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三位猛将仍然激战玄武门,连杀李世民2员虎将

红尘的历史说 2024-12-27 04:32:22

武德九年六月,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在玄武门外展开。当晨雾笼罩长安城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清晨会如此血腥。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倒在了玄武门内,他们的亲信将领们却在城外展开了一场更为惨烈的大战。

冯立、谢叔方、李安俨三员虎将,不顾主帅已亡的绝望处境,率领残部向李世民的军队发起了疯狂反扑。在这场生死存亡的战斗中,他们竟连杀李世民的两员大将,一度将这位未来的"贞观之主"逼入绝境。

这三位悍将究竟是何等人物?他们为何能在太子已死的情况下依然士气不减?

三将之谋:玄武门前的悲壮血战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玄武门外的晨雾尚未散尽。三更时分,长安城内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太子李建成的三员大将冯立、谢叔方、李安俨正在玄武门外巡视,忽闻城内传来异动。

这三人皆是太子府中的精锐将领。冯立出身宗室,是冯太后的族弟,自幼习武,箭术出众。据《冯氏家传》记载,冯立曾在武德六年的射艺大赛上,以百步穿杨的绝技震惊四座,获得太子李建成的青睐,被破格提拔为率府郎将。

谢叔方则是瓦岗寨降将,当年在河南一带纵横捭阖,以勇武闻名。《氏族志》中记载,谢叔方原本在瓦岗军中担任先锋大将,率领三千精骑。武德二年,瓦岗军归降后,谢叔方被太子李建成收入麾下。此人生性耿直,为人忠义,每战必身先士卒。

李安俨年纪最长,是太子府中的老臣,精通兵法谋略。《唐书》载,李安俨曾在隋末时期辅佐李渊起兵,参与平定关中诸多战役。因其智谋过人,被太子李建成请为军师,常为太子府筹划军务。

这一日清晨,三将例行在玄武门外巡视。秦王李世民以"面圣"为由,率众入宫。不料,玄武门内突然传出喊杀声。冯立当即派出斥候探查,得知李世民已在门内设伏。谢叔方闻讯后,立即召集亲兵准备增援。就在此时,李安俨提出一计:"今秦王势大,我等不宜贸然入门。不如分兵三路,以逸待劳。"

三将商议已定,各领本部人马布阵。冯立率领弓弩手埋伏于东侧,准备伺机射杀敌将。谢叔方则率领精骑列阵正面,与李世民的先锋部队对峙。李安俨则带领轻装步卒,沿着宫墙迂回至西侧,伺机包抄。

战事突起,李世民麾下大将尉迟恭率先突出,与谢叔方展开激战。正当双方酣战之际,玄武门内传来噩耗:太子李建成已亡。三将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愈战愈勇。冯立见机,命令弓弩手齐射,一轮箭雨射退了尉迟恭的亲兵。

就在此时,李世民的亲将柳昂率军支援。谢叔方拍马舞刀,直取柳昂。两将相斗数十回合,谢叔方一刀劈下,将柳昂斩于马下。另一边,李安俨也抓住战机,指挥部下突入重围,在混战中击杀了李世民的另一员大将裴寂。

玄武门外的战斗陷入了胶着。此时,东面城楼上的警钟突然响起,长安城内的禁军开始向玄武门方向集结。三将虽然一度占据上风,但也知道不可久战。李安俨当机立断,下令部队且战且退,准备撤往太子府。

正当三军准备后撤之际,一纸诏书从城头飘落。太上皇李渊已经下诏,命令文武百官归顺秦王李世民。一时间,三将部下的将士纷纷放下兵器。玄武门外这场惨烈的决战,就此画上了句点。

三将本色:各显其能的生死时刻

玄武门外的战场上,晨光初现,战事正酣。冯立、谢叔方、李安俨三将各领本部,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展现出了惊人的武艺与谋略。

冯立身为宗室子弟,自幼便在太子府中习武。《武备志》记载,冯立精通弓马之术,尤其擅长骑射。当日在玄武门外,冯立率领弓弩手埋伏于东侧城墙下,瞄准了李世民的中军阵地。他麾下的弓手皆是精挑细选,人人能百步穿杨。

当李世民的先锋部队冲至阵前时,冯立一声令下,万箭齐发。这一轮箭雨打得李世民的军队措手不及,当场射倒数十人。《唐将战记》中提到,冯立当时更是亲自持弓,一箭射中了李世民帐下大将段志玄的坐骑,使其落马狼狈。

谢叔方原是瓦岗军中的悍将,有"百战百胜"之称。当日他身披重甲,手持长刀,率领精骑直取李世民中军。《谢氏家传》记载,谢叔方在瓦岗时便以刀法精绝闻名,尤其是他的"回马连环刀",更是让敌军闻风丧胆。

面对李世民的亲将柳昂,谢叔方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厮杀。两将相斗数十回合,刀光剑影中,谢叔方突然使出了他的成名绝技。但见他突然勒马回转,刀光一闪,柳昂顿时落马身亡。这一刀之威,使得李世民的亲兵部队为之胆寒,一时不敢向前。

李安俨虽年过半百,却是三将中最为老练的统帅。《唐书》中记载,李安俨曾跟随李渊南征北战,历经大小百余战,从未尝过败绩。此时他指挥部下,采取了声东击西之计。先是佯装进攻李世民的右翼,引诱敌军回援,而后突然改变方向,直取敌军后阵。

正当混战之际,李安俨发现裴寂指挥失当,中军阵型已乱。他立即抓住战机,亲率精锐突入敌阵。裴寂虽是李世民的心腹大将,却不擅临阵对敌。在这个关键时刻,李安俨指挥若定,很快便找到了裴寂的破绽。只见他一声号令,部下将士蜂拥而上,裴寂顿时陷入重围,转眼便被乱刀砍死。

三将配合默契,一时间竟将李世民的军队打得节节败退。《朝野佥载》记载,当时李世民的亲兵军心大乱,差点溃不成军。若非城中的援军及时赶到,这场战斗的结局或许会大不相同。

正当三将准备乘胜追击之时,城中突然传来警钟声。长安城内的禁军已经开始向玄武门集结,大批援军即将到达战场。与此同时,太上皇李渊的诏书也传到了阵前。诏书一出,形势顿时发生了逆转。

三将抉择:命运之路的分岔口

太上皇李渊的诏书传到阵前,玄武门外的战斗虽然还在继续,但三位将领已经面临了人生的重大抉择。谢叔方、冯立、李安俨,这三位曾经并肩作战的太子府将领,在这一刻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谢叔方最先有了决断。当其他将士纷纷放下兵器之时,他却策马来到阵前,高声向李世民喊话。《唐书》记载,谢叔方当时说道:"太子待我如手足,今日太子已亡,我岂能背信求生?"说完便将佩刀抛在地上,解下头盔,露出已经斑白的鬓角。

阵前的将士纷纷劝谏,就连李世民的心腹将领尉迟恭也出言相劝。但谢叔方不为所动,只是取出一支画笔,在马鞍上写下遗书。《谢氏族谱》保存了这封遗书的内容:"吾受太子恩遇,今日不能背主求荣。愿后人记住,谢叔方虽死,却无愧于心。"写罢,他拔出腰间的短剑,当场自刎。

冯立的选择则完全不同。作为冯太后的族弟,他深知留在长安必死无疑。当战事进入胶着之际,冯立已经暗中安排亲信准备突围。《冯氏家传》记载,冯立提前在城南准备了快马,又在城外埋伏了数十名死士接应。

当太上皇的诏书一到,冯立立即命令亲信分散突围。他自己则带着两名贴身侍卫,借着混乱直奔城南。李世民派出精锐骑兵追击,却被冯立以计脱身。他先是分散部众,佯装向西突围,自己则趁夜直奔剑南道。一路上,冯立避开官道,昼伏夜行。据《朝野佥载》记载,他利用自己精通弓术的优势,一路打猎充饥,历经数月终于抵达蜀地。

李安俨的抉择最为特别。当谢叔方自刎、冯立突围之时,他却主动向李世民投诚。《唐将列传》记载,李安俨在放下兵器后,立即向李世民献上了一份详细的太子府军备图,这份图详细记录了太子府各部将领的驻地和兵力。

李世民对李安俨的投诚颇为重视。《贞观政要》中记载,李世民在接见李安俨时说:"汝既降,当以诚相待。"随后便命令李安俨继续统领原部,并让他参与接收太子府的军务。

三将的不同选择,也影响了他们部下的命运。谢叔方的亲兵多数被李世民释放,允许他们回乡务农。冯立的部下则四散而逃,有的随他南下,有的投奔了其他势力。而李安俨的部众因为他的投诚,不仅保全了性命,还得以继续在军中效力。

这一日之后,李世民对待这三位将领的态度也各不相同。他下令厚葬谢叔方,并表彰其忠烈;对冯立则是明降追捕令,暗中却放任其逃亡;至于李安俨,更是被破格提拔为右武卫将军。

三将余波:朝野上下议纷纭

玄武门事变后,三位将领的不同抉择在长安城内引发了广泛议论。文武百官对此态度不一,有人称赞谢叔方的忠烈,有人同情冯立的处境,更有人对李安俨的投诚表示理解。

太子府的旧臣魏征在朝会上公开表态:"谢叔方虽死,却留清名,此乃忠义之举。"《唐会要》记载,当时不少文臣都赞同魏征的说法。右相房玄龄甚至亲自为谢叔方撰写了传记,称其"忠义可风"。

但也有人对谢叔方的选择提出质疑。杜如晦在给李世民的奏折中写道:"太子已亡,臣下从命,本是正理。谢叔方执意赴死,实为不智。"这番话引来了一些武将的反对。《朝野佥载》记载,曾有老将在朝堂上反驳:"将军重名节,岂能以利害论?"

对于冯立的逃亡,朝中同样议论纷纷。有人认为他身为宗室,不该畏死逃亡。兵部尚书李靖却持不同看法,他在私下对亲信说:"冯立身为冯太后族弟,若留必死。今虽逃亡,却保全了冯氏血脉,未尝不是权宜之计。"

最受争议的是李安俨的投诚。《贞观政要》记载,当李世民宣布任命李安俨为右武卫将军时,朝中发出一片哗然。御史大夫张公谨甚至当场上谏:"李安俨本为太子心腹,今日改投秦王,恐非忠臣。"

面对质疑,太上皇李渊却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态度。他在接见群臣时说:"三将各有选择,皆出无奈。谢叔方死得其所,冯立去得其时,李安俨降得其宜。"这番话不仅平息了朝臣的争议,也暗示了他对玄武门事变的态度。

长安城内的百姓对三将的评价也各不相同。《长安志》记载,谢叔方自刎的地点成了百姓凭吊的场所,时常有人在那里献上花束。有关冯立逃亡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说他一路上得到了不少普通百姓的帮助。至于李安俨,虽然朝中争议不断,但他治军有方,深得士卒爱戴。

贞观元年春,李世民下令修建功臣碑,其中提到了玄武门外的战事。碑文中这样记载三将:"谢叔方忠烈,足为世表;冯立去国,情有可原;李安俨知命,堪为良将。"这段评价,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官方的态度。

更令人称奇的是三将部下的反应。谢叔方的旧部多数归隐山林,以教书为业。冯立的亲信有的追随他南下,有的则在关中一带默默生活。而李安俨的部下因为他的投诚得以继续在军中效力,不少人后来都成为了唐军的骨干。

这场风波的影响一直持续到贞观年间。每当朝廷议论用人之道时,总会有人提起玄武门外的三将。他们的故事也被文人记录下来,编入各类史书和笔记,在民间广为流传。

三将遗响:千古兴衰见沧桑

玄武门外的这段往事,随着时光流转,在史书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后世史家对三位将领的评价也随着朝代更迭而不断变化,他们的故事更是被文人雅士反复吟咏,衍生出许多传奇轶事。

唐德宗时期,修撰《旧唐书》的史官特意为谢叔方立传。传中不仅详细记载了他在玄武门外自刎的经过,还收录了当时亲历者的证词。一位目击者回忆道:"谢将军解下头盔时,满头华发,神色从容。临死前还向着东方拜了三拜,想是在向太子辞别。"

冯立的逃亡故事则在民间广为流传。五代时期的《北梦琐言》中记载,在蜀地流传着一个关于隐居老者的传说。这位老者精通箭术,常在月夜对酌独饮,吟诵太子李建成的诗作。当地百姓称他为"冯先生",相传正是当年逃亡的冯立。

李安俨改名李善后的事迹,主要见于官方史书。《贞观政要》中详细记载了他在对抗突厥、平定吐蕃的战功。有一次,突厥大军南下,李善采用声东击西之计,一举击溃敌军主力。李世民对此大加赞赏,亲自为他更名,并说:"善者,从善如流也。"

开元年间,玄宗下令在三将的故居分别立碑。谢叔方的碑文由张说撰写,颂扬其忠烈品格;冯立的碑文则记录了他精妙的箭术;李善的碑文重点描述了他归唐后的战功。这三座碑虽然都已经佚失,但碑文内容被后人收入《全唐文》,至今仍可一窥当年盛况。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编撰《资治通鉴》时,对三将的评价也各有侧重。他称赞谢叔方"忠义可风",认为冯立"身陷绝境,不得不逃",对李善则评价为"唐之良将"。这些评价影响深远,为后世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将的故事在民间戏曲中也多有演绎。南宋时期就有《玄武门》杂剧,其中将谢叔方塑造成了忠义的化身。元代杂剧《三将军》更是将三人的不同选择搬上舞台,成为一时传颂的剧目。

在敦煌文书中,有一首署名"僧惠普"的诗作,专门描写了三将的命运:"谢公一死酬明主,冯将南奔入剑关,李善归唐名更改,三人往事说多端。"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道出了三人各异的人生轨迹。

三将的后人命运也各不相同。据《新唐书·世系表》记载,谢叔方的后人多在军中任职,世代为将;冯立的子孙虽然一度落魄,但到了武则天时期又重返朝廷;李善的后人则长期担任禁军要职,其孙李光弼在安史之乱时立下赫赫战功。

玄武门外的这场战事,虽然只是贞观初年的一个小插曲,但三位将领的不同抉择,却在历史长河中激起了持续的涟漪。他们的故事被一代代传承下来,成为评判忠义、论述人性的重要案例。

0 阅读:196
红尘的历史说

红尘的历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