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教育发布合并报表后的首次半年报。一句话总结即是“少有所为、老有所学”——这家公司已基于此前战略布局,延伸了一条赛道、新增了一条赛道、开辟了一条赛道。此为东软教育未来10年的业务发展奠定了基础,构建了“活到老学到老”的“教医养”业务生态闭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7508be4eebed2e2c3e9c52cb69f0426.jpg)
报告期间,东软教育实现收入9.68亿元,同比增长5.41%。其中,“教育服务”板块仍占大头,实现销售收入9.61亿元,同比增长4.7%。此外,5月31日,东软教育正式完成对东软健康医疗及附属主体的收购。6月份此部分收入(687万元)正式合并进入报表,并成为新的“医养服务”板块。
01
向深:主赛道继续延伸
“教育服务”一直是东软教育的主赛道。过去数年,东软教育也一直在努力拓宽主赛道。其因此形成了以“学历高等教育”为基础服务,以“教育资源输出”、“继续教育服务”为两大战略业务的生态体系。
财报显示,此三部分业务表现都相当稳健。“学历高等教育”期内实现营收8亿元,占收入比82.9%;“资源输出”业务实现收入1.02亿元,占比10.5%;“继续教育”实现收入5679万元,占比5.9%。
另需关注的是,“学历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稳定增长,在即将到来的“开学季”,新生报到人数,预计首次突破2万人。不言而喻,这代表此部分业务,仍是东软教育业务的压舱石,且持续稳定增长。
当然这不是重点。
在校生规模稳定增长的本质是,东软教育三所大学的学科设置符合产业趋势。对比本年度高考招生,部分高校的陈旧学科,即使经过第二次补录和第三次补录,仍没有招满的尴尬。东软教育旗下三所大学的表现就显得特别亮眼。
本年度“招生季”,东软教育旗下三所大学的录取分数,均明显高于各省内本科控制线,优质生源的不断加入,亦表明各校教学质量已获得社会广泛认可,而且优质的生源肯定是奔着优质的学科来的。
目前,东软教育三所大学聚焦“IT+数字媒体+健康医疗科技”三大专业群,构建了计算机与软件类、智能与电子类、数字媒体与设计类、信息与商务管理类、健康医疗科技类等诸多优势专业。
同时,自教育部2019年正式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以来,东软教育旗下三所大学更是已有共计25个本科专业入选。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东软教育CEO温涛在解释东软教育专业设置的原则说:“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学科专业设置要符合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02
向实:新增一条赛道
而与此相关联,东软教育新增了一条赛道。5月31日,东软教育正式完成对东软健康医疗业务的收购。
就财报披露的数据来看,睿康心血管病医院、睿康口腔医院、睿康之家颐养院大三医疗康养机构,仅6月份就实现收入687万元。2024年上半年,接待30000人次患者门诊就诊,3000人次患者住院治疗,完成1000余台手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de7c7022bfacaddc32c9a8f5481950d.jpg)
也就是说,此部分业务支撑起的“医疗和康养服务”板块,在中期或近期就可为东软教育,带来超亿元的业绩增长。此前,东软创始人、东软教育董事长刘积仁也曾多次表示,“按照行业发展规律,‘医养服务’业务发展符合预期,3~5年后就可进入成熟发展期。”
但这还不是重点。
更重要的是,“医养服务”既是独立的板块,也将成为联接全局的资源平台,为东软教育未来10年的业务奠定基础——作为东软教育的新增赛道,其向前与“教育服务”的主赛道连接,向后则与“教医养康旅”为一体的东软凤凰学院连接。
在此之前,背靠东软的产业沉淀,东软教育下属三所大学的IT专业和数字媒体专业,天然就能与东软的产业资源形式“产教融合”的自闭环,而现在东软教育收购东软健康医疗业务亦是这个理由。医院和康养院也可为东软教育三所大学的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基地,反哺教育。
03
向远:开辟一条新赛道
除此之外,就在财报发布之前,东软凤凰学院也正式成立。如前所述,“教育服务”和“医养服务”业务,也将向后对接面向老年教育的东软凤凰学院,真正完成了“活到老学到老”的业务闭环。
不可回避的现实是,2016年之后,中国出生人口逐年下降。2023年,更是中国人口正负交替的分水岭,出生人口首次跌破千万,并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也就是说,十余年之后,教育市场将更为内卷。东软教育也将像国内所有高校一样,面临生源减少的挑战。
但与此同时,东软教育也关注到另一趋势。2000年之后,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23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已占总人口总数的21.1%——中国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5041e0a5bcb18ef845ca66648ac592e.jpg)
这就是东软凤凰学院的由来。
首先,东软教育旗下三所大学的学科积累与专业积淀,可为老年教育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基础,有助于丰富颐养院老人的康养生活;其次,老年教育又可以为颐养院和医院提供客户基础;此外,医院还为老年教育及颐养院的业务开展,提供了医疗保障。
而且东软凤凰学院被称为东软教育“前瞻10年”的战略布局。相关统计表明,中国“60后”人口约2.96亿人,他们已经陆续进入退休年龄。而且这批人的幸运在于,完整享受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他们有事业、有学识、有眼界,也属于先富裕起来的一代人。
当然,“60后”也还是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年纪,但他们也害怕。
“60后”完整经历了信息时代、数字时代。尤其在走上领导岗位后,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可以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改变,而且每十年就会带来一次天翻地覆的改变。正因如此,即使现在退休,他们也不能错过智能时代,更不想跟这个社会脱节。
与此对比,中国的康养市场还停留在“40后”和“50后”的养老思维。2024年,中国康养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3.9万亿元。其中,养老产业占大头,市场占有率超过80%,其后依次是健康护理、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市场。
从这个角度看,开设东软凤凰学院,也意味着东软教育开辟一条新赛道。不仅要“老有所养”,更要“老有所学”——其在传统康养产业中,开辟了“科技+教育+康养”的新赛道。而且可以肯定地说,此前还没有企业尝试过这条赛道,东软教育则是看准了市场需求,正在探索“教医养”业务闭环。
具体而言,东软凤凰学院针对老年人时间充裕的实际,以及在学习、社交、健康等领域的个性化需求,打造特色“LIFECARES”乐、养、医、学为一体化的医养新模式。同时,东软凤凰学院还已面向“AI与艺术创作”、“健康与康复”、“心灵康旅”三个方向,研发了18门、309节线上课程,总时长达到5330分钟。
而且在此之前,刘积仁就曾多次为东软凤凰学院“代言”。年轻的时候,刘积仁也曾梦想成为一位画家,但后来阴差阳错下,他成为我国第一位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并在此后创办了东软。
30多年后,AI技术又让刘积仁重新拿起了画笔。在创作了“熊猫围炉火锅”等一系列作品后,他感受到时代又在改变,感受到AI已在快速融入千行百业。
相信东软凤凰学院的“同学们”,以后也有同样的感受,在不断学习AI等数字技术中,他们将变得更年轻。这种年轻可以是在旅行中,随手制作和发表AI视频,也可能是更理解儿女的想法,跟她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甚至能成为他们的老师。
总之,“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对于有梦的人来说,真正的生活从退休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