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首次访苏时说了什么,竟令斯大林怒斥翻译官:这里谁说了算

香巧说过去 2024-06-01 03:57:16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之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

就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苏联正式宣布与新中国建交,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在苏联做出抉择后,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做出反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朝鲜、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等紧随其后宣布与新中国建交。

获得如此之多国家的支持,这令毛主席不禁长出一口气,这标志着美蒋势力妄图在国际上孤立中国的阴谋彻底宣告失败了。

所有人都明白,当时会有这么多国家宣布与中国这个新生的国家建交,这都是源于苏联对中国的友好态度。

10月20日,为了进一步巩固与苏联的友谊,并且寻求苏联方面的援助,同时也是为了给斯大林贺寿,中央做出了让毛主席亲自访苏的决定。

毛主席

1949年12月6日,在新中国建国仅仅两个多月后,毛主席便以新中国最高领袖的身份登上了那辆编号为9002的专列,正式开启了访苏之旅。

这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国家元首出访他国,也是毛主席人生当中的第一次出国。那时的他到底有多么的百感交集,也许只有毛主席自己才能说清楚。但是世人可以肯定的是,毛主席此行必定肩负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重大使命!

这么重大的责任在肩,毛主席此时的压力可想而知,他深知如果此行没有取得实质性结果,是绝对不能回国的。因此,在这次访苏的过程中,毛主席与斯大林展开了多次会晤。

两位世界级伟人的交流,这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时刻,而在此期间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插曲。

有一次,毛主席在说了一句话后,执意不让翻译官把这句话翻出来,这令一旁的斯大林不禁勃然大怒,质问翻译官道:“这里到底谁说了算?”

那么,当时毛主席到底说了一句什么话呢?毛主席在第一次访苏时又经历了哪些事件呢?请诸君听我慢慢道来。

1949年12月16日,中午,莫斯科。

随着莫斯科北站的大钟缓缓响起12时的钟声,一列火车缓缓驶入车站。

这一入场方式,是苏方精心安排的。其实毛主席早在清晨时就可以进入莫斯科,但是苏方故意要求列车长放缓行进速度,让他在12时的钟声响起时刚好驶入车站。

12时,正是太阳当空的时候,毛主席在这一时刻到来,象征着中苏两国的友谊如日中天!

当12响的钟声敲完,列车也刚刚停稳在站台边上。

随后,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莫洛托夫、元帅布尔加宁亲自走上列车,向毛主席进行慰问。

在两位苏联政要的迎接下,毛主席缓缓走出车厢门,然后向等候的众人挥手致意。

毛主席访苏

由于苏方得知毛主席在半路上患上了感冒,身体不适,他们特意缩短了欢迎仪式的流程,毛主席在检阅完仪仗队之后,没有进行发言,便前往了斯大林的第二别墅下榻。

之后,毛主席以书面形式在报纸上发表了访苏致辞。

在毛主席及随行人员安顿好后,莫洛托夫向毛主席转达了他与斯大林第一次会晤的时间——当天下午6时。

虽然毛主席在此前会见过的政要已经不计其数,其中也不乏美苏的重要使者,但是这些人无疑都没法与斯大林相提并论。

毛主席在休息了一会儿后,便叫工作人员紧张地准备会晤用的资料。他自己则默默点上了一支烟,一边抽,一边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仿佛在思考着会晤中会遇上的问题。

不久之后,苏方警卫抵达毛主席住所来接他。毛主席仅仅带上了翻译员师哲就跟随着警卫坐上了前往克林姆林宫的汽车。

下午5时57分,毛主席和师哲提前三分钟抵达了克林姆林宫的会客厅。

6时整,会客厅的大门准时打开,只见斯大林携大批苏联政要站在门内,等待着毛主席进来。

毛主席器宇轩昂地向前大步走去,师哲紧随其后。

就在毛主席刚刚跨入大门的那一刻,斯大林便立刻伸出双手迎了上去,毛主席也伸出双手,两双大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斯大林

斯大林说:“毛泽东同志,我们欢迎你的到来!”

毛主席则说:“谢谢你,斯大林同志!”

之后,斯大林仔细地端详了毛主席的身体和面容,然后称赞道:“没想到你如此年轻,如此健壮!”

毛主席则说道:“斯大林同志也很健康呀!”

在简单寒暄后,斯大林转过身向毛主席逐一介绍身后的政要们,毛主席则跟他们一一握手,致以问候。然后,毛主席也向大家介绍了身边的师哲。

接下来,斯大林和毛主席在会谈桌两边坐下,随行人员也分坐两边,开启了两位伟人的第一次会谈。

这次会谈从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开始,斯大林一针见血地指出,人力资源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优势,以此为基础,中国的建设可以很快地进行。然后,双方又谈到了军事情况、经济建设、粮食问题和土地改革。

这次会晤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当会晤接近尾声后时,斯大林思索了一会儿,然后询问道:“你这次来,不能空手回去,我们要不要搞出个什么东西?”

斯大林的这句话意思很明确,就是想谈论签订合作条约的问题。

但是斯大林又不好主动提出一想法,因为当时苏联是强国,如果主动提出来,会有一种强加于人的感觉,于是斯大林想等毛主席来提。

但是毛主席对此很谨慎,他在思考了片刻之后,回答道:“是应该搞个东西出来,但它必须既好看又好吃……”

毛主席想通过这句话含蓄地告诉斯大林,中苏签订的条约不仅要形式上好看,而且内容也必须充实、有用。

毛主席这句富有东方哲理的话令斯大林摸不着头脑,他反复询问苏方翻译官费德林是什么意思,但是费德林不敢妄加揣摩,只是按照字面意思翻译。

费德林

这下子,在场的所有苏联政要都目瞪口呆,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毛主席是什么意思。

毛主席不愿意直接提出来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他觉得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不应该主动去请求苏联援助。如果苏联是真心想帮助中国的,就应该主动提出来。

但是毛主席的这一想法刚好与斯大林的想法相反,所以这就成为了双方第一次会晤中遇上的第一个难题。

为了能更好地向斯大林表示中方的态度,毛主席于是主动向斯大林提出:“我想叫周恩来总理来一趟。”

对于毛主席的这一提议,斯大林惊讶不已。因为他觉得不管双方的会晤出现了什么难题,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该是两国元首来解决,这样才显得地位对等。

但是毛主席的想法却更实用,他觉得既然遇上了难题,就应该找个能解决难题的人来解决,周总理明显是解决此问题的最佳人选。

正是因为两人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才造成了这次隔阂,斯大林也为此略微显得不太愉快。

不过这段小插曲很快被其他议题所取代,会晤整体还是在轻松、友好的氛围下结束的。

由于在第一次会晤中,双方都没有领会到对方的意思,这也导致了在之后的多次会晤里,双方都没有再商谈实质性的问题。

而在其中的一次会晤中,斯大林更是因为毛主席的一句话而罕见地发了一次火。

按照苏方的惯例,每次在会晤开始之前,中苏两边的同志们都会先一起举杯共饮。喝的酒一般是白兰地、伏特加或者其他几种葡萄酒,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但是斯大林却与众不同,他每次都把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掺在一起喝。

斯大林

有一次,毛主席对斯大林这一特殊的喜好产生了兴趣,于是询问苏方翻译官费德林:“斯大林同志为什么总把两种酒掺在一起喝?”

费德林并不知道斯大林这一喜好的原因,于是回答道:“我不知道原因,您为什么不直接问他呢?”

但是毛主席觉得这只是一个私人问题,在这种外交场合问并不合适,于是说:“不用了,请你不要告诉他。”

虽然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问题,但是二人的窃窃私语却引起了斯大林的怀疑。

他敏感地询问费德林:“你们背着我在小声密谈着什么?”

费德林则回答道:“没什么?只是一个私人问题。”

“私人问题?是什么私人问题?为什么不能告诉我?”

面对质问,费德林为难地回答道:“请您原谅,但是毛泽东同志执意不让我告诉您。”

斯大林本来就是一个很敏感的人,他一听到费德林这么说,勃然大怒,用非常严厉的语气斥责道:“请问这位翻译官,你觉得这里到底是谁说了算?”

费德林被斯大林突如其来的怒火吓坏了,赶忙将此事解释清楚。

在听完解释之后,斯大林的怒火这才消下去,然后他微笑着对毛主席说:“毛泽东同志,其实我早年的时候,只喜欢喝白葡萄酒。不过,后来我在流放中得了伤寒,在我奄奄一息时,有一位善良的医生给我喝了点红葡萄酒,这才将我从死亡边缘救了回来。从那以后,我坚信红葡萄酒可以当药用。”

毛主席听后,恍然大悟,然后笑着说:“这就是你喜欢把两种酒掺在一起喝的原因吧!”

这次事件,虽然是毛主席访苏期间非常小的一段插曲,但却又是最有趣的一段。当斯大林公布他这一喜好的原因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开怀大笑。

不过,这件事可把苏方翻译官费德林吓得够呛,导致之后每次的会晤,他都提心吊胆的,生怕又惹得斯大林生气。

有道是,你越担心一件事,那么这件事就越容易发生。后来的一次会晤中,费德林又因为翻译的问题,让斯大林怒目而视。

当时,毛主席正在给斯大林讲红军长征时的故事,当毛主席在使用成语“视死如归”时,费德林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翻译。这令斯大林很不高兴,他那双充满怒火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费德林,气氛一度非常尴尬。

中方翻译员师哲见状,赶紧告诉毛主席:“他‘视死如归’不会翻译。”

师哲

毛主席听后,就对费德林说:“你翻译成‘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就可以了。”

就这样,费德林的危机才总算解除了,会晤又继续轻松愉快地进行了下去。

在这次会晤结束后,费德林特意找到师哲,除了请他代为感谢毛主席外,还以恳求的语气请师哲告诉毛主席,希望他以后在会晤中少用成语。

在师哲将费德林的话转达给毛主席后,毛主席也表示了同意。

然而,对于知识渊博的毛主席来说,引经据典早就已经成为习惯了,有时候他还是会在不经意间将成语或者中国的古语脱口而出。

不过,他每次都会在说完后,再做出解释,以减轻费德林的工作压力。

除了在翻译问题上的插曲之外,毛主席在访苏期间出现的最著名的插曲,莫过于由西方媒体所编造的所谓“毛泽东被斯大林扣留”的谣言。

12月21日,那天是斯大林的70岁寿辰,有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政要都来到了莫斯科为斯大林祝寿。

在盛大的庆祝活动结束以后,各国政要都先后返回了各自国家,但是毛主席由于还没有与斯大林商谈出结果,所以继续留在了苏联。

也正是这一原因,西方的媒体开始大肆猜测毛主席没有返回中国的原因,这一子虚乌有的谣言就这样成为了西方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其实在此期间,斯大林也不断地询问毛主席关于签订新条约的态度和看法,但是毛主席却一直坚持要等周总理到来才开始谈,所以此事便一直拖着。

1950年1月2日,斯大林在经过对毛主席多次试探之后,他最终明白了毛主席是一定要等到周总理来了才肯开始办事,于是便同意了周总理访苏。

在得到同意后,毛主席当即给周总理发电,要他携谈判人员访问苏联。

1月10日,当毛主席得知周总理已经启程访苏后,他这么多天紧张的心情终才放松了下来,于是决定外出旅游散散心。

在等待周总理的日子里,毛主席不光去祭奠了列宁墓,还去游览了列宁格勒、高尔基城,并且参观了兵工厂、地下电车(地铁)、集体农庄等。

列宁墓

在游览列宁格勒期间,毛主席在基洛夫歌舞剧院欣赏了由苏联著名芭蕾舞艺术家列别杰娃所主演的《巴亚捷尔卡》。

在演出结束之后,台下的观众掌声经久不衰,列别杰娃谢幕了五次之多,观众们仍然不愿意离去。

后来,列别杰娃意识到了观众不愿离去的原因。她在第六次谢幕时,特意面向毛主席鼓掌,并飞吻致意,这才令观众满意,大家也就此散场。

虽然这些日子毛主席表面上是在到处游览,但是其实他是用游览来打消他在等待周总理到来时的焦急情绪。

1月15日晚,当毛主席得知周总理即将抵达莫斯科时,他立刻取消了接下来的所有行程,然后当即开始收拾东西,决定第二天清晨就返回莫斯科。

工作人员们都觉得这些天游览得太过劳累,纷纷劝说毛主席休息两天再走。但是毛主席一刻都不愿意停留,他于16日清晨准时出发,离开了列宁格勒。

1月17日,毛主席返回莫斯科,而周总理则于20日抵达。

周总理这次访苏也是他第一次以新中国总理的身份访问苏联,苏方为他举办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中国驻苏联大使王稼祥更是出城200公里相迎。之后,周总理在莫斯科车站发表了访苏演讲。

在演讲完后,周总理就马不停蹄地来到毛主席的住所与他商量接下来的工作。

1月22日,毛主席、周总理和斯大林举行了会晤,双方就中苏签订新的条约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之后的日子里,双方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详细地磋商,最终在2月8日达成了一致,并且开始拟定各项条约。

一切尘埃落定,斯大林心情大好,当天特意邀请毛主席和周总理到克林姆林宫用餐。

周总理

在宴会上,斯大林向毛主席提议,为了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应该尽快把自己的文章整理出来出版。

毛主席对此表示同意,同时希望斯大林可以派遣一位精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志前往中国协助文章的整理工作。

斯大林在思考了一会儿后,表示将派遣哲学理论专家尤金来提供帮助。

之后,毛主席对斯大林表示,希望在条约签署后,可以举行一个招待会,斯大林对此没有异议。

但是,当毛主席提出在大都会饭店举行招待会时,斯大林却不解地问:“为什么不可以在克里姆林宫里?”

毛主席对此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说:“克林姆林宫是苏联政府举行国宴的地方,这次是我们中国代表团做东,在这里办,恐怕不太合适。”

斯大林对此很为难,因为他从来没有在外面的饭店出席过宴会。

但是,毛主席对此态度恳切,他表示,这个宴会要是没有斯大林的出席,那么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最终,斯大林表示愿意考虑考虑。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全部拟定完成,并且在克林姆林宫正式签字。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

在签字仪式结束后,中方在大都会饭店举办了隆重的宴会,受邀的宾客纷纷到场,可是一直到晚上21时,宴会开始之时,斯大林依然没有露面。

就在大家都此颇感失望的时候,21时05分,一列长长的车队出现在饭店门前。随后,斯大林率领苏共中央政治局全体成员走出了车门。

斯大林的出现立即引爆了全场,宾客们纷纷高呼:“斯大林万岁!”

要知道,斯大林从来没有在克林姆林宫外面的饭店用过餐。他的出席,可以说是历史性的时刻。

宾客们的欢呼声和掌声,一直持续到斯大林走进宴会厅入座为止。

这次宴会的举行可以说是异常完美,周总理率先致辞,然后是斯大林致辞,最后由毛主席举杯祝斯大林身体健康,祝中苏友谊万岁!

宴会一直持续到午夜,在极其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2月16日,斯大林又在克林姆林宫宴请中方代表团,以此为毛主席、周总理践行。

2月17日,毛主席率中国代表团启程离开住所,前往了火车站。

在火车站前,苏方为中国代表团举行了隆重的告别仪式,然后毛主席发表了告别讲话。

之后,毛主席与苏方人员一一握手。当与莫洛托夫握手时,莫洛托夫向毛主席转达了斯大林的话:“望你注意安全,切记要搞好保卫工作,不能轻视敌人,不能麻痹大意。此行路途遥远,如果途中想要下车游览或者休息,我们都愿意按照你的意愿安排。”

莫洛托夫

在告别了苏联同志后,毛主席、周总理携中国代表团成员坐上了火车,踏上了归途。

这一路上,毛主席和周总理每到一个大站都要下车参观一番,以此研究铁路沿线各地的情况,他们的每次参观都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

2月26日,列车抵达中国满洲里,中国代表团在这里换乘了我们自己的火车。之后,毛主席、周总理又视察了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地。

3月4日晚,毛主席、周总理一行抵达北京,顺利完成了这次访苏之旅。

这次访苏之旅,前后共经历近三个月,是建国以后,我国领导人出访时间最长的一次,同时也是成果最大的一次。此行对新中国后续的建设工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这次出访,就没有建国初期那些迅速完成的建设成果。

如今,当我们再度回望那段历史,除了去了解那些有趣的小插曲外,同时也不能忘记我国建国初期的那些建设的由来。

毛主席曾经在访苏期间说过:“中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朋友的。”

毛主席

虽然如今苏联已经不在了,但是当初的这份恩情,我们应当铭记,永远不忘!

1 阅读:54
香巧说过去

香巧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