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初期,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授予大将军职务,吴国奉魏国正朔,用魏帝年号纪年。这时候,吴国成为魏国名义上的藩属国。为什么魏、吴很快反目成仇,大打出手,吴国很快从魏国的属国变成敌国呢?
孙权接受魏国册封,吴国名义上成为魏国的属国建安二十四年,垂涎荆州西部三郡良久的孙权 ,趁着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后方空虚之机,兵发江陵。孙权事先写信给曹操,表示要为朝廷效力,与曹军一起夹击关羽。
孙权很快占领公安、江陵,并派陆逊占领宜都,驻守夷陵,切断关羽西归的水上通道。
关羽从襄樊撤军南返,军队大多逃散,在当年十二月被杀。
曹操表奏孙权为骠骑将军 ,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孙权向朝廷纳贡。
曹丕称帝后,魏国代汉。孙权向魏国进贡。黄初二年八月,蜀、吴之战爆发后,孙权送还于禁等人,向魏国称臣。十月,曹丕派人拜孙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孙权成为魏国的大将军,吴国是魏国册封的属国。
孙权对魏称臣纳贡的原因孙权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对汉称臣与对魏称臣都为了一个目的,取悦曹操、曹丕,避免刘备伐吴时两线作战。
孙权全歼关羽军团,夺占关羽控制的荆州西部三郡后,也接手了原由关羽承担的防备魏军的任务。吴国与魏国的接壤边境线大幅度延长,承受的军事压力非常大。为了应对迫在眉睫的刘备的报复行动,孙权对曹操、曹丕示好是必要的,“奉献”点物品,称个臣又算什么呢?
魏国对蜀、吴之战的态度1、蜀、吴两国开战前,魏国君臣玩猜猜看
黄初元年,魏文帝曹丕让群臣猜测刘备是否会为关羽报仇而出兵伐吴。
众人议论时大都认为:“蜀,不过是个小国,它的名将只有关羽。如今关羽已死,蜀军遭到重创,国内忧惧,已没有能力出兵伐吴了。”独有刘晔认为:“蜀地虽然狭小轻弱,但刘备却总是谋画想要威武自强。他一定会动用兵力伐吴,来表示他尚有余勇余力。而且关羽与刘备名义上是君臣,实际上恩同父子。现在关羽被吴军杀死,刘备若不能兴兵为他报仇,就会显得薄情寡义。”
猜猜看的结果表明,刘晔的预见能力高出众臣,可谓料事如神。
刘晔
2.蜀吴开战后,魏国隔岸观火
刘备对孙权咬牙切齿痛恨不已,称帝三个月后,“遂帅诸军伐吴”。
孙权尽全力应付蜀军,同时遣使者到魏国称藩为臣。魏国官员都向曹丕祝贺。
在“猜猜看”游戏中大出风头的刘晔认为,孙权对魏国称臣不是发自内心,只是在外敌压迫下不得已的举动。刘晔向曹丕献计,应该趁孙权处于困境时出兵攻打吴国,一旦放纵了孙权,将留下数世的隐患。
刘晔洞察了孙权的用心,分析得完全正确,孙权对魏称臣确实是权宜之计,但如果出兵攻打吴国,也不一定对魏国有利。魏国出兵有可能导致吴国向蜀国割地求和,这是有过先例的。建安二十年 ,孙权派吕蒙率军夺占荆州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率军从蜀地返回,在双方大战一触即发之时,刘备听说曹操占领了汉中,马上与孙权和解,双方以湘江为界,瓜分荆州。
这次蜀、吴之战虽已爆发,但如果魏国攻打吴国,吴国也可能向蜀国提出割地和解。再说,曹操在世时多次伐吴都没有太大成果,曹丕也没有信心比曹操做得更好。
最终,曹丕接受了孙权称臣请求,派人册封孙权为吴王,吴国名义上成为魏国的属国。
此时,蜀国是魏国的敌国,敌国攻打自己的属国,魏国作为宗主国应该全力支援吴国,最有力的支援应该是进攻汉中,攻蜀所必救之地,减轻吴国的军事压力。
可实际上魏国选择了隔岸观火,坐看蜀、吴交战,期望蜀、吴两国的国力都受到削弱。可以这样说,孙权不是真心对魏称臣,魏国也没有真心把吴国看作藩属国。
曹丕不仅不援助吴国,还要求孙权派长子孙登到魏国做人质。孙权找各种借口推诿,比如现在还是战时,等战事结束,路途安全以后再安排等等。
魏国和吴国成为敌国曹丕黄初三年即刘备章武二年,也是孙权黄武元年,同一年有三个年号,表明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这年夏天,吴将陆逊在夷陵大败刘备。按照《三国志 吴主孙权传》的说法,“刘备奔走,仅以身免”。
持续近一年的蜀、吴之战结束了,孙权找的“战时、不安全”等借口不存在了,魏国继续督促孙权派孙登到魏国做人质。为加大督促力度,曹丕派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
孙权针锋相对,派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抵御曹休等,遣诸葛瑾、潘璋、杨粲救南郡,任命朱桓为濡须督抵御曹仁。
曹丕向孙权发出最后通牒,尽快送孙登到魏国,孙登早上到魏国,魏国晚上就撤回三路大军。
孙权对曹丕最后通牒的回应是改元为黄武元年,不再承认魏国的宗主国地位。
魏吴之战爆发了,持续了四五个月时间,以魏国三路大军撤退而结束。
蜀吴重新和好结盟在蜀、吴之战爆发前,孙权提出与刘备重新修好。以常情推测,双方应该进行了谈判,最终谈判破裂,刘备发兵攻吴。
章武二年(222年)夏天,刘备败退白帝城。这年十月,在魏、吴之战爆发前,孙权又一次提出与蜀国修好,刘备势力大损后,无奈表示同意。
孙权黄龙元年(229年),孙权、诸葛亮主导的吴、蜀正式结盟,主要盟誓有三条:双方互不侵犯;一方受到侵犯,另一方必须救助;“勠力同心,同讨魏贼”。
这个盟誓特别是互不侵犯这一条得到了长期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