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落、抗日神剧及胡大V的清醒

过河小卒子 2024-03-30 21:20:56
“杜鹃花落”事件,让人气愤

最近,突然出现一个“杜鹃花落”的事件,让人气愤。

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因为令人气愤的不但是事件本身,还有事件发生后,我们网络上居然有大量的人为这件事辩解、开脱。

日本在历史上野蛮侵略中国,从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算起,到1945年抗战胜利,日军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了154起大屠杀,杀害了超过3500万中国军民同胞。

这是铁一样的事实,还没算1931年之前的甲午战争、辛丑战争;没算之前日军在辽东半岛搞的“旅顺屠城”、在台湾搞的“雾社大屠杀”······

就这么一个个铁一样的残酷事实,这用血写下的斑斑历史,总是在我们的舆论场上不断出现纷争,总有人站在所谓的“人性”的立场给侵略者洗白。

这种舆论的混乱,把铁一样的事实搞得模糊,把鲜血凝成的记忆变得惨白,把施害者身份渐渐淡化,也把受害者搞得无所适从,似乎再说就“不人性”。

所谓的“杜鹃花落”事件,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不良内容出现在初三年级语文测试”试卷上的事件,具体讲就是:

四川成都某初三年级语文测试中,现代文阅读材料有一篇叫“杜鹃花落”。这篇文章以一个侵华日军叫“冈田”的大佐军官视角,讲述他伏击八路军的故事。

故事说一个叫冈田的日本军官在中国打仗,他儿子在日本想他了,大学毕业来到中国看他,结果被八路军抓住。

冈田以为儿子死在了八路手里,所以要疯狂复仇。

冈田带领日军,把“土八路”逼到绝境,看着“土八路”在绝境之中四处“逃窜”,冈田带着下令进行最后的猛烈炮击。

“歼灭土八路”后,冈田在战场上发现了他儿子的尸体,原来,他儿子在八路那里受到优待,衣装整洁活得好好的,最后却死在自己的“复仇的炮火”之下。

看起来,这是个很正常的故事。

但文字是有力量的,文章是有感情的。

这篇文章通篇用饱满的情感描述侵略者,把施暴者放在受害者的位置;对八路的描述则充满蔑视与不屑。

如果这篇文章是日本人写的,这根本没什么,我们只能说这是日本人对自己侵略中国问题认识不足,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这是日本人的狭隘。

但这是中国人写的,是一个“中国的中学校长”写的,他是管理老师的,老师是要教育我们下一代的。

这个人强行给自己赋予了一个“日本心”,用饱满的热情写日寇;而八路军则是“土八路”、共匪。这家伙还耍小聪明,装着用日本军官的口吻。

更可恶的是,这篇文章还出现在中国孩子的考试卷中,让孩子们“阅读理解”,感受“杜鹃花落”所代表的含义等等。这是用“分数”绑架孩子,让懵懂的孩子主动给侵略者洗白。

杜鹃花,实际就是“映山红”,藏族称“格桑花”,朝鲜族称“金达莱”,这是有美丽记忆和美好寓意的花。

传说古代有个爱民如子的君主叫“杜宇”,不幸被奸人所害,但他心里装着人民,死后化身为“布谷鸟”,一声声叫着“布谷”,提醒人民不误农时。

由于辛苦劳累,布谷鸟每叫一声都喷出鲜红的鲜血,染红了地上的花朵,这就是“杜宇化鹃”、“杜鹃啼血”典故的来历。而杜鹃花也因此在我们的文化中,非常神圣、高洁。

我国很多文艺作品都有杜鹃花,比如《杜鹃山》,《闪闪的红心》等,杜鹃花在这里是“革命之花、英雄之花、希望之花、胜利之花”。

现在,写这篇文章的“校长”已经被解职,针对这起事件,当地政府也在进行调查。

但让我不能理解的是,居然有人为这个“校长”鸣不平,说不应该这样;也有人在这里和稀泥,东扯西拉说要从“人性”的高度理解。

还有人假装轻松,说这是小事,这是写“人性”;但是,但凡认识字的人,都能感到这文章里面满满的恶意、颠倒的立场和扭曲的灵魂。

给事件洗白的“大聪明们”,我送你一句:“去你NN个爪”。

这样一篇公然美化日军的有毒文学作品,这么一个居心叵测的“校长、教育工作者”;你们还敢为他喊冤,难道你祖上是“本子”?难道你是本子留下的种?

日本人为什么不用“李梅”的视角写他“烧烤”时的良心发现?犹太人为什么不用德国人的视角写他杀人时的纠结?偏偏中国人,中国教育工作者,总是出现这样的问题。

烧香惹鬼叫,我哭豺狼笑:我们为什么总有这样的事?

用教材影响孩子们,这是敌对势力一直做的事。我国各地“毒教材”事件层出不穷,说明我们的系统内出了问题。

比如,香港黑暴那些年轻人,他们都是怎么出现的?香港教材教育香港孩子:一个叫“忠郭”的巫婆要把香港搞乱。在这样的教材下,香港的年轻人一个个长大。

在比如,台湾之所以出现现在这么难的社会问题,“独蛙”年轻化,主要是他们在教材里大搞“去中化”,强调“独”,丑化“中”,美化“日本侵略”,否定“同根同源”。

毒教材破坏民族团结

如果说这两地我们不大好管,所以教材出问题也不是教育系统的责任,那么毒害新疆青少年的“毒教材”就是没法推脱的问题了;前段时间各地“毒教材”更是证据确凿。

毒教材,毒害的是下一代,社会上还有各种扰乱立场、混淆是非的事,影响的是成年人和社会认识。比如南京出现给侵略者摆灵位的事件、各地精日分子不断活动的事件。

电视上也经常出现“抗日神剧”,他们打着“抗日”的幌子,用离奇的情节,近乎神经的表现,把一场艰苦卓绝、牺牲惨痛的战争,描写得跟“疯子唱戏”,而这个“疯子”居然是正面人物。

在网上搜罗了一点“抗日神剧”的发疯剧情:

电视剧《抗日奇侠》,抗日英雄开挂了,能“手撕鬼子”;电视剧《箭在弦上》,女抗日英雄被鬼子群体那个后,居然一跃而起,一箭射死几十个鬼子。

胡编乱造的“尼姑抗日”

电视剧《铁血使命》,女大学生在山顶用石头“砸下”日本飞机;《五台山抗日传奇》中,30个妙龄尼姑参军杀日本鬼子;《一起打鬼子》中,女子裤裆藏手雷炸死鬼子······

这一个个荒唐得不能再荒唐得东西,就这么堂而皇之出现在我们的宣传渠道。

大家哈哈一笑之余,留下的只是对这场战争的轻视和对抗日先烈的另一种感觉:鬼子更像正常人;鬼子被打得可怜。反倒是抗日英雄,怎么看都不是正常人。

严肃的东西是不能戏说的,因为以戏谑的态度对待自己严肃的历史,别人会更加轻视你、蔑视你。

还要注意的是,拍这种东西的,几乎都是港台导演,有关部门就不能管一管?可以肯定地讲,这些人中一定有“文化间谍”,他们拍这种东西不怕赔钱,因为“赔钱”就是他们的工作。

这是抗日英雄?

为什么网络上有给他们洗白的“大V”

关于“杜鹃花落”事件的处理结果出来后,很多人出来说话,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前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了,他觉得:这篇小小说没有问题,大家不要小题大做。

不管是谁,对此事都可以发表意见;胡锡进有自己的看法,很正常;但你是网络大V,还是大家信任的前总编,说话要有良心啊。

网络自媒体是一种“替代性媒体”,在出现之前,世界上主要媒体都被美国掌控着,他们用舆论霸权,在报刊杂志和电视上,播放着自己的内容,攻击别人、影响别人。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自媒体出现,这种“舆论霸权”有被打破的危险,所以,美国早就开始建设“替代性媒体”了,每年拨专款支持、资助所谓的“独立记者”和“独立新闻机构”。

所谓的“独立”其实是相对的,他们也要吃饭。既然美国给钱让他们发东西,只要价钱合适,他们很快大量靠拢。何况美国是世界老大,何况这钱还不少。

就这样,很多的自媒体人被美国豢养了起来。

今年在韩国首尔召开的所谓“第三届民主峰会”上,美国继续延续前两届的做法,编制了高达3.45亿美元财政年度总统预算,用于支持独立记者和独立传播机构等“替代性”媒体。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接受了美国资助的个人和组织,需要抛开所谓的“独立”与“中立”,为美国办事,在网上替美国发表意见。

美国可以这样干,日本当然也可以,他们早就用各种手段,在中国招揽“人才”,用各种办法影响舆论、左右舆论。那些“大V”啊,有多少是干净的?

有人说,网红的尽头是“直播带货”,实际上,“直播带货”是靠本事赚钱,这钱也是干净的;那些不带货,但总是“胡言乱语”的有影响的“大V”才是最肮脏的,他们赚没良心的钱。

如果日本人写了这样的小说,日本人会有什么感受?

生吞活剥《杜鹃花落》,用美国军人的视角写一篇《樱花凋零》:

小小说:樱花凋零

又一次编队出发,这几乎是日常。

美军轰炸机大队大队长史密斯记不清第几次带队轰炸日本了。上个星期,因为轰炸东京时的卓越表现,他刚被李梅将军表扬。

这次轰炸让史密斯高兴,因为看计划上的投弹点,经验告诉他:这就是那栋附近的点。

史密斯是一个年轻的上校军官,他爱人劳拉也是军人,不过是“军事情报处”特工,还是常驻日本的情报搜集员。

要不是战争,他们早就结婚了;他们最后一次在一起是珍珠港事件前半年,劳拉回来度假,两人度过了一个多月的美好时光。

结果,圣诞节前局势变坏,劳拉提前返回日本的情报点。走的时候已经怀孕了。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和日本打了起来。美国把国内日本人都抓了起来,而日本也把国内不明身份的美国人也都抓了。

史密斯多次打听劳拉的下落,得到的答案几乎一样:劳拉肯定遇害了,因为她是军情人员。

伤心的史密斯把一腔怒火全部发泄在对日本的轰炸上,他第一次实际使用武器就是李梅将军指挥的对东京的轰炸,使用的是凝固汽油弹。

当时他还有点紧张,与瞄准手配合不好,投弹点与弹着点偏离很远。好在是轰炸东京,这个城市很大,偏一点没关系,炸死的人是差不多的。

后来,轰炸的次数多了,史密斯也就习惯了,他和瞄准手的配合越来越默契,每一次都能精准地把炸弹投到计划好的点位。

每一次轰炸,史密斯都想:该死的日本人,动物一样的东西,你们把我最爱的人杀害了,就让你们尝尝复仇的滋味吧。

每次轰炸回来,史密斯都像虚脱了一样,他太恨那些可恶的日本人了;轰炸后东京的景象也让他没有胃口:

日本的城市看起来到处灰蒙蒙的,被许多酱红色泥浆一样的东西涂抹了一样;是日本人的肉屑和体浆涂抹了整个城市,搞得城市有种诡异的“朦胧美”。

第一次轰炸时,史密斯看到地面上那些满地乱跑的日本人,一个个像受惊的猴子一样;整个城市就像一个被老虎冲进来的猴群地盘。

现在,史密斯炸得熟练,炸完还顺便来一次俯冲射击。史密斯喜欢这种感觉,他觉得机炮射击打出的点点红色非常浪漫;他还觉得射击完拉起飞机的动作很帅。

日本人现在不跑了,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汽油弹落下、爆炸、燃烧;日本人就成了一堆堆烤肉,史密斯在飞机上都能感受到烤肉的香,耳边不自觉有烤肉“滋滋”冒油的声音。

日本人不跑让史密斯的快乐少了一点,因为他看不到满地逃窜的猴子的景象。

还有一点让史密斯不快乐,他每次轰炸,都能看到一个开满樱花的山,以及山顶上孤独的建筑。

他不快乐,是因为他在飞机上总能看到那个建筑的顶上,有一个女人抱着孩子在楼顶上的模糊样子,这个女人好像一点不怕美军飞机。

什么时候把她们炸死。史密斯心里想:这些日本人就是“东方猴子”,都该死。

机会来了,这一次的投弹点虽然仍旧不包括那个山顶建筑,但已经很接近了。史密斯决定:故意偏一点,他也要把汽油弹炸准确扔在那栋建筑上。

轰炸顺利得一塌糊涂,史密斯特意嘱咐瞄准手瞄准山顶建筑。史密斯看着汽油弹丝滑地落建筑上,也看到那个女人似乎想跑的样子。

然后,凝固汽油弹炸开、燃烧,和周边的樱花树林融为一体。遍地的樱花连城片,一片朦胧的白色;而炸开红布的点燃起火来,像一朵盛开的巨大的红色樱花,更美,更灿烂。

······

当天晚上,史密斯就被宪兵控制起来,因为这一次轰炸,他的编队有一枚航弹偏离得太大,超出误差范围。

关键是,这枚航弹炸死了美军在东京为数不多还在的“情报站”,情报员劳拉和和她不到一岁的儿子被炸得尸骨无存。

······

战争结束了,史密斯作为空军驻日本基地司令,上任第一天就跑到那座山上。在山顶上,他让参谋和司机都离开,只剩下他自己一人,静静地蹲在一个大坑中。

正是樱花飘落的季节;正是樱花满地的时候。一声枪响之后,山顶恢复了宁静。

史密斯躺在大坑中,身下是满满的樱花······

试问:日本人会这样写小小说吗?

上面就是照着“杜鹃花落”样子写的小说。试问:日本人会写这样的小说吗?

假如日本真有人写了,会不会被日本人骂?会不会有假装高冷的理解的声音?

更何况美国轰炸日本还是日本偷袭美国在先,说不上美国侵略日本。

而我们国家,一个妥妥的受害者,却出现这样的妖孽文章,网友痛骂,还有“大V”站出来理解。

是时候打扫一下,长此以往,国家怎么得了?民主哪里还有“精神”?

抄录一首小诗:

烧香惹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0 阅读:2

过河小卒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