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之死:坐拥20万瓦岗大军和名将秦琼,徐世勣,为啥还是败了?
公元617年,隋末群雄并起之际,李密以其惊人的军事才能和谋略,成功掌控了号称20万之众的瓦岗军。作为出身名门的蒲国公之子,这位精通兵法的奇才不仅得到了名将秦琼、徐世勣的追随,更一度成为天下反隋势力中最强大的一股力量。然而,就在他呼风唤雨、势力达到顶峰之时,命运的转折却悄然而至。短短数月间,这支曾让隋朝闻风丧胆的劲旅却迅速分崩离析,李密本人也在投奔李渊后落得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这个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为何会在拥有如此强大实力的情况下功亏一篑?其成败得失,又给后人留下了怎样的启示?
世家子弟显才华 兵法奇才定乾坤
在西魏建国的战火纷飞中,李密的曾祖父李弼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西魏被北周吞并后,李弼不减往日荣光,被任命为太师,获封魏国公。
这份显赫的家世一代代传承下来,李弼之子李耀被封为邢国公,李耀之子李宽又被封为蒲国公。李宽在隋文帝杨坚时期担任上柱国,负责都城安全,可谓位极人臣。
李密自小生长在这样显赫的家族中,却不似其他贵族子弟般骄奢淫逸。他痴迷于研读兵法,常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甚至不惜耗尽家财招募门客。
为求学问精进,李密拜在了当时长安城最负盛名的国子助教包恺门下。包恺门下弟子上千,李密却以超凡的天资和孜孜不倦的钻研态度脱颖而出。
他不仅将包恺讲授的《史记》《汉书》融会贯通,还将诸多兵书烂熟于心。在数千弟子中,无人能出其右。
隋文帝驾崩后,李密凭借父荫在隋炀帝宫中担任护卫。一次随驾出行时,他那挺拔的身姿引起了隋炀帝的注意。
谁知隋炀帝却说他"一看就不是好人",命宇文述将其调离仪仗队。对李密而言,这反倒成了专心读书的良机。
一日,李密骑牛请教包恺,路遇名将杨素。杨素见他边行边读,甚是钦佩,还特意向儿子杨玄感推荐这位才俊。
杨玄感与李密结为好友,常常向李密请教。后来杨玄感起兵造反,特意派人将李密接来,向他讨教谋略。
李密为杨玄感献上三策,却见杨玄感只取下策,已知其成败。果然,杨玄感任用奸臣,不听良言,最终兵败身死。
这段经历让李密见识了乱世的残酷,也让他积累了宝贵的军事经验。随后他隐姓埋名,化名刘智远在淮阳郡教书,等待时机。
这位出身名门的才俊,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卓越的军事才能,终将在乱世中掀起惊涛骇浪。他的传奇故事,也由此徐徐展开。
能人名将齐聚瓦岗 人才凋零
公元616年,隋朝已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刻。这一年的冬天,在河南一带活动的李密收到了瓦岗军首领翟让的邀请。
翟让派遣心腹单雄信前来相请,对李密的才能推崇备至。李密见时机已到,便欣然前往瓦岗山大寨。
瓦岗军原本是一支以翟让、单雄信为首的起义军,经过几年发展已有数万人马。李密到来后,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很快得到众人拥戴。
单雄信与程知节等将领都对这位贵族出身的儒将心悦诚服。不久后,连翟让也心甘情愿将军队指挥权交给了李密。
随着消息传开,各路英雄豪杰纷纷投奔瓦岗军,其中就包括后来名震天下的秦琼和徐世勣。秦琼原是河南独霸一方的地方武将,因慕李密之名而来投。
徐世勣则是江淮一带著名的义军首领,率众来投时还带来了大批粮草辎重。在李密的统率下,瓦岗军的实力迅速膨胀,一度发展到二十万人马。
这支队伍中人才济济,各有所长。单雄信勇猛过人,有万夫不当之勇。程知节足智多谋,善于运筹帷幄。
秦琼武艺超群,且通晓兵法。徐世勣则是难得的统帅之才,带兵打仗屡立战功。
在这些能将的配合下,李密指挥瓦岗军攻城掠地,势如破竹。他们先后攻克了东郡、荥阳、黎阳等重要城池。
随军人数的增加,李密还在军中推行编制改革。他将部队分为左右两厢,设立各级将领,建立起严格的军事管理制度。
瓦岗军在李密的统领下,战术运用灵活多变。平原地区善于运用骑兵突击,山地则擅长设伏埋伏。
面对隋军的围剿,李密总能抓住战机,或以逸待劳,或分兵包抄,或设伏诱敌,屡建奇功。一时间,瓦岗军的声威达到顶点。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支强大的军队虽然人才济济,却也因人才太多而埋下了祸根。
军中将领各怀心思,相互之间难免产生矛盾。有的将领对李密的命令阳奉阴违,有的则暗中拉帮结派。
特别是一些老瓦岗将领,对于后来投奔的将领心存芥蒂。一些新投奔的将领,也对军中的老人抱有戒心。
这种矛盾在平时还可以压制,但在关键时刻却成了致命伤。一场大战的失利,就足以让这些矛盾爆发。
最终,一些重要将领的离心离德,导致瓦岗军的整体战斗力大幅下降。这支曾经所向披靡的劲旅,在内部矛盾的消耗下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锐气。
大势已去人心散尽 命丧长安
公元618年初,李密率军在洛阳城下与王世充展开激战。这场战役本应是瓦岗军扩张的重要一步,却因内部矛盾激化而功亏一篑。
王世充派人暗中拉拢瓦岗军中的一些将领,许以高官厚禄。一些老将领对李密日益不满,竟与王世充内外勾结。
战斗正酣之际,单雄信率部突然撤离战场,导致战局急转直下。程知节见势不妙,也带兵退走,使得李密的中军陷入重围。
这一战,李密失去了大量精锐部队,元气大伤。更重要的是,这场失败暴露出瓦岗军内部的严重分化。
败军之后,李密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却发现昔日的谋臣干将们已不复从前。有的将领借故告病不来,有的来了也是无精打采。
此时王世充乘胜追击,军队已逼近瓦岗山大寨。李密派出斥候打探,发现更多将领已经暗中投靠了王世充。
在这危急关头,李密不得不作出一个重大决定。他带着剩余的亲信将士,向关中的李渊求援。
李渊此时已称帝建唐,势力日渐强大。李密认为投奔李渊是最后的出路。
谁知这一决定引发了更大的军心动荡。一些将领认为不该投靠李渊,带兵另投他路。
就连最信任的徐世勣也劝谏说形势尚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李密却已下定决心,率残部西行。
到达长安后,李渊表面上以客礼相待,暗地里却对这位往日劲敌充满戒备。李密被授予高官,实则是被软禁起来。
李密虽位居要职,却失去了军权,成了有名无实的空头将军。他的部下也被分散各地,无法形成合力。
这位昔日叱咤风云的瓦岗军统帅,在长安城中日渐落寞。朝中大臣对他避之不及,生怕被贴上"李密派"的标签。
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李渊派人搜出了一封"罪证"。这封信声称李密图谋不轨,意图夺取李氏江山。
李渊立即下令将李密收押入狱。不等李密申辩,便火速派出刽子手,将其斩首示众。
这位曾经的瓦岗军统帅,就这样在长安城中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他的人头被悬挂在长安城头,昔日部下见了也只能掩面而过。
消息传到各地,引发轩然大波。一些原瓦岗将领纷纷感慨,若当初军心不散,何至于此。
王世充得知消息后也唏嘘不已,感叹这位劲敌竟落得如此下场。而此时的徐世勣和秦琼,已经在唐朝建功立业。
李密之死,不仅是一代枭雄的陨落,更是隋末群雄割据时代的缩影。成也萧何败萧何,二十万雄师尽付东流。
旧部各奔前程去 时局已定
李密死后,原瓦岗军将领的命运各不相同。有的投靠了李唐,建功立业;有的投奔了其他割据势力,继续挣扎。
秦琼和徐世勣这两位瓦岗军的顶尖猛将,在唐朝开国之际立下赫赫战功。秦琼被任命为右武卫大将军,徐世勣则官至并州大都督。
单雄信在投靠王世充后不久,因军功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王世充败亡后,他又转投李唐,但始终不得重用。
程知节则辗转投靠了窦建德,后来窦建德被李世民击败,他也归顺了唐朝。在唐朝建立后,程知节被封为右武卫将军。
当年追随李密的谋士们,有的在各方势力中游走,有的隐居山林,有的则在新朝中谋得一官半职。那些曾与李密共事的文人,大多选择归隐。
瓦岗山上的大寨,很快就在战火中化为灰烬。曾经声势浩大的二十万大军,如今星散各处,难觅踪迹。
李渊统一天下后,对待原瓦岗将领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政策。那些及时归顺且立有战功的,得到重用;那些态度暧昧的,则被冷落一旁。
秦琼在平定天下的战斗中屡建奇功,被李世民称为"破阵第一"。他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大功,后被封为太子左虞候。
徐世勣在征讨各路诸侯的战斗中,表现出色。他在统军打仗时,将在瓦岗军中学到的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两位名将在唐朝建立后,都被委以重任。秦琼被封为郿县公,徐世勣被封为许国公,都位列大唐开国功臣。
而那些曾经背叛李密的将领,虽然活命,却都没有得到重用。他们的名字渐渐被人遗忘,最终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李密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说书人常把他描述成一个悲剧英雄,感叹他空有盖世才华,却败于人心不齐。
后人评价李密,大多认为他善于用兵,却不善于用人。在统率将领方面,他没能很好地平衡各方关系。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对李密的才能也表示赞赏。他说李密若不轻信人言,也许就是另一番局面。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李密的覆灭,与此前的杨玄感何其相像。他们都是盖世英才,却都死于人心离散。
这段历史给后人最大的启示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一个枭雄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凝聚人心。
瓦岗军的故事,最终成为了隋末群雄割据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一个王朝的覆灭,也见证了另一个王朝的崛起。
李密可惜了,坐拥三仓,却无战略依托之地,三面受敌,不该与骁果军硬拼,应该拉拢,骁果军本意是回关陇,不杀翟让,让其固守王世充,李密自领骁果军入关中大事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