李世勣认为自己这点兵力根本守不住,于是弃城逃往洺州。

然而这一逃正中刘黑闼下怀,刘军多骑兵,唐军多步兵,很快李世勣就在荒郊野外被追上了。最终5000唐军全部被杀,只有他自己腿快,捡回了一条小命,“黑闼追击世勣等,破之,杀步卒五千人,世勣仅以身免。”

虽然李世勣和张亮都被严惩,但张亮却因祸得福,进了天策府。因为房玄龄并没有因此放弃他,毕竟他看上的是张亮的理政之能,而且连李世勣都败了,张亮败退可以理解。

进入秦王府后,张亮很快便得到了赏识,升为车骑将军,并成为李世民的心腹。

不得不说,张亮是个很讨人喜欢的人,因为一次告密,直接从一个小兵跃升为将军;当了李世勣三年部将,老领导数次想起他;一番恳谈,即便兵败也没能挡住房玄龄的欣赏。

现在更是进入秦王府不到一年就成为李世民的心腹,你说他伺候领导的本事有多大?

正因为张亮忠厚外表下的能言善辩,武德九年,李世民派他前往洛阳,秘密联结山东豪杰,以备不时之需。

当时,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的矛盾已经激化,双方都在拉人头,拜码头,以增强自身争储的筹码,张亮得此重任,可见对他的信任。

张亮也不负所望,成功的完成了任务,然而就在他返回长安的第二天,却被抓进了监狱。

原来,太子集团的谍报系统也不是吃素的,齐王李元吉一纸诉状告到了李渊面前,说秦王勾结外藩,图谋不轨。于是李渊命有司拷问外出公费旅游的张亮。

虽然李世民在大唐诸将中的威望甚高,但与太子扳手腕还是处于绝对下风的,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很可能就招了,毕竟李建成才是正统,改弦易帜算不上反叛。

但是这一次张亮却没有怂,史载,太子党对他严刑拷打了十数日,张亮一言不发,紧守秘密,没有让这一遭成为李世民的“罪状”,也为秦王府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最终张亮被释放归家。

不久,玄武门之变爆发,张亮因为养伤没有参与,但事后李世民认为他亦有大功,张亮一跃成为右卫将军、怀州总管、长平郡公。

此后十几年,张亮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治政才能,在地方上干得有声有色,再加上是秦王府旧臣,因此屡获升迁,从怀州总管一路干到了金紫光禄大夫、工部尚书,爵位也有郡公升为国公,并在贞观十七年绘像凌烟阁,成为大唐第16位开国功臣。

不久,凌烟阁中的另一位功臣侯君集因为灭高昌时私吞财宝被下狱治罪,出狱后“怏怏不平”,当时张亮正由工部尚书调任洛州都督,侯君集认为,张亮被从中央下放地方,属于受排挤,应该跟自己同病相怜,因此冒冒失失地找到了张亮,大倒苦水,最后还毫不遮掩地亮明态度:你我都是遭排挤之人,一起反了如何?

张亮也旗帜鲜明,掉头就向李世民告了密,还真是尝到了告密的好处。但这一次却没有如他所愿,最起码是暂时没有。

李世民可不是李密,并不好糊弄,他沉吟半响,说了这么一句:“此为密谈,应无旁证吧?”张亮语塞。

好不容易激出了侯君集的底牌,却不料是空口白牙,而且还让皇帝认为自己是告密的小人,张亮郁闷至极。

但张亮并没有郁闷多久,一个月后,太子李承乾谋反事发,侯君集牵涉在内,张亮迟到的奖赏来了:他因检举有功,被李世民升为刑部尚书,“参议朝政”,成为了宰相。

顺便说一句,在唐代,除了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外,官员只要加“参议朝政”、“知政事”、“参知机务”等名号,便是宰相。

张亮的告密再一次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不过,这个回报来得快去的也快。

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征讨高句丽,张亮多次劝谏都被拒绝,于是自告奋勇请求随行,李世民任命他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出征。

应该说李世民很给他面子,要知道李勣也仅是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与他平级,而且还让一众悍将给他打下手,如常何、张文干、程名振之辈,让他独当一面,但他却狠狠地打了李世民的脸。

次年,张亮率兵从东莱渡海至辽东,攻陷卑沙城,屯兵于建安城下。当时,张亮营垒未立,却遇到敌军劫营,军中都惊慌失措。

张亮身为一军主将,表现更为奇葩,只见他“踞胡床之上,直视而无所言”,直接被吓傻了。

可能傻人自有傻福,张亮的不知所为,众人却以为他临危不惧,于是得以自安。其副将张金树更是下令击鼓,士卒奋击,大破敌军。

后来李世民弄清了原委,在回军至并州时,将其逮捕下狱。虽然最终李世民因为早知张亮没有将帅之才,是自己用人不当,并未苛责于他,但还是罢了他的“参议朝政”,只以刑部尚书任事。

如果故事到了这里就结束的话,张亮也算是善始善终了。但问题是,有些人官位高了以后,往往会越来越飘,越来越认不清自己。当时的张亮,就是这样。随着官位越来越高,张亮越来越觉得,天下英雄唯自己一人而已。

当这种心态反映到行为上时,就是开始变得骄横狂妄,不可一世,行事也越发的肆无忌惮。史载,张亮在军中培植嫡系,广收义子,竟达五百多人,其子张耾多次谏止,张亮也不接受。

除此之外,张亮还“暗有异谋”。

起初,张亮抛弃故妻,另娶李氏。李氏嫉妒凶悍,且十分水性杨花,她与歌儿私通,张亮得知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收为养儿,取名张慎几。李氏爱好旁门左道,常与术士往来,张亮也受其影响,开始沉迷此道。

李氏有一术士姘头,名唤程公颖,张亮平素与他相善,有一次程公颖讨好张亮说,你卧如龙形,必能大贵。张亮听后竟大言不惭:“国家必将有乱,我臂上龙鳞将奋起,慎几也将大贵。”

张亮为何有如此信心?因为早在他治理相州时,养子公孙节就以谶书献父,其中有“弓长之主当别都”之言。

弓长乃张,相州又是北朝旧都,张亮便以为指的是自己,再加上有相士曾对张亮的侍妾说,她日后必为诸王姬。张亮遂生出不臣之心。

张亮以告密起家,又以告密达到顶峰,最后也因告密身首异处。

贞观二十年,陕州人常德玄告发张亮私养义子五百人,蓄意谋反。李世民命马周调查此事,结果程公颖与公孙常还未上刑,就竹筒子倒豆子,全招了,不但私养义子之事做实,连那些谶言妄语也到了龙书案前。

盛怒之下的李世民当即下令将其押到长安西市斩首,并籍没其家。

张亮明明有好运气加持,一手好牌却硬是被他打得稀烂,看来人还是知足低调点好。

0 阅读:20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