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家庭,最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心智家园教育 2024-11-08 15:37:30

在印度电影《起跑线》中,描绘了一个7岁小女孩的成长历程。

这个小女孩从一年级开始,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0点也不一定能休息……

周一到周五,在学校学习;周末和寒暑假,去课外班学习。

这也是如今大多数孩子的写照,他们所有的生活轨迹,都是围绕着“家”和“学校”来回移动。

没有自由,没有时间,也没法和“真实”的世界去互动。

但是,一个孩子要健康、快乐地长大,需要拓宽自己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

如果缺少与外界的链接,孩子是无法形成完整的独立人格的。当负面情绪、压力无处释放和宣泄时,厌学、焦虑、抑郁等状况便会一个个向他们袭来。

身为父母,要怎样引领孩子更好地成长呢?

01

以爱为名的伤害,往往发生在无声无息之间

知名作家周国平曾说过:“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出于本能,不用学也会。而尊重孩子,却是美好的教养,需要父母们慢慢修炼。

《家庭教育蓝皮书(2024):中国家庭养育环境报告》中指出:在认知层面,75%的家长会用拥抱等肢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爱。

但在情绪与行为层面,80%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业表现感到焦虑,60%的家长时刻担忧孩子出现意外,45%的家长经常过分插手孩子做的事。

社会学家认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尤其是情绪,会影响孩子的身心状况,是孩子心理健康发育的直接影响因素。

佛山学员余女士因为孩子的问题走进了心智教育课堂,她怎么都想不明白,自己悉心照顾到8岁的儿子怎么好像突然间变了个人:

他不再像小时候那么听话,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很调皮,一刻都停不下来,甚至还会与同学发生肢体冲突。

余女士带孩子去看了医生,医生怀疑孩子有多动症。

余女士说,自己还算称得上是负责任的妈妈。她照顾孩子非常细致周到,孩子的每一件事她都给安排好了,还有详细的时间表,规划孩子什么时间吃饭,什么时间上厕所等等。

她反映,孩子一开始还挺认真地写作业,但过了一会儿就有点走神,余女士会立刻温柔地提醒他:“你要专心写作业,写完了再玩。”

几次下来,孩子都不听话,余女士忍不住大声呵斥孩子,但是孩子听而不闻,甚至“啪”的一声踢上房门。

直到走进心智教育体系创始人包丰源老师的课堂,余女士才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爱有多“窒息”。

当她真正代入孩子的角色,感受到孩子所面临的状态,就如同自己在老板眼皮底下工作一样。对方一直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一旦伸个懒腰或者喝点水,老板就咳嗽一声或者过来询问一番,丝毫不敢放松片刻。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孩子会屈服于父母的压力,变得沉默孤僻,还有些孩子会像余女士的孩子一样,表现出多动和攻击等行为问题。

8月13日,佛山举办的亲子茶话会上,王女士同样表达了自己因为缺乏“为人父母”的智慧,导致孩子出现了各种状况。

她常常直接帮助孩子解决所有问题,以为这就是爱孩子的表现。进入心智家园教育课堂学习后,她深刻感受到,自己并没有做到用心和理解孩子,给孩子带来了难受与无奈的体验,让孩子与自己的关系渐行渐远。

课程结束后,王女士决定要好好回归家庭,修好与先生的关系,带给家庭更多的温暖与欢乐。包丰源老师的课程提升了她的维度,让她在面对孩子同样的问题时,心境完全不一样了,感受到的是心安与松弛。

很多孩子的逆反心理,其实就是对父母过度控制的反抗,是孩子被压抑的生命力在顽强抗争。

因为父母一直在用自己的意志代替孩子的意志,将孩子的个人意志扼杀在了摇篮里。

真正智慧的父母,从来不是大包大揽,不是帮孩子解决问题,而是教会孩子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在成长中学会自立自强,这才是真正的爱。

02

父母拥有好心态,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我们常说:“父母的情绪,映照着孩子的世界。”其实,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能敏感地捕捉到父母的情绪。

心理学教授爱德华·特罗尼克曾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静止脸”实验,验证了父母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一个1岁左右的婴儿,一开始,妈妈跟他积极互动,通过不同的表情变化配合着孩子的动作和意图,孩子玩得很开心。

当“静止脸”实验开始后,无论孩子做什么,妈妈始终板着脸。孩子发现了,开始想办法引起妈妈注意。

然而,不管孩子怎么竭尽全力逗妈妈笑,妈妈仍然面无表情。孩子很快就受不了了,开始崩溃大哭。

实验结果证明:在母亲对孩子毫无反应的这段时间里,孩子不仅心跳加速,体内压力激素也随之增加,如果持续下去,会直接影响孩子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

可见,真正的陪伴从来不是单纯陪在身边,而是让孩子感受到爱。

8月14日,海阳艺术学院举办的“做智慧父母,与孩子和平相处”父母成长公益沙龙讲座上,刘先生与大家分享了“对孩子产生情绪的一件事”。

他分享道,自己经常会跟孩子说“不要吃那么多辣条”,孩子就是不听。这让他对孩子很有情绪,孩子也感到不开心,对爸爸产生了抵触情绪。

在黄惠仪老师的带领下,在场的家长们深刻感受到,想要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我们要首先处理好自己情绪。当父母带着情绪跟孩子交流时,往往只会激化矛盾,无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8月29日,在贺州第6期亲子茶话会上,同样有不少父母提出了育儿的烦恼。

有人说,面对孩子犯错时,知道不能一上来就责备,尽量保持情绪稳定,但内心依然不知道该如何更好地与孩子沟通解决。

有人说,遇到“孩子在家就忍不住一直看电子产品,到了规定时间也不愿停止”的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

还有人说,想要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作息,但孩子的良好习惯一直没养成,不知该如何解决。

谢沅希学长通过视频和案例,带领大家共同梳理“面对孩子犯错时,我们解决问题的规律是什么”,让大家很受启发。

智慧的父母,都在做孩子的“定海神针”——不管孩子表现如何,都要保持高度稳定、正向乐观的情绪,积极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相信孩子的潜力。

心智教育的亲子教育板块会帮助大家“从底层突破情绪,在顶层设计未来”。

要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各种问题,需要从底层突破,寻找问题与情绪的根源。父母有智慧、有方法,才能培养出“有能力去解决问题”的孩子。

03

父母走上“自我觉醒”之路,孩子才能越飞越高

知乎上曾有一个热议话题——“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到底是不是一个谎言?

其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回答,这样说道:

“这句话不是谎言,只不过用错了对象。

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是将来疯狂折腾孩子,而是要从现在开始不断提升自己,因为你孩子的起跑线就是你。

你的经济能力、学识修养、道德三观、眼界品味决定了你孩子从哪开始跑、往哪跑、怎么跑。”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走在自我觉醒的路上,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高度,更好地引领孩子前行与成长。

8月13日,佛山举办的亲子茶话会上,陈专学长分享到,自己和先生这些年一同跟随包丰源老师学习如何运用规律去托举孩子,做孩子的垫脚石。

她看到先生给到孩子的那份强大的支持,非常感触。孩子也感受到了爸爸的那份力量,做起事来非常积极。

8月17日,湛江的“用心带孩子”第7期茶话会上,大家喜悦地分享着学完“用心带孩子”公益课程的收获与改变。

有人说,过去家庭关系很紧张,学习后发现,这很大程度是自己的问题,因为自己不懂得沟通,不善于表达,导致家庭氛围不太好。当他真诚地与太太沟通,在沟通中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时,关系也得到了缓和;

有人说,自己和先生一同走进课堂学习后,有了心智宝宝。课程让她了解到,孩子很多时候是通过自己身体的不舒服,来提醒父母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通过学习,她不但清理了自己的“文件包”,还知道如何给孩子清理“文件包”,给孩子种下美好的种子;

还有人说,以前先生遇到亲子问题时,没有能力解决。课后遇到大儿子身体不舒服、头痛干呕的状况时,一家人一起沟通解决问题,大儿子很有耐心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当先生能正确地和孩子沟通后,孩子的症状也慢慢消失了。

8月24日,德阳爱德康第八期亲子读书会上,大家针对“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的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在场宝妈们纷纷表示,真正的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应该重在心性的养育和习惯的养成。

参加了“用心带孩子”公益课的苏女士分享到,她是带着孩子问题走进课堂的,通过一系列学习体验,她深深体会到了孩子的无助和委屈。身为妈妈,她不仅没有给到孩子帮助,更多的却是指责和嘶吼。

原来,孩子是父母的照见,从孩子的表现中去审视自己、去改变自己,这才是家长对于孩子的责任与担当。

卢女士同样感慨到,看书和走进课堂感受真的不一样!看书感觉自己知道了,但面对孩子的状况时还是会失控。学习完回到家后,再次面对孩子相同的状况,她已经没有情绪了,孩子也能安静地听自己说话了。

大家忍不住说道:“成为成长型的父母太有必要了!”

04

写在最后

人民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有子女的被调查者中,92.8%的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焦虑。

我们似乎处于一个全民育儿焦虑的时代。而大部分焦虑的原因,是家长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正如作家莫言所说:“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

成功的父母都是需要不断的自我学习提升。父母的觉醒与改变,才是教育真正的开始!

1 阅读:3

评论列表

蛋糕8888

蛋糕8888

2024-11-21 22:51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

心智家园教育

心智家园教育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生智慧,让生命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