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孙悟空打破菩提祖师盘中之谜,子时从后门来到寝榻之下,跪等老师父醒来。菩提祖师见孙悟空打破他盘中谜,知此猴是天地所生成,心中十分欢喜。祖师假意醒来,披衣盘坐,问猴王不去睡觉,“却来我这后边作甚?”
孙悟空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于是,菩提祖师便于榻上授以长生之妙道。
原来,菩提祖师传道要避开六耳,所以,才设“盘中谜”引猴王从后门进入妙道之界。那么,什么是盘中谜,六耳指的是六耳猕猴吗?《西游记》中的六耳猕猴究竟是谁呢?

菩提祖师因孙悟空打破了盘中暗谜,避开了六耳而授孙猴长生之道。那么,什么是“盘中谜”呢?
盘,通磐,大石。石即豕,豕为未善之猪,名叫猪刚鬣。豕即朱(猪),隐写大明。大明建立于戊申猴年,石猴即朱猴,即“诸侯”。盘为大石,也就是大明,盘中谜就是大明之谜。孙猴打破的是什么样的大明之谜呢?
盘,通蟠。“鳌足立四极,钟山一蟠龙”,南京自古就是虎踞龙蟠(盘)之地。也就是说,盘中谜隐藏在大明都城。书中的蟠桃园、蟠桃会,这些故事都是写的燕王南京夺位。
盘,又为棋盘。石猴来到西牛贺洲灵山时,遇到一个指路的樵夫。这个樵夫唱了一首山歌,头一句就是“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第九回书中,太宗文皇帝要救泾河龙王,以下棋缠住人曹官魏征。第十回开篇,则不厌其烦地摘录了一段《烂柯经》。
《西游记》不厌其烦地写棋,是从《水浒传》学来的,以《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的一段记载,隐藏全书立意本旨——封建必亡。

洪武元年正月十五,朱元璋在文楼问朱标,最近讲史官讲的是哪段历史。朱标说,讲的是汉初七国之乱。朱元璋又问“此孰曲直?”朱标答:“曲在七国”。朱元璋反驳道:“此讲官一偏之说。宜言景帝为太子时,常投博局杀吴王世子,以激其怨,及为帝,又听晁错之说,轻意黜削诸侯土地,七国之变,实由于此。”
朱元璋把汉初七国之乱的原因归结为两条,一是汉景帝做太子时,与吴王世子下棋,以棋盘砸死了吴王世子,吴王于是怀恨在心,挑起了七国之乱。而是晁错削藩,引发了七国反叛。因此,朱元璋告诫朱标要善待九族,隆亲亲之恩而不得削藩。
朱洪武言此,是为其“封建诸子”找托词,与反对封藩的太子与大臣诡辩。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初一,朱元璋举行封藩仪式,总共封了十大藩王,其中九家是皇子亲王,另外一家是从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后文书中,唐僧取经通关文牒总共有十颗大印,就是暗喻这十大藩王。
盘中谜,指的就是这段历史。第二回中,除了三处盘中谜有“盘”字,还要四处写到了“盘”。这些“盘”,都是一个意思,讲的也是朱元璋封建诸子,引发了“朱猴”大火并。整部《西游记》,就是写的诸侯(朱猴)争夺,尤其隐写了南明时期,朱家藩王争夺皇统而招致灭亡的大明“西游”历史。

打破了盘中谜,还得回避六耳。六耳在不在灵山,菩提祖师不知道,孙悟空却知道。猴王早已打探真切“此间更无六耳”,菩提祖师这才放心地授以长生之道。原来,六耳一直隐伏在灵山之中,菩提祖师的盘中谜竟然是要瞒过六耳。
六耳,即“二心扰乱大世界”中的另一个孙悟空。这两个都是猴王,无所谓真假,无论是哪一只美猴王取到了真经,都寓意大明已到“西天”。“月到天心处”,开篇就是这样的“天象”,明月即将西沉。此后,美猴王一路西行,明月入西,大明终局。
孙悟空即六耳猕猴,六耳猕猴即孙悟空,不仅如此,如来佛祖所说的四大混世猴都是孙悟空,都是美猴王,都是朱猴。怎么回事呢?
第五十八回“二心扰乱大世界,一体难修真寂灭”,讲的就是大明藩镇之乱,然后亡于“封建”,点题“封建必亡”。
如来佛祖说:“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

四大混世猴如何解读,后面的文章再讲,而从如来所言,这四类猴明里暗里有一个“明”字,他们都是猢狲,就是朱猴。四大混世的本事,孙悟空全有,四大混世就是孙悟空的分身。所以,孙悟空不是哪一只混世猴,四大混世猴都是孙悟空。
既然四大混世都是孙悟空,为何菩提祖师传授旁门之道,要避开六耳猕猴,难道他不知道这其中的隐秘吗?菩提祖师当然知道,因为,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祖,都是大明太祖重八的隐喻。
六耳,二心,就是“八”,真,“从,从目,从L,L音隐。八,所乘载也。”“二心扰乱大世界,一体难修真寂灭”,这回书就隐写了“重八”。《西游记》中有八百里福陵山、八百里通天河、八百里七绝山与八百里狮驼山狮驼国等等,猪八戒到了,就是“重八”。

“L”,玄鸟也。《山海经》中,玄鸟的初始形象为燕,《西游记》中以此隐喻大明燕王,也就是大明太宗文皇帝。这回书的回目,也隐写了大明二祖。
朱元璋“封建诸子”,藩镇坐大而以火并争夺皇位,头一家以谋反篡位的就是大明成祖。“二心”,隐写的就是大明二祖。
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解读了“心”,隐写的是大明国号的来历,以及大明之终极结局。真假美猴王是“二心”,他们都是“村愚的赤尻”,都将在大火之中彻底寂灭。
六,“《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西游记》中所有的“八”都是隐写的重八,大明所有的藩镇之乱,都发生在重八之后。所以,朱猴(诸侯)学艺然后大闹天宫,都是背着重八的。
然而,猴王说的是“此间更无六耳”,并不是说这里没有六耳,而是这个更次时没有六耳。再往深一层讲,则写的是大明皇位更迭。“间,从门从月”,“闭而见月光,是有间也”,间,是门缝中的月光。间,古字为“”。间、正切合孙悟空从后门见菩提祖师,菩提祖师授以旁门外道之意,也是孙悟空屡次自称“外公”的缘故。
旁门外道,指的就是永乐皇帝朱棣。朱元璋确立的皇统是太子及其位下,朱棣则是旁支,又是外放的藩王。燕王起兵以玄武显圣誓师,又自称玄武大帝转世,书中的“外道”就是永乐皇帝。因此,“此间更无六耳”指的是朱棣取代了洪武皇统。

孙悟空打破了祖师盘中谜,菩提便授以心诀,念了一大桶咒语,其中说:“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清凉,即《水浒传》中的五台山。五台山也叫清凉山,南京有五台山,也有清凉山,《水浒传》、《西游记》实写的是南京清凉山。清凉,又是清河县与梁山的谐音。清河县指的是清河县人郭守敬疏通的大通河,也就借指了大明新都。梁山,实写的是京西石景山,石景山古称梁山,又叫湿经山,《西游记》中唐僧晒经之地。西梁女国,写的就是京西梁山以指代永乐迁都后的大明都京。
丹台即朱台,丹台赏明月就是写的“朱明”。月在四大名著中都是大明的意象,包括貂蝉拜月。玉兔,也是大明的隐喻符码,更指朱元璋开辟洪蒙。乌,即后文书中的乌巢禅师。乌巢禅师是什么人,前面的文章已经做过解读,后面的文章还要讲到。
龟,指的是朱棣,出自《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蛇,指的是生于蛇年大雪节的朱允炆,也就是《水浒传》中的雪花大蛇。龟蛇盘结,指的是燕王朱棣在南京火并了朱允炆。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菩提祖师反复讲“盘”,又重复说“相盘结”,寓意大明藩镇之乱不是一次而是多次,最终南明就亡于藩镇大火并。
相盘结、种金莲,就是《水浒传》中的潘金莲。潘谐音蟠,又谐音“藩”,《水浒传》武松杀嫂寓意建文削藩,“藩”削去草字头就是“潘”。《西游记》中,有十五处写到了“金莲”。那么,这个“金莲”又是什么意思呢?
金,是大明朱姓之来历。《朱氏世德碑》中说:“本宗朱氏,出自金陵句容朱家巷,……元初籍淘金户”。朱元璋是高阳氏姬姓颛顼之后,故自称“金鸡”。《水浒传》中隐写了朱元璋《金鸡报晓》诗:“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赶散残星与明月”。《西游记》中,昴日星官两声啼杀蝎子精,书中有诗赞道:“踊跃雄威全五德,峥嵘壮势羡三鸣”。
五德,指的是朱家以“水木火土金”为字辈,书中的“金公”、“木母”、“土地”等就出自这里。

莲,《本草纲目》谓之藕实,“藕”与“萬”是同一谐音寓意,说的就是朱姓出自曹姓。多出的“耒”,是“手耕曲木也”。《水浒传》开篇词:“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说的是大明第一个造反夺位的朱猴是木字辈的朱棣,再经历两轮木字辈,朱家就将亡于木字辈中的“由”字辈,“曲木”去掉一直就是个“由”字。
《水浒传》的作者没有见到大明亡于朱由检,而《西游记》则写到了南明亡于朱由榔,书中反复写“金莲”也就不足为奇了。大明亡于“木”,也就是“烂柯”,“烂柯经”隐写朱元璋“封建诸子”,寓意大明实亡于洪武,实亡于“封建”。
莲,“水芝丹”,借喻为朱洪武。朱元璋不在《皇明祖训》所确立的五德字辈中,遂以“洪武”为水德。洪,即大洪水,《水浒传》、《西游记》、《石头记》中都有女娲补天神话,“积芦灰以止淫水”,淫水即大洪水。潘金莲是淫妇,其夫武大郎,其实隐写的就是“洪武”。

三大名著有一个共同主题“封建必亡”,寓意朱元璋封建诸子,导致朱猴(诸侯)大火并。因此,三大名著一致认为:大明实亡于洪武。
简约-余
瞎扯蛋
用户12xxx88
孙悟空学艺时说的六耳是第三者。不是六耳猕猴。等于这里并无三面。不懂就不要写文章。数字巧合。被你利用。书中写孙悟空打死六耳猕猴。今绝此一猴。你还利害过吴承恩。
用户12xxx88
在如来佛祖说出真相前,无人知世间有六耳猕猴。最后现原形被孙悟空死。今绝此一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