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巴氏杀菌乳》(GB 1964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GB 25190-2010)
王建峰等《市售乳制品中防腐剂的检测与分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牛奶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营养食品,一直被视为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网络上关于"牛奶含防腐剂""牛奶致癌"的言论层出不穷,让许多消费者感到困惑和担忧。
李女士就曾向营养师抱怨,她家里的老人拒绝喝牛奶,就是因为看了网上说牛奶含防腐剂的文章。还有张先生的孩子,被学校要求每天喝奶,可他担心会影响孩子健康,犹豫不决。
这些错误认知不仅影响了人们的饮食选择,更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真相是什么?正规渠道购买的符合国家标准的牛奶并不含有防腐剂。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无论是巴氏杀菌奶还是常温灭菌奶,都明确禁止添加防腐剂。

牛奶之所以能保存一段时间,主要依靠的是杀菌工艺和无菌包装技术。那牛奶真的会致癌吗?答案也是否定的。牛奶中富含钙、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是营养价值极高的食品。大量科学研究证明,适量饮用牛奶不仅不会增加癌症风险,反而可能降低某些癌症的发病率。
不过,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假牛奶",这些才是我们应该少喝的:植物蛋白饮料就是其中之一。超市里那些标着"豆奶""杏仁奶""椰子奶"的饮品,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牛奶,而是植物蛋白饮料。
这类饮料虽然也有一定营养价值,但钙含量远低于牛奶,且往往添加了大量糖分。林先生就曾以为每天喝的豆奶能代替牛奶补钙,结果体检发现严重缺钙。

调制乳也需警惕。调制乳是在牛奶基础上添加了其他配料的产品,营养成分已经被稀释,且常常含有较高的糖分和添加剂。刘阿姨坚持每天喝一盒"高钙奶",却不知道她喝的其实是调制乳,钙含量反而不如普通纯牛奶,还摄入了不少多余糖分。
还有含乳饮料也不能替代牛奶。含乳饮料中的牛奶成分往往不足50%,更多的是水和糖。这些饮料虽然口感不错,但营养价值大打折扣。
家住北京的王先生给10岁的儿子长期购买某品牌含乳饮料,以为是在给孩子补充营养,结果孩子不仅没有获得足够的营养,体重还逐渐超标。

牛奶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良好来源,尤其对于儿童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群体意义重大。众多研究显示,儿童青少年时期充足的钙摄入有助于骨骼发育,提高成年后的骨密度峰值;而对中老年人来说,适量饮用牛奶可以延缓骨量流失,预防骨质疏松。
选购真正健康的牛奶,可以参考这些建议:看包装标识,产品名称为"巴氏杀菌乳"或"灭菌乳"的才是真正的牛奶。避免购买标注为"调制乳""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的产品作为牛奶替代品。
注意配料表,真正的纯牛奶配料表上只有一项:生牛乳。如果出现了其他配料,就不是纯牛奶了。

检查营养成分表,优质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2.9g/100g。太低的蛋白质含量可能意味着产品被稀释或品质不佳。
陈医生的诊室里就曾遇到过一位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患者坚持每天喝"牛奶",但病情却没有好转。经过仔细询问才发现,患者喝的是一种添加了钙的植物蛋白饮料,虽然标称含钙量高。
但人体对这类产品中钙的吸收率远不如牛奶中的钙。在改用真正的牛奶后,配合适当运动和药物治疗,患者的病情才逐渐改善。

饮用牛奶也要注意方式。牛奶最好不要与茶、咖啡一起饮用,因为它们含有的鞣酸会影响钙的吸收。也不宜空腹大量饮用,可能导致腹胀不适。理想的饮用时间是早餐或睡前,每天200-300毫升为宜,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
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以选择乳糖酶消化后再饮用,或选择已去除乳糖的牛奶产品。也可以尝试少量多次饮用,或与其他食物一起摄入,这样能减轻不适症状。
牛奶虽好,也要适量。过量饮用可能增加热量摄入,导致体重增加。同时要记住,均衡饮食才是健康之道,不能只依赖单一食物获取营养。

夏女士一家就是健康饮奶的典范。她每天早餐会给全家人准备适量纯牛奶,周末会为口味需求不同的家人选择不同种类的牛奶:低脂牛奶给注重控制体重的丈夫,全脂牛奶给正在长身体的孩子,自己则选择无乳糖牛奶以避免轻微的乳糖不耐受反应。
全家人既获得了牛奶的营养,又避免了不适。总之,关于牛奶含防腐剂致癌的说法纯属误传。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冒充牛奶的"假牛奶"产品。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真牛奶,适量饮用,才能真正获得健康益处。别被网络谣言误导,也不要被花哨的广告蒙蔽,理性消费才能真正呵护家人健康。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开头已标注文献来源。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寻求线下医师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