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受伤就能赔”!江苏徐州,男子和工友在工地打架,包工头为阻止事态扩大,抱住男子劝架,期间不慎致其摔倒受伤,事后男子向包工头索赔9.6万元,一审判决不予支持后,男子以包工头拉偏架为由上诉,二审判决令人点赞!
(案例来源:徐州市中院)
李某和睢勇都是农民工,在安丘市一处工地工作,事发当日19时许,两人在项目部东侧,因琐事发生口角并互相推搡,鹿某为防止事态扩大上去拉架。
鹿某在拉架过程中抱着李某,不慎和李某一起摔倒,导致李某右脚踝部崴伤,2小时后,李某以外伤伤及右踝关节为由住院,经诊断为右踝关节骨折,经1个月治疗后出院。
事后,李某将鹿某诉至法院索赔96068元,经鉴定,李某右内外踝关节骨折不构成残疾,误工期为180日,护理期为45日,营养期为75日。
一审法院认为,根据李某、鹿某在庭审的陈述,结合本院已查明事实,及警方向鹿某、睢勇、睢敢询问笔录内容,可以确定鹿某在此次纠纷中所实施的行为系劝架拉架。
拉架劝架均属于广义上的见义勇为,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被国家、社会所倡导和鼓励,是合法行为而非违法行为,无须承担侵权责任。
另民法典第184条规定,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本案中,李某、鹿某在事发前并无矛盾纠纷,鹿某为防止李某与睢勇之间的矛盾恶化升级而上前拉架,目的是为平息矛盾。
鹿某的拉架行为属于自愿实施的紧急救助行为,不具有违法性,也没有侵害李某健康权的故意,故一审法院不支持李某的诉求。
一审判决后,李某不服上诉,请求撤销原判,由鹿某承担诉讼费用,并提出如下事实与理由:
1.鹿某超出拉架的度,造成李某受伤,不应免责。
根据警方向睢敢所作的询问笔录显示,李某与睢勇肢体冲突结束后,鹿某才搂着李某脖子将其摔倒,事后拉架行为并非善意,也不排除存在拉偏架情况。
拉架这一举动,并不能排除其在后续行为中的不当行为引起的后果,仅仅用拉架来对抗不当行为而免责,会造成更多不当行为,这不为法律所允许,故鹿某不应免责。
2.不存在适用紧急救助的紧急情形。
本案中李某与睢勇的肢体冲突已结束,此时对于李某来说,并非处于重大和急迫的危难状况需要鹿某施行紧急救助,鹿某此时搂着李某脖子将其摔倒,并不是为维护李某的利益。
其行为超出拉架应有的幅度,不属于紧急情形下的救助,鹿某并未维护李某的权益,反而使李某遭受了重大损失,这不符合紧急救助条款的立法本意。
3.不应过分扩大“见义勇为行为”的适用。
紧急救助条款目的在于鼓励见义勇为,使处于危难状况的他人能及时脱离危险,但不当的拉架行为并不等同于见义勇为,过分解读见义勇为,显然有悖于紧急救助条款的立法本意。
条款本意是保护善意救助人,必须坚持善意标准,尽管条款将救助人的免责范围笼统概括为“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但绝不能将此机械地理解为对救助人的绝对免责。
若不加区分的对救助人一律免责,将导致该制度异化为侵权人逃避法律责任的途径,受助人的利益无从得到保障,违背立法初衷。
本案中,鹿某存在拉偏架可能,在李某并非处于紧急状态的情况下,大力将李某摔倒导致其受伤,其行为并不符合紧急救助标准,而应以侵权行为来界定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鹿某答辩称:李某与鹿某以及其他工人之间,没有任何利害冲突,都是一起干活的,鹿某是二工头,不可能把事情闹大,也不可能故意去伤害李某。
因为李某与睢勇存在厮打,在他们厮打还没完全结束时,鹿某去拉李某,由于是在工地上,地面不平造成二人摔倒,李某的腿摔伤。
本案中,鹿某没有任何过错,其行为完全是正当救助,救助过程中没有伤害李某故意,综上,李某上诉不能成立,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
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已查明事实可以认定,李某与睢勇发生争执厮打后,鹿某作为工地管理人员,为阻止事态进一步升级上前拉架,在搂住李某过程中,两人不慎摔倒在地。
李某右踝关节骨折,并非鹿某故意造成,是鹿某为避免冲突升级,自愿实施的紧急救助行为,不具有违法性,鹿某不具有侵害李某健康权的故意或过失。
李某主张其与睢勇的肢体冲突已结束、鹿某属于事后拉架、且超出拉架应有幅度,根据现有证据,李某与睢勇之间的厮打因为其他工友前去拉架而暂时停止,但双方还存有言语对骂,并准备凑上去继续厮打。
李某在向公安报警陈述情况经过时,也认可鹿某看见其和睢勇争吵、过来拉架将其弄倒、鹿某也没有料到其脚会骨折等内容。
从当时情况来看,鹿某拉架并搂住李某紧急且必要,有效阻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如果对此种紧急救助行为给予负面评价,显然有违法律保护合法行为的初衷,也不利于弘扬社会正气。
李某称鹿某的行为超出明显必要限度,理由不能成立,鹿某依法不承担赔偿责任,综上,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案件受理费1000元由李某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