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22年的光阴似乎只在弹指一挥间。
2019年7月17日,对于张扣扣而言,是他人生最后的一天。在陕西汉中市看守所,张扣扣即将被执行死刑。
22年前,他年仅13岁,目睹了母亲被邻居当街杀害的惨剧。22年后,他手刃仇人,了却心中多年的执念。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面对前来送别的父亲,这个从未婚娶、将全部家当交给父亲的男人,只轻轻说了一句"爸爸,没事的。"
短短八个字,却包含了太多太多,亦是张扣扣这段悲怆人生的写照。
血债血偿的除夕夜2018年2月15日,正值农历除夕。
陕西汉中市的小山村王坪似乎跟往年一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然而在这个本该阖家团圆的日子里,一场惨绝人寰的凶杀案却悄然发生。
张扣扣站在自家的二楼窗前,透过玻璃注视着不远处的邻居王家。
他身形瘦削,脸色阴沉,眼神里仿佛酝酿着一场风暴。
这一天,他早早地起床,将全部积蓄四万元交到父亲手中,叮嘱父亲"把鸡煮上,咱们一起吃年夜饭。"随后便独自在家静候时机。
王家兄弟不知死期将至。王自新的大儿子王校军和三儿子王正军今年都回村过年,兄弟二人打算祭祖后再启程返城。
上午,当他们结伴去往村外山上的祖坟时,张扣扣戴上鸭舌帽和口罩,悄无声息地出了门。
他把早已磨利的尖刀别在腰间,藏匿在必经小路的暗处,一切准备就绪,静候猎物落网。
血腥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张扣扣再次返回。他残忍地对倒在血泊中的尸体补刀,生怕有任何闪失。
附近的村民虽然听到了呼救声,却没有一个敢于上前阻拦。
人们只敢战战兢兢地站在远处,目睹着这场令人毛骨悚然的屠杀。
很快,大家就认出了行凶者的身份,竟然就是村里那个沉默寡言的张扣扣。
凶手并未就此止步。他大步流星奔向王家的方向,寻找最后一个目标。
此时的王自新还不知道儿子们的悲惨遭遇,正在院子里支起铁锅,准备和儿子们一起过年。
当张扣扣手持利刃出现在眼前时,老人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锋利的刀刃已经割断了他的喉咙。鲜血如泉涌般喷涌而出,王自新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
"你是个女人,今天我不杀你。"张扣扣冷冷地对惊恐万状的王家老母说完这句话,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血泊遍地的院落。他仿佛完成了一个神圣而悲壮的使命。
离开前,张扣扣从家中取来一瓶汽油,泼在王家的汽车上,点燃了熊熊烈焰。
火光照耀下,他悲伤而疲惫的脸庞宛如复仇的修罗。
终于,有村民战战兢兢上前,颤抖地拍了拍张扣扣的肩膀。
张扣扣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恸,泪如雨下,对着在场所有目击这一切的乡亲,歇斯底里地喊道:"22年了!我终于给妈妈报仇了!"
撕心裂肺的嘶吼回荡在小山村的上空,久久不能平息。
随后,他头也不回地离去,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张扣扣疯狂的举动并非毫无缘由。
二十二年的血海深仇二十二年前的那个夏日,注定成为张扣扣一生无法抹去的伤痛。
那一天,骄阳似火,13岁的张扣扣正在家中心不在焉地写作业,突然,门外传来一阵喧哗。
他走到窗前往外望去,只见母亲汪秀萍与邻居王家二儿子王富军正在村头争吵,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下。
张扣扣的母亲脾气一向火爆,见王富军不依不饶,竟一时冲动,啐了对方一口唾沫。
在保守封建的农村,这无异于当众打了王家的脸面。王富军勃然大怒,对着汪秀萍破口大骂。
汪秀萍亦不甘示弱,两人很快扭打在一起。
局势瞬时失控。王家的长辈闻讯赶来,见儿子吃亏,哪里还管什么男女有别?
几个大男人一拥而上,拳打脚踢,将汪秀萍打翻在地。
汪秀萍虽然力气不小,奈何寡不敌众,很快被打得鼻青脸肿,再也无力还手。
望着母亲遍体鳞伤的惨状,年幼的张扣扣吓得魂飞魄散。他颤抖地想要上前营救,却被邻居死死拦住。
无助的少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被活活打死,生命定格在绝望和屈辱中。
汪秀萍临终前凄厉的惨叫,成为张扣扣永生的梦魇。
母亲走了,徒留张扣扣和年迈的父亲相依为命。张父虽然悲愤交加,却也无可奈何。
他苦苦哀求村干部主持公道,却换来一句让人心寒的回答:"你们家就你们娘儿俩,王家是个大家族,你惹不起的。"
不甘心,怎能甘心?母亲无辜惨死,肇事者却逍遥法外。有法不依,天理何在?
张扣扣发誓,无论多少年,他都要为母亲报仇雪恨。
从此,復仇如同一个诅咒,幽灵般萦绕在这个少年心头,吞噬着他所有的喜怒哀乐。
时光荏苒,张扣扣长大成人,参军入伍,远走他乡。然而无论走到哪里,母亲惨死的情景始终如影随形。
他常常在梦中哭喊,泪水浸湿枕畔。战友问起缘由,他说:"总有一天,我要手刃仇人,以血还血。"
退伍后,张扣扣辗转多地,漂泊无依。他曾去过新疆,北京,甚至海外,却始终无法融入异乡。
他的生活从未真正快乐过,即便是在最热闹的城市,内心深处依然孤独,荒芜。唯有手刃仇人,方能让血海深仇得以平息。
二十二年,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每每看到故乡飘来的家书,张扣扣总会情不自禁地捏紧拳头。
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誓言,没有忘记母亲临死前绝望的眼神。
他明白,自己与普通人从此没有了归路,未来也不会有什么盼头。他这一生,都将背负着血海深仇,直至死去。
以命抵命的法律悲歌张扣扣的复仇之路,注定以悲剧收场。行凶后,他并未选择潜逃,而是主动到公安局自首。
在法律面前,张扣扣没有任何辩解,只是平静地陈述:"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二十二年前,王家人打死了我母亲,今天我只是讨回了公道。"
对母亲的深爱,对正义的渴望,让张扣扣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不归路。他明知杀人要偿命,却依然选择了这条血腥的路径。
或许,经过二十二年的煎熬,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唯有手刃仇人,方能让他心中的怨恨得以宣泄。
然而,法律的天平不会因个人的悲欢而倾斜。
张扣扣的行为,构成了故意杀人罪,其犯罪动机卑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必须依法惩处。
尽管有人同情张扣扣的遭遇,但谁都明白,以暴力惩治暴力,只会让悲剧循环往复,让更多无辜的生命陷入险境。
张扣扣的辩护律师努力为他做了辩护。
律师提出,张扣扣行凶时有部分行为能力,主要是因为长期的心理创伤和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
律师希望法庭能够考虑张扣扣的特殊情况,对其从轻处罚。
同时,律师也建议法庭加大对受害者家属的保护力度,避免悲剧再次上演。
法庭经过慎重审理,最终做出判决:张扣扣犯故意杀人罪,处以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对这个判决,张扣扣表现得异常平静,仿佛对生死毫不在意。他只是轻声说了一句:"能为母亲报仇,我死而无憾。"
张扣扣的故事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有人为他的遭遇感到悲哀,认为他是个可怜的受害者;也有人谴责他的行为,认为他是个十恶不赦的罪犯。
更多的网友则表示,个人的恩怨固然值得同情,但以暴力手段复仇,只会让社会陷入无序和混乱。
冤冤相报何时了,唯有法治才能让正义得到伸张。
2019年7月,张扣扣被执行死刑。在临刑前,他拒绝与家人见最后一面。
那个曾经天真烂漫的少年,就这样带着满腔的怨恨离开了人世。
他的死亡,是一个悲剧,更是一个教训。
它告诉我们,暴力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只有用法治精神化解仇恨,社会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张扣扣用生命完成了复仇,却也永远失去了生的希望。
他的人生,成为一曲以命抵命的法律悲歌。
这出血淋淋的悲剧,不应在任何人身上重演。
我们应当铭记历史,却更应学会宽恕,用理性和法治化解心中的恨意,方能创造一个更加文明、更加美好的社会。
用户10xxx65
可怜的扣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