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 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规定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相关的管理要求、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监测与记录等内容235。依据该标准的内镜微生物检测系统在检测方面有诸多特点与意义,具体如下:
检测方法与操作相关
取样要求明确:需取清洗消毒后内镜,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 50ml 中和洗脱液,从上端口注入冲洗内镜管路冲洗,并在下端全量回收中和洗脱液。
样本处理及时:取样后 1h 内处理样本接种于培养基,若不能及时处理,应于 2-8℃冷藏并在 24h 内处理。
操作环境规范:检测需在无菌洁净环境,如生物安全柜中进行,防止样本被污染。
检测方法科学:采用薄膜过滤法结合直接接种法、菌落计数等,将更客观且科学有效地评价内镜消毒质量。
检测系统性能特点
空间占用小:一般内置微型高性能隔膜泵,无需抽滤瓶,大大减少对操作台空间的占用。
操作简便直观:常配有带指示灯的按钮开关控制,部分还具备触摸屏人机界面,操作简单,运行状态清晰。
便于清洁消毒:内部管路简洁,没有微生物得以滋生的死角;不锈钢机壳经镜面抛光,表面光洁平整,易于清洁消毒,可防止微生物残留和交叉感染。
可多单元操作:有的微生物限度过滤系统一台主机可以同时过滤多个过滤器,过滤器可配一次性过滤器或是反复使用过滤器,泵头无接触安装,可独立控制,工作效率高。
检测意义
保障医疗安全:软式内镜结构特殊,较难清洗消毒,存在引发患者交叉感染的隐患。通过内镜微生物检测系统定期监测,可及时发现清洗消毒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内镜消毒达标,降低患者感染风险。
加强质量管理:是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完善内镜诊疗中心(室)的质量控制体系,促进内镜清洗消毒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符合法规要求:帮助医疗机构满足 WS 507-2016 等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避免因违规而面临的法律风险和监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