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赖清德想要定于一尊,结果被“英系、迈系、灿系”打了一个耳光,甚至被“正国会”除名的陈亭妃都能够当选“中常委”。这说明这一次的“全代会”实质上是暗潮汹涌,这个暗潮汹涌有三个原因促成。第一,“新潮流”的“南流”“北流”到了今天正式分裂,就是以后“北流”会不甩“南流”。原因在于,“南流”是当权派,“北流”反而变成了“新潮流”的在野党。第二,蔡英文、苏贞昌、陈其迈正式结盟拿下了4席的“中常委”,他们那个时候认为最差大概是两席,最多不会超过3席,结果意外拿到了4席。也就是说,蔡英文不去“全代会”,苏贞昌“御驾亲征”,还有陈其迈临阵倒戈,对赖清德都是重挫。第三,民进党2026年的“百里侯之战”已经提前开打。
只是民进党内派系暗潮汹涌并非是赖清德能够一手遮天,蔡英文没有出席这次会议,这和苏贞昌、陈其迈等人在背后操控了这次的“中常委”有关系。
如果赖清德不办郑文灿,大概他还可以定于一尊。但是就是因为办了郑文灿的案子,“新潮流”的那一步发生了南北战争,“北流”也铁了心不再跟赖清德合作。在这种情况之下,“南流”要接管赖清德政权非常困难。现在“北流”就预留了后路,这条后路就是告诉“南流”不合作的后果便是如此。就算打击郑文灿,他的实力还在地方。
而蔡英文之所以不去,是因为7月21日的日期是蔡英文定的,不是赖清德定的。她幕后窜唆说动了苏贞昌,也说动了陈其迈和“北流”。这也说明,蔡英文虽然不去,苏贞昌却是坐镇派系不允许跑票的。
第三,派系换票通通都说好了。连组织部都跟赖清德做了报告。说大概“亲赖系”有7席“中常委”是支持赖清德,那三席两席或者一两席是“英系”,另外一席大概是其他派系。
赖清德这次结合了“涌言会”“正国会”“新潮流”,也结合了“中央党部”,这些派系应该十拿九稳,结果没有想到“涌言会”“正国会”都跑票了。这也让他掉了一席“中常委”,这席“中常委”就落到了“英系”的手上。
蔡英文的“英系”“苏系”“北流”,再加上“迈系”,已经成为民进党的反对党。这里面最值得注意的就是两个人,一个是苏巧慧,一个是未来的“储君”陈其迈。再加上陈亭妃,可以说这三人准备跟赖清德杠到底。
这次“中常委”开票的结果中,“非赖系”就是有王世坚、苏治芬、苏贞昌、张宏陆,还有一个被“正国会”给排挤掉的陈亭妃。他们四个人在“中常委”里有四票,虽然还是不到一半,但是会对赖清德以后的决策起到非常大的阻力。这是说,赖清德以后在民进党里会存在内斗内行、帮派林立的现象。这说明只要有人群,大家都要争权夺利,唯利益是最高的考量。因此,赖清德以后的执政并非像他这样,如果用铁碗的手段把党内的异己全部排除,可能他这个做法达不到一定预期的效果。
这一次派系的运作有三人运势不佳。一是卓荣泰。他7月21日到各个派系里面去拜会过,回来就和赖清德报告,大概7席“中常委”是没有问题的,甚至于大家只看到“中常委”没有看到“中执委”,而“中执委”属于“赖系”的也掉了两席,原先谈好的席次都没有了。第二,“组织部”非常重要。“组织部”是掌管配票的,配票中一票可以跑票,一票可以投无效票。换句话说,党内的纪律现在也发生了问题。第三,让“英系”“迈系”跟“苏系”还有陈亭妃等结合,这对2026年民进党在南部地区“百里侯”的提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赖清德想的是作为执政党定于一尊。只是“新潮流”才两席,这比“英系”都要少。可以看出,赖清德的“新潮流”纪律已经发生了问题。总而言之,这一次“全代会”给赖清德最大一个教训就是,卓荣泰说的、“党中央”说的、还有包含其他派系要向他输诚的,都打了折扣,这才是赖清德未来在民进党的最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