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加德意志人
德意志人是现代德国和奥地利的主体民族,但长期以来,德意志人的分布几乎遍布整个欧洲。德国在1871年统一之前,一直维持着上百个大大小小的公国,德意志人的内外迁移相对比较容易。
在远离德国的中亚地区,有着一群德意志人生活在那里。在苏联解体前,苏联全国境内一度有200万以上的德意志人,主要集中在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他们跟现代德国人是血缘相同的亲戚。
在远离欧洲的亚洲腹地,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德意志人呢?
▲二战前,德意志人在欧洲的自然分布,越靠近德国越密集一、斯拉夫人与日耳曼人的缘分提起古代的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对应到现代,俄罗斯人和德意志人是这两个古老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后裔。不过在古代欧洲,他们都曾是古罗马人眼中的蛮族。
相较之下,日耳曼人更早受到古罗马文化的影响。公元476年,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在其废墟上建立起自己的王国,并接受了基督教,从此成为“文明人”。
▲5世纪末,日耳曼人已经完成封建化,斯拉夫人仍处于部落时期此时的斯拉夫人仍然处于原始的部落社会,刚刚走出其发源的东欧平原,向中欧和巴尔干半岛迁徙。由于受到东罗马帝国的影响,斯拉夫人开始信仰东正教,逐步形成封建制度。
9世纪,波兰、捷克等西斯拉夫人首先与中欧的德意志人发生了碰撞。德意志人是日耳曼人经历法兰克王国、神圣罗马帝国后,分化而来的中欧民族,建国已有数百年,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占据较大的优势,用武力迫使西斯拉夫人改信了基督教。
尽管东斯拉夫人在10世纪左右陆续建立自己的封建国家,但是在日耳曼人的眼里,斯拉夫人依然是落后和野蛮的,甚至东斯拉夫人的第一个国家“基辅罗斯”,便是由日耳曼人的一支-瓦良格人完成的。由此可见,对东斯拉夫人来说,邀请日耳曼人做领袖是有先例可寻的。▲基辅罗斯(绿色)地图。日耳曼的瓦良格人被邀请成为基辅罗斯的领袖此后的整个欧洲中世纪,除了条顿骑士团和宝剑骑士团曾经深入波罗的海沿岸,短暂统治过一段时间外,日耳曼人和东斯拉夫人的交往并不多。▲条顿骑士团,使得日耳曼人的空间得到了东扩13世纪,来自东亚的蒙古人征服了东斯拉夫人,将版图扩展到第聂伯河。直到240年后,东斯拉夫人在莫斯科大公国的领导下才实现独立,建立起统一的俄国。但他们依然遗存着深深的蒙古烙印,留着蒙古式的大胡子、穿着宽松的大袍子,更像是白种的蒙古人。
当俄国人举目四望打算扩张疆域时,却发现西方经历过文艺复兴、大航海之后,各方面早已领先于俄国。德意志地区虽然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孱弱而政治分裂,但工商业发达,科技水平可以与英法等国并驾齐驱。
▲德意志人的早期东进,逐渐占据波罗的海沿岸(895-1400年)二、德意志人移民彼得一世1682年登基后,深深感到俄国的落后,不惜放下沙皇的尊贵,冒充士兵和工匠前往西欧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当他学成回国后,拉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鞭策着俄罗斯追赶上来,成为欧洲强国之一。这位彼得一世后来被俄罗斯人尊称为彼得大帝。
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从服装、容貌到军事、政治、经济等等,全方位地学习西方。彼得一世从西方聘请了大量的专家和技术人才,以帮助俄罗斯迅速摆脱落后面貌,然后向各个方向扩张,尤其东方的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
▲圣彼得堡的彼得一世铜像,这座城市是他最大的战利品德意志是最靠近俄罗斯的西方国家,中间只隔着一个西斯拉夫人国家波兰,因而被彼得一世聘请过去的技术人才最多,因而对俄罗斯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技术人才可以算是第一批俄籍德意志移民。
更重要的是,彼得一世将自己所有的子女都与德意志强大邦国的贵族联姻,以彰显俄罗斯与德意志的特殊关系。这样一来,他的后代便全部成为了德俄混血儿。按照当时父系血统为尊的习惯,彼得一世的外孙应该算是德意志人。
没想到彼得一世的儿子早亡,没有留下孙子,只好由外孙继承了沙皇之位,成为彼得三世。于是,俄国沙皇变成了德意志人,而彼得三世的妻子更是一位地道的德意志贵族,此后的历代沙皇其实统统是德意志血统。
▲叶卡捷琳娜二世,左图是她刚到俄国,右图是新婚后不久彼得三世被认为是一位不称职的沙皇,向德意志出卖了太多的俄罗斯权益。他的妻子反而更有政治才能、更愿意维护俄罗斯利益。1762年的一场宫廷政变后,继位仅半年的彼得三世被废黜。
在大臣们的拥戴下,彼得三世的妻子成为新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一位土生土长、没有一点俄国血统的德意志人,终于成为了俄国沙皇,并将成为与彼得大帝齐名的叶卡捷琳娜大帝。
叶卡捷琳娜二世继续深化学习西方的改革,并借助自己德意志贵族的身份,加大从德意志等欧洲国家引进人才,推进全面的西化教育和生活方式。一时之间,俄罗斯贵族都以说德语、法语、拉丁语为荣。
▲1763年的欧洲局势,版图的碎片化加剧德意志人的外迁据统计,1869年时俄国首都彼得堡内有4.5万德意志人,占总人口的6.8%。大部分都是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引进的德意志移民们的后代。
另一方面,叶卡捷琳娜二世在1762和1763年两次邀请欧洲人,尤其是德意志人迁移到伏尔加流域,对当地进行开发。俄国当时已经准备向中亚扩张,需要吸引更多的移民来填补国内人口的不足。
▲18世纪中后期,俄国刚开始向哈萨克斯坦扩张,德国移民主要聚集在恩格斯城附近把德意志移民安置在伏尔加流域,既能够形成俄国与中亚之间的缓冲地带,同时又能为下一步侵略中亚开辟前进基地。这些德意志移民后来被称为伏尔加德意志人。
英法等西欧国家的民众更喜欢移民美洲等新大陆,移民俄国的真正主力是德意志人。除了地理位置比英法等国更便利外,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格局,也导致德意志人更愿意移民俄国。
▲苏联刚刚成立时的伏尔加德意志人,绝大部分是贫苦农民19世纪之前的德意志名义上处在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下,但实权掌握在各邦的领主手中。由于宗教、列强争霸等多种原因,多达上百个的邦国分别加入不同的阵营相互厮杀,德意志地区一直战乱不断,人民无法安居乐业,不得不忍受沉重的赋税和兵役。
因此,当许多德意志人听说俄国许诺提供大片未开发的土地,还有免税、免兵役、允许德意志人聚居,保留原有宗教和文化等优惠条件时,便踏上了东迁的道路。他们后来被称为伏尔加德意志人。
▲德意志人在近代的分布(红色)三、德意志自治共和国伏尔加德意志人聚居的区域在如今俄国与哈萨克斯坦的交界处附近,伏尔加河的东岸。这里原先是游牧区,但土地肥沃,灌溉充足,适合发展农耕业,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德意志移民,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德意志社区。
▲德意志人在伏尔加河沿岸的据点19世纪后期,由于完成了中亚的扩张,伏尔加德意志人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俄国取消了免税免兵役的优待政策。一部分人开始离开,回德国故乡或移民美洲,他们的总人数虽然不多,却为将来俄籍德意志人的外迁撒下了种子。
▲伏尔加德意志人通过几代人的辛勤劳动,开创了新的家园据统计,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百余年时间里,伏尔加德意志人拥有20多万人口,全国的俄籍德意志人达到100万左右,成为俄国境内的第九大民族。
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沙皇制度覆灭,取而代之的是苏联。1924年,苏联对境内的各民族进行大规模的清点和统计,并以民族为单位成立诸多自治共和国。
▲伏尔加德意人自治共和国伏尔加德意志人因此拥有了自治共和国,隶属于俄罗斯加盟共和国,面积为2.8万平方公里,人口增长到37万,超过该自治共和国总人口的60%。首都是恩格斯市,这座城市一直保存到今天,隶属于萨拉托夫州。
由于俄籍德意志人普遍受过较好的教育,又从故乡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技巧,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他们的生活水平明显高于相邻的哈萨克族和俄罗斯族。
▲伏尔加河畔的恩格斯城,一直保存到现在,名字也没有改俄籍德意志人在俄国境内的分布很广泛,很多人与俄罗斯等当地民族通婚后,渐渐开始融合,甚至忘记了德语。伏尔加德意志人因为同族聚居,较好地保持了德意志民族的传统,后世有些资料索性把所有俄籍德意志人都称为伏尔加德意志人。
不幸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纳粹德国对苏联发起大规模进攻。伏尔加德意志人乃至全部俄籍德意志人的忠诚度受到了苏联政府的怀疑。
▲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给俄籍德意志人的命运带来可悲的转折二战爆发前,欧洲其他国家的德意志移民,如捷克苏台德地区,积极配合纳粹德国的侵略政策,给所在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有鉴于此,苏联政府为了防止俄籍德意志人勾结纳粹德国,对他们采取了严厉的措施。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俄籍德意志人有叛变俄国的行为,但残酷的战争让一切都变了样。1941年8月,苏联政府决定取消伏尔加德意志自治共和国,将全部俄籍德意志人迁移到西伯利亚和中亚,并剥夺了他们的很多合法公民权。
▲强制迁移的生活是艰苦的,处在监督劳动的境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总共有大约120万俄籍德意志人被强制迁移,其中44万迁入了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几乎等同于伏尔加德意志共和国的德意志族人口。他们被打散安置到各个不同的州,没有再形成稍大规模的聚居区。
▲伏尔加德意志共和国的国旗花费了160年才建立起来的伏尔加德意志共和国,也许是德意志民族在非德意志国家外,唯一的自治共和国,仅在一年内便烟消云散,原因是复杂的,纳粹德国悍然发动侵略战争则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美国堪萨斯州的早期伏尔加德意志人移民纪念像另外,在俄籍德意志人中有20万多人选择离开苏联,他们大多是在国外有亲戚,跟随早期外迁移民的步伐去往南北美洲。目前,美国有大约100万伏尔加德意志人的后裔,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加起来有将近300万。
▲1926年和1939年伏尔加德意志共和国的人口构成,德意志人占比超过60%四、俄籍德意志人回归二战结束后,苏联在1955年对以往的强制迁移政策进行了纠正,取消了对俄籍德意志人的歧视政策,1964年恢复他们的苏联公民权。不过要到1972年,俄籍德意志人才被允许回到迁移前的原住地,迁移时被没收的房屋等财产不能讨回,由当地政府提供另外的安置。
早在恢复公民权之后不久,俄籍德意志人便提出重新自治,但当时他们分散在中亚和西伯利亚的各州,聚居的人数一般只有几千,最多不超过两、三万,无法实行自治。
▲蓝点为德意志人在中亚的分布1972年后,大批俄籍德意志人回到原住地,尤其是原来的伏尔加德意志地区。在他们的一再努力下,重建该共和国的建议也进入法案起草阶段。
但是,因为当地其他民族反对等因素,这个草案迟迟没有进展,直到苏联解体,也没有进入实质性阶段。大量俄籍德意志人在漫长的等待中,由期望转为失望,纷纷移民国外。
与此同时,德国在二战后被美苏集团分割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恢复和发展,需要更多人口来提振经济,愿意接纳俄籍德意志人。1990年两德统一后,更是直接给予俄籍德意志人以德国公民权。
▲伏尔加德意人长期聚居,较好地保留了民族特点据官方统计,1989年苏联境内的德意人达到200万。在苏联解体前的五、六年里,平均每年有10万人迁往两个德国。1991年苏联解体后,这个进程更是被加快了,俄籍德意志人的数量在大幅度减少。即使如此,目前俄罗斯仍有至少有60万以上的德意志人。
俄国境内存在这么多的德意志人,是由沙俄扩张、二次大战以及苏联的错误民族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有越来越多的俄籍德意志人向德国和其他欧美国家移民。
长期作者|霈霖
历史资深爱好者
责任编辑|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