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气将至,这3大传统习俗和2个养生小窍门,您可曾了解过?

大海哥的美食 2024-06-16 15:20:36

夏至节气将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夏至节气属于“四时八节”之中的一个节日。在中国古代每到这个节气,各级官吏和职能部门,也会宣布放假3天。其一是为了顺利地度过,一年之中最热的日子,避免官员中暑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其二也是为了方便普通百姓和民间举行的各种传统习俗。

在古代民间有农谚这样形容它:夏至无雨三伏热!夏至一场雨,一滴值千金!当下我国河南,山东,安徽,陕西,山西,河北等华北大部分地区和中原地区正在经历着高温干旱。所以在古代每到夏至都会有“祭祀天神”的习俗,人们通过这样的习俗活动,祈求可以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好让老百姓们衣食无忧。那么夏至除了祭祀之外,还有哪些文化习俗,和养生禁忌需要我们关注的呢?

夏至习俗之一:祭祀神明和祖先

在古代封建社会,由于古人对祖先和神的精神信仰,所以每到当地发生干旱洪水的时候,民间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届时会准备一些大的牲畜当作祭祀品,摆放上酒水,糕点,还要燃香放炮。人们通过这样的习俗,希望祈求可以获得祖先和天神的庇佑,保佑今年没有天灾人祸,这样农民们的粮食和农作物就有希望丰收。过上富裕的生活。虽然今时今日我们已经从古代的封建社会,进入到了现在的文明社会,但是曾经这样的祭祀习俗,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依然保留着。

夏至习俗之二:妇女互赠折扇,脂粉

除此之外,夏至节气由于天气炎热,女性和男士也都非常容易出汗,因此为了获得短暂的凉爽,在古代妇女们也会在这个节日里,相互赠送折扇来扇风纳凉。同时还会附赠脂粉,用来涂抹身体隐秘部位,避免出现热痱子。一直到今天在我国南方许多城市,依然保留着这样的传统习俗。比如许多爱出汗的小婴儿,到了这个节气,家长们也都给给孩子身上涂抹“脂粉”为的就是让孩子身体健康,不会因为出汗过多导致起热痱子。

夏至习俗之三:南北方都要吃夏至面

而在中国古代从古至今,我国南北方到了夏至,都流行着这样一个饮食习俗:就是都要吃“夏至面”,古代民间饮食俗语中这样形容它:冬至饺子,夏至面!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夏至节气正是我国北方地区小麦丰收的关键时期。因此吃夏至面的习俗,就来自于“农民夏粮小麦丰收后”的“尝新麦”习俗。新小麦不仅仅富含蛋白质,而且营养丰富,也可以很好的补充夏季人体流失的能量。因此这一习俗才可以一直流传至今。

关于夏至节气饮食养生2个小窍门:1:饮食清淡多吃苦味食物

夏至节气,属于农历6月“火毒月份”,阳气旺盛人体如果不注意作息规律,和舒缓个人情绪很容易出现“上火”“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的问题。因此在古代中医认为,夏至节气前后,宜适当的多吃“苦味食物”,可以缓解由于阳亢导致的“身体火旺”的一系列小问题,比如:苦瓜,苦菊,苦菜都可以。

2:作息宜晚睡早起

此外夏至节气,属于一年之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在我国南方还有中原华北一带,高温会从上午一直持续到夜晚。而这样高温酷热的环境气候,也让许多人难以入睡。所以在这些地区到了盛夏便会有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人们也会偶尔出去吃个“夜宵”,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消磨时间,等到了深夜气温下降了再回家睡觉。这也是古人流传下来的习俗。时至今日它依然值得借鉴,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符合夏季养生规矩。

夏至节气将至,关于夏至节气的传统习俗和饮食养生建议,您还有哪些了解的,请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一下,我是大海美食文化,分享传统美食与传统文化,记得给本文点赞加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