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时节,最令人期待的景色,莫过于欣赏国色天香的牡丹。
每年此时,山东菏泽、河南洛阳等地,都会迎来一场场盛大的牡丹花会,人们纷至沓来,只为目睹牡丹那倾世容颜。
漫步在牡丹园,大片的牡丹肆意绽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层层叠叠的花瓣,簇拥着金黄的花蕊,尽显雍容华贵。

【1】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花色泽艳丽,富丽堂皇,自古便深受世人的喜爱。
唐朝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达到痴迷的程度,文人墨客也留下大量赞美牡丹的诗词歌赋,刘禹锡的这首诗,堪称咏牡丹的千古绝唱。
庭前的芍药虽然妖娆艳丽,但却少了几分高雅的格调,池塘中的荷花洁净素雅,却少了一些动人的情感。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在它盛开之时,整个京城都为之轰动,人们纷纷涌上街头,欣赏牡丹的绝世容颜,文人雅士也吟诗作画,来赞美牡丹。
这首诗,赋予牡丹高贵典雅的气质,展现出牡丹无与伦比的高贵。

【2】
红牡丹
唐·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红牡丹花那翠绿鲜艳的叶子,不争不抢,悠闲又安静地舒展着。红色的花瓣,颜色从浅红到深红,错落有致。
面对时光易逝,红颜易衰,牡丹的花心藏着无尽的哀愁,可这明媚的春色,又怎能懂得牡丹内心深处的愁苦呢?
王维的诗,总是能在平淡的语句中蕴含深刻的情感。他通过拟人的手法,把牡丹的哀愁表达得深沉动人,意境清幽,含蓄蕴藉。

【3】
雨中看牡丹三首·其一
宋·苏轼
雾雨不成点,映空疑有无。
时于花上见,的皪走明珠。
秀色洗红粉,暗香生雪肤。
黄昏更萧瑟,头重欲相扶。
的皪:光亮鲜明的样子。
若是逢上一场春雨,雨中的牡丹更是别有一番韵味。
春雨润物无声,毛毛细雨,如烟似雾,让人怀疑到底有没有雨。偶尔能够在牡丹花瓣上看到雨珠,晶莹圆润,像一颗颗明珠在花瓣上滚动。
牡丹花天姿国色,不需要胭脂水粉的修饰,雨中洗尽铅华,显得更加清丽动人;洁白的花瓣中散发出淡淡的幽香。
到了黄昏时分,雨中的牡丹显得更加萧瑟,因为积满雨水,花枝低垂,好像摇摇欲坠,让人心生怜爱,恨不得上前伸手去搀扶它。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丹青,勾画出雨中牡丹的绰约风姿与动人的韵味,清幽空灵,又不失生动鲜活。

【4】
牡丹
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徐凝笔下的牡丹,充满梦幻的韵味。
有谁会不喜欢牡丹花呢?在百花争艳的季节里,牡丹花以其华贵艳丽的姿容,脱颖而出,占据城中的风光,好像整个春天都因为它而熠熠生辉。
让人不禁怀疑,这牡丹是洛川神女的杰作,它那千娇百媚的姿态,好似要冲破朝霞,大气磅礴,风情万种,美得惊心动魄。
洛川神女即洛神,曹植在《洛神赋》中形容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诗人把牡丹比作洛神,赋予牡丹灵动的美,好像一位仙子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在朝霞映照下,牡丹的色彩愈发明艳动人。

【5】
牡丹吟
宋·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其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邵雍毫不吝啬对牡丹的赞美。
牡丹花气质高雅,在万紫千红的群芳中,是当之无愧的花中翘楚,是“花王”般的存在。
牡丹的颜色多样,四种基本颜色经过变幻,衍生出成百上千种色彩,每一种颜色都独一无二,散发着各自的芬芳。
谷雨至,春未老。不妨走出家门,在徐徐清风中,闻花香,听鸟鸣,与大自然来一场浪漫的邂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