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行业机构洛图科技也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彩电市场的报告。和之前奥维云网的数据一样,2024年尽管有第四季度“国补”政策的刺激,但由于前三季的整体市场低迷,最终年度出货量依然没有“摆脱”负增长的“命运”。
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的出货量为3596万台,同比2023年下降1.6%。零售额方面,2024年中国电视市场的零售额为1202亿,同比2023年增长12.3%。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fd365fb9bfcb9908e4a71d8531dda688.png)
“量微跌,额大增”是2024年中国市场的“关键词”。这样的市场特性背后,折射出去年国内彩电行业的产品结构升级在加速。其中,偏高端属性的超大屏电视、miniLED电视以及高刷游戏场景电视则一路“高涨”。
例如,中国市场的Mini LED电视在2023年的销量为92万台,同比增长超过140%;2024年全年销量更是飙升至416万台,同比增幅高达352%,产品渗透率达到11.6%,较2023年提升9.1个百分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903a22012f6cea61c5d17e2b03cda587.png)
大尺寸方面:2024年,75英寸的销量占比达到23.2%,超越占比19.7%的65英寸,成为新晋第一大尺寸。而2023年,65英寸刚刚成为市场第一尺寸。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超大尺寸85英寸和100英寸的销量份额分别达到10.9%和1.2%,同比提升4.3和0.8个百分点,销量同比分别增长56.7%和184.7%。
从数据来看,2024年,中国电视行业全面进入了大屏时代,“越大越香”是绝对“主旋律”。
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600万台成第一集团“入场券”
去年,由于高端大屏电视是市场“主导者”。如此局面下,更体现出一线头部品牌的市场优势。而洛图方面的具体数据也佐证这个观点。
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中国电视市场前八大主力品牌,即海信、小米、TCL、创维、长虹、康佳、海尔、华为以及含其子品牌的出货总量约为3412万台,合计占到全市场出货总量的94.9%,同比2023年增长了0.2个百分点,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其中,TOP4海信、小米、TCL、创维(均包含子品牌)这四者之和的总量达到2818万台,市场份额达到78.4%。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5bb61090da3e0d9af5538a3adc4b6ea0.jpg)
具体落地具体品牌上,海信系品牌2024年再次以约800万台的出货量蝉联中国电视市场榜首,市场占有率为22.5%。排名第二者是小米系,其在去年的出货量为约710万台,市占率为19.9%。
第三名是TCL,全年出货量超过680万台,较2023年略有增长,其中子品牌雷鸟等出货量达到约200万台,同比增幅达两位数;各品牌合并市占率为19.0%。
创维则以610万台的数量排名第四,较2023年略有增长,市占率为17.0%,较2023年提升了0.4个百分点。近年来,创维在销量规模方面稳定回升。
一位行业人士向《视听圈》分析表示,头部TOP4在2024年度国内市场表现来看,有以下几个特性值得关注。
其一,海信继续以800万台的规模“连庄第一”,同时,也是第一阵营唯一一家触摸“800万台”的品牌,并保持和第二的小米系有90万台的差距。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海信在国内彩电市场已经形成了比较明显的“身位”优势。
其二,小米和TCL之间的“第二之争”将是看点。从洛图数据来看,2024年,小米系出货量是710万台,而TCL系则是680万台,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只有30万台。而且从市场走势看,TCL在大屏、miniLED电视等优势项目上“后劲更足”。因此,在2025年是否“稳住”第二名,也是一个未知因素。
其三,600万台是第一集团的“入场劵”。这个数据相比之前的500万台的“门槛”有提升百万台。对于600万台,才能挤进TOP4,有行业人士认为,这证明第一阵营的“门槛”相对以往进一步被推高。这背后说明身处第一阵营的TOP4品牌已经建立其绝对市场规模优势,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体市场的走向。
同时,头部TOP4的“门槛”变高也与行业市场总体处于弱势,市场规模整体萎缩,削弱了大多数品牌出货能力有关。
据洛图科技数据显示,去年(2024)。长虹、康佳、海尔三大品牌的全年出货总量约495万台,较2023年小幅增长3.2%,合并市占率为13.8%,而华为全年的出货量接近100万台。
也就是说,长虹、康佳、海尔以及华为这四者的总和也就是说在595万台上下,这个数据还不如创维一家的“数量”。如此数据下,足以显示出当下“彩电市场品牌分化”愈发严重。
2024年,外资四大品牌索尼、三星、夏普、飞利浦继续在中国市场长期承压。2024年的合并出货量约100万台,合计市占率不到5.0%。在洛图看来,外资品牌当下在中国市场不仅呈现出继续“萎缩”的态势,而且有加速退出之势。---可见,外资彩电品牌在中国市场已经到了“最为危险”的阶段。
点评:整体上,彩电品牌格局呈现分化局面:第一阵容头部TOP4和二线集团的四个品牌的差距悬殊。而第二集团四个品牌和身后的外资四大的品牌的距离也非常悬殊。也就是说,中国彩电市场极为明显的分割出三个阵营,且各自都有清晰的“门槛线”。
如此局面下,意味着2025年彩电行业“三大”阵营品牌地位将相对稳定。有变数的,就是某些品牌在各自“阵营”中“力争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