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听过“23还蹿一蹿,25还鼓一鼓”,不少过了18岁的人仍渴望长高。初中时你或许对身高满意,到高中看同学长高自己不动,心里不是滋味。
那如何摆脱矮小、科学长高?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骨发育知识。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情况报告》,我国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69.7厘米,女性158.0厘米,大家可自行对比。
未成年的朋友,我有各年龄段身高对照表,记得收藏和小伙伴比对。不管啥年纪,想长高就认真看。
长高本质是骨头生长,影响身高的主要是上半身脊柱和下半身腿骨。
先看下半身,与身高紧密相关的股骨、胫骨、腓骨属长骨,类似大骨棒。长骨由中间装骨髓的骨干,和两头光滑膨大、组成关节面的骨骺构成。
身体发育时,骨骺和骨干间的骺软骨在X光片上显为骨骺线。只要线清晰,骺软骨就不断分裂让骨头变长变硬、融合,人便长高;线模糊有缝时,腿基本不再长高。
不过骨骺线闭合年龄因人而异,不是18岁就停,所以有“23还蹿一蹿,25还鼓一鼓”说法,建议大家拍腿部片子确定闭合情况,小孩测骨龄,拍手部片子准确性欠佳。
上半身里脊柱对身高影响最大,类似羊蝎子,由椎骨、骶骨、尾骨等构成,其弯曲程度决定上半身高度,保持正常生理曲线能长高,驼背、侧弯则影响身高,网上健身博主有很多相关教学,这里不多说。
了解长高机制,接着讲讲长高方法。基因对身高影响超70%,有个预测公式,大家可算算,差距大也别慌,仅作参考。
父母可能因营养等没长高,但你继承高个基因,后天努力仍能长高。比如我高中同学,父母一米七和一米六,他却长到一米八五。
虽说基因重要,但后天努力才是关键,主要方法如下:
一、充足睡眠助长高睡眠对长高至关重要。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对骨骼发育影响极大,而促进其分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睡眠。人在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量比清醒时多40%,深度睡眠时更旺盛。
为此,建议7-12岁孩子每天睡眠10小时,13-15岁青少年不少于9小时,16-25岁年轻人保证8小时。比如高三学生常为学习牺牲睡眠,就像用身高换分数,我自己就是例子。
有人问晚睡晚起行不行,网传生长激素只在晚9点到半夜2点分泌,错过就不长高,这毫无根据。生长激素分泌关键在于深度睡眠,并非固定时段,不然有时差地区的人就都长不高了,显然不合理。
不过,还是不建议黑白颠倒作息,因为外界光线、电话等干扰,容易吵醒人,影响睡眠质量,而优质睡眠对长高很重要,所以要尽量避免。
二、合理营养促生长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这三大营养素,不仅供能,还是细胞增殖原料,对长高意义重大,因为长高本质就是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
当前部分地区和家庭营养摄入单一,像武汉保姆的碳水早餐。我中学时家里穷,天天吃一块五的白象方便面,导致蛋白质缺乏,脂肪和碳水过量,营养失衡影响身高。
正常建议碳水、蛋白质、脂肪摄入比例为5:3:2,但不必过于纠结,平时多吃瘦肉、蛋类、鱼虾、大豆等富含蛋白质食物即可。我准备了蛋白质含量表,大家可收藏查看。同时要依据BMI指数控制食量、维持体重。
维生素D、A、C等微量元素对骨骼发育也很关键。这里提醒一下,别被补钙长高广告误导,日常饮食中钙通常足够,钙主要作用是增加骨密度,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对长高帮助不大,多吃含维生素蔬菜、多晒太阳,对长高更有益。
三、适度运动助力长高很多人对运动长高存在误解,认为打篮球能长高,练举重会压矮个子,其实不然。
任何运动,只要动起来,都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助力长高。尤其运动后稍感饥饿时,生长激素分泌更佳,但千万别为了饥饿感而节食,破坏营养均衡。
多吃、多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才是长高的黄金组合。
四、警惕“伪高科技”长高骗局断腿增高术:源于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医生误将骨折固定螺丝拧反,骨头被拉长,意外催生此术。其原理是拉长骨头让其自行修复。但手术过程痛苦,恢复期剧痛,还易引发皮肤溃烂、发炎,可能导致长短腿。我国严禁实施,切勿尝试。
抗地心引力拉力器:号称能对抗地心引力长高,实则原理类似拉伸脊柱,仅能暂时缓解椎间盘压力,使身高短时间略有增加,一旦恢复日常,身高便打回原形,不如把钱花在营养食物上。
增高足贴与增高药:增高足贴宣称磁疗助发育,8小时二次发育,荒谬至极。若真有效,贴其他部位效果应更好。增高药也毫无科学依据,都是骗钱的“智商税”。
总结每个人骨骺线闭合时间不同,别轻易放弃长高希望。
合理营养、适度运动、充足睡眠,是长高的有效途径。即便骨骺线已闭合,也别气馁,身高不代表一切,丰富学识、深刻思考、长远见识,更能体现个人魅力。
文本来源@兔叭咯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