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最惨烈一仗,五万大军仅剩下千余人,多名高级将领战死沙场

史新说 2024-08-12 19:27:23

随着日军发动9.18事变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东北三省,日军的嚣张气焰日益高涨。但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在经营几年之后,又开始将矛头瞄准了关内,想着入主中原能够全面占领我们的土地。

在当时,虽然蒋介石已经初步统一各个军阀,但是,红军还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蒋介石铆足了劲的想要消灭红军,面对日军的入侵,还是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方针。

当时的中华民国,怎么能够扛得住精锐的日军,蒋介石和红军周旋了不是一年两年了,他也没能消灭红军,等他把内部整理好,日军早已势不可挡了。

所以,在当时那个环境之下,蒋介石的剿灭红军的政策,就是一种内耗,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在这种情况下,才爆发了“西安事变”,最终达成共同抗日的主张。红军也被改编成八路军三个师,开始了全民族统一抗战。

抗战初期,日寇的进攻最为锋利,日军也是最为精锐的那批力量,很快就攻占了华北等地区。我军在定位上来讲,一直坚持的就是敌后抗战,建立根据地来吸引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

正面战场上打阵地战和攻防战,并非我们的长处。但是,在敌后就意味着没有支持,只能是靠着自我解决根据地的问题。

所以在抗战初期,根据地的建立相当困难。在1938年,八路军曾遭遇最惨烈的一仗,五万大军仅剩下千余人,多名高级将领战死沙场。

之所以会这样,就因为在抗战前期,对于游击作战以及民兵作战方面存在着理念上的误区,才导致了这一悲剧。

在冀东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就发生了这样的一场悲剧。在冀东武装起义的初期,发展相当顺利。在李运昌的组织下,参与冀东暴动的人数达到了20万人,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战果。

顺势也就成立了冀察热宁军区,由宋时轮担任司令,邓华担任政委。冀东抗日根据地也初步建立。当时宋时轮曾一度信心百倍,认为他们的冀东抗日根据地会对日军造成更沉重的打击,抗日大业自此可以顺风顺水。

很显然,宋时轮太乐观了。伟人曾多次告诫,一定要依托地形,快速进入山区整顿训练,以寻找更好的机会。

但是宋时轮与邓华都当成了耳旁风,认为此时撤退为时尚早。而且他们手中兵力不少,即便是小股日军,他们也能轻松化解。

但是,没想到日军出手就是王炸,直接派来10万多大军前来扫荡,宋时轮一看打不过,就想着撤退到白河以西。可此时伟人不同意撤退,并且指出,此时已经失去了撤退的良机,敌人围追堵截之下,这支部队会损失惨重。

但是,就地游击,宋时轮并没有采纳。于是,一场紧急撤退就这么发生了。看着人数不少,但更多的都是民兵和游勇,没有及早进入正规训练,这让这场撤退成了大溃逃。

慌慌张张,无组织无纪律,撤退的过程极为缓慢,日军还没到,就已经乱了。打又打不了,撤又撤不明白。也就是这一场战斗,就把队伍打散了,还牺牲了陈宇寰和洪麟阁两位副司令员。

原本的数万人马,一战就打得剩下了千人,这在抗日战争初期,吃了没有经验的亏。伟人后来也总结了这场战斗,人员虽然多,但缺乏党建等组织,缺乏斗争经验,导致在战争中缺乏有效的指挥,发挥不出来应有的战斗力。

这也为之后建立敌后根据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即便是人数众多,也要加强思想与组织力,能够保证行动听指挥,并且发挥应有的作用,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并不容易。

4 阅读:3160
评论列表

史新说

简介:旧的历史新的解说,和我一起畅游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