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最倒霉姑娘:父母为100大洋拒绝杨得志求亲,他55年授上将

兰台说历史 2024-08-02 00:03:14

20世纪30年代的女性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为大家介绍抗战时期最倒霉的姑娘,她阴差阳错的情况下错过了一段很好的姻缘,而这位情场失意的男性在1955年时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成为了光荣的“开国上将”。

大家说,她算不算最倒霉的姑娘?

而这位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则是有“三杨开泰”之名的杨得志将军。

1936年,杨得志人生的第一张照片

01、

杨得志,1911年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南阳桥(今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南阳桥乡)的一个小山村一个极度贫困的农民家庭。

杨得志家有多贫穷?

家里住的两间茅屋都是租别人的,父亲以打铁为生,杨家在村里根本没有土地。

杨得志一共有十四个兄弟姐妹,但是因为生活太穷困了,最后活到新中国成立的就只有杨得志以及大姐杨桂思。

杨得志的父亲是一个走村串巷的铁匠,常年穿着破烂的衣裳和深紫色的油布围裙。

一个风箱、一个火炉、一个铁砧,还有一些锤子、钳子和火把就是杨得志父亲的全部身家。

杨得志的父亲经常挑着担子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干几天,干几天,挣一点糊口钱。

杨得志11岁的时候,父亲就手把手教杨得志打铁,还经常叮嘱杨得志:“父亲没其他本事交给你,以后你也要靠这个铁砧和这个钳子生活。”

也就是在杨得志11岁这一年,母亲因为生完孩子没有足够的营养和护理,在“坐月子”期间就病逝了。

杨得志甚至都不知道母亲叫什么名字。

杨得志是在大哥杨海棠的带领下参加革命的。

井冈山

1928年,17岁的杨得志跟着哥哥杨海棠以及其他24名工友一块投奔了工农红军第一师,随后随朱德上到井冈山。

然后,没多久杨得志与已经是班长的哥哥杨海棠在一场战斗后失散了。

一直到1934年,杨得志已经是红一军第1师第1团团长后,才得知自己的哥哥在几年前就被国民党军抓住杀掉了。

抗战爆发后,杨得志接替了黄永胜,成为了八路军115师第343旅第685团的团长。

网上有一种说法,认为杨得志将军是在平型关战斗之后才接替黄永胜第685团团长职务的;言下之意就是说杨得志将军没有参加平型关战斗。

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平型关战斗

根据吴法宪将军回忆,杨得志确实是在平型关战斗之前接替黄永胜团长职务的。

杨得志不仅参加了平型关战斗,而且他以及第685团的战斗任务还是师领导亲自布置的;杨得志甚至在聂荣臻等师领导的带领下一块去平型关侦查地形与敌情。

杨得志回到团里,召集团里干部开作战会议,吴法宪作为营级干部还参加了。

杨得志相亲就发生在平型关战斗之后。

1936年的汾阳

02、

平型关战斗结束后,杨得志带领685团在汾阳东南一带驻扎,此时吴法宪已经取代邓华成为了685团政委,杨得志经常和他一块穿便衣去日军据点附近侦查。

杨得志一直想找一个适当的地方打伏击战,然后由于侵华日军知道八路军的厉害,始终在据点里不出来,使得杨得志打日军伏击的计划一直没能实现。

因为杨得志与八路军在当地驻军时不仅对老百姓秋毫无犯,而且还经常主动帮老乡干农活,这就使得杨得志和八路军迅速与汾阳当地老百姓打成了一片。

当时杨得志等团领导租住在一户老乡家里,久而久之,杨得志等人与老乡也熟了,大家闲暇之余还经常唠一些家常。

当老乡了解到杨得志作为一个27岁的“大龄青年”还没有媳妇时,经常在饭后开杨得志的玩笑,说“长官,你要老婆不要?我给你说一个老婆。”

因为都熟了,杨得志以为老乡开玩笑,就说好啊,那就辛苦你给我找一个了。

没想到,几天后老乡还真给杨得志找了一个在汾阳市读过高小的姑娘来相亲。

1936年,在汾阳打排球的女学生

根据吴法宪回忆,这个姑娘是当地人,长得挺漂亮,相亲那天是姑娘和她父亲一块来的。

一见面,姑娘见杨得志年纪轻轻就是团长,还长得很威武,当即就同意了这门婚事;杨得志也觉得姑娘人不错,毕竟当时想找一个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姑娘不容易。

本来,两边都有意,这门婚事应该是没问题的。

但是,没想到姑娘的父亲知道八路军军纪严明,又知道杨得志是“大官儿”,于是开出了“天价彩礼”,要杨得志拿出一百大洋当彩礼。

之所以说是“天价彩礼”,是因为当地老百姓都不富裕,普遍比较穷。

有一次杨得志和吴法宪去侦查日军动向,在日军据点附近一蹲守就是一天,两人都忘记带干粮,饿得不行后,还是杨得志拿出一块大洋,请带路的老乡给买点鸡蛋垫垫肚子。

煮鸡蛋

结果杨得志和吴法宪都没有想到,一块大洋在当地购买力竟然高的离谱:一块钱居然买了20斤鸡蛋,而且老乡还全给煮熟了。

杨得志与吴法宪根本吃不完这么多,最后两人回到拎着一袋子煮鸡蛋回到驻地,杨得志让炊事班给团里伤病员加餐了。

一块大洋能买20斤鸡蛋,100块大洋的彩礼还不是天价?

但是呢,话又说回来,对于民国时期的一般团级军官来说,一百大洋还真不算多。

1934年,还是团长的张灵甫为了娶吴海兰(后来被张打死的),光金条就送了四根。

但是,杨得志,他是八路军的团长,可不是国民党以及各地军阀武装的团长。

他是真拿不出100块大洋的彩礼钱。

杨得志苦恼的表示:“我哪来的一百块钱?公家的钱又不能给。”

看见杨得志那么苦恼,周围的战友出主意说,虽然凑不出一百块大洋,但是大家凑凑,还是够买好几百斤粮食,要不和人家商量一下,给几百斤粮食当彩礼。

银元

杨得志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找姑娘商量;姑娘是真心喜欢杨得志,当即表态同意,可没想到姑娘的父亲认准杨得志是“大官儿”,不相信杨得志掏不出一百大洋,觉得是杨得志抠门,坚决要杨得志给100大洋的彩礼钱。

正在这个时候,由于344旅的旅长徐海东因病要回延安治病,上级决定调杨得志去344旅担任副旅长、代旅长。

当时344旅是在晋东南活动,杨得志要去赴任就要渡过汾河,而杨得志到了晋东南,那这婚事,肯定也就黄了。

当时杨得志的战友给杨得志出主意,说反正姑娘愿意嫁,要不去344旅上任的时候直接把姑娘带走,等成亲之后再回来给她父亲解释。

杨得志连忙表示这绝不行,这么干了,万一姑娘的父亲到处说八路军“强抢民女”,这不是给部队抹黑吗?

杨得志和战友们商量,最后诚恳的和姑娘父亲谈一次,要是还是不同意,那这门婚事就算了。

最后,杨得志到底还是因为拿不出100大洋的彩礼,一个人去晋东南赴任了。

杨得志与夫人申戈军

也不知道,十几年后,当这位姑娘听到杨得志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消息时,会不会怨恨自己父亲太贪财,以至于错过了杨得志这么好的夫婿。

后来,杨得志在1940年,经人介绍与毕业于河北大名女子师范学校的申戈军女士结为了伴侣。

夫妻两人恩恩爱爱的度过了49年,直到申戈军因病离世。

END

参考资料:

《杨得志回忆录》,杨得志,解放军出版社

《开国上将杨得志和他的父老乡亲》,黄宇康,《档案天地》2007.2;

2 阅读:157

兰台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