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长河中,我想帮他们唤醒生命之力

紫蓝评健康 2024-05-10 21:24:43

近日,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推出“妙手白衣 幸福蓉城·做一名攀峰的医者”专项活动,向全市医务工作者发出号召:愿每一位医者以“新质生产力”为指引,成为医学高峰的攀登者!

对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陆必波来说,不断向上攀的动力,就是不断为每一位老年患者铺就通往健康与尊严生活的坚实道路。

在医院里,康复医学科一直是个神奇的存在。甚至有人觉得,康复医学科里,不是因意外骨折、截肢的患者,就是中风偏瘫的患者。可在八医院,这一切都要以年龄来划分,60岁的患者,在这里是“年轻人”。

而陆必波深知,他的使命并非仅是治愈病症,而是要唤醒他们生命中那份沉睡的力量,使之再度焕发生机。

康复

是从破碎的现实开始的

每一位入住康复医学科的患者,都有一个难以逾越的坎:

康复,得从面对破碎的现实开始。

王鸥(化名),一位七十岁老人,内心深处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他没病”,然而,真实的检查评定结果却揭示出他身体的秘密——认知功能障碍。

受这种“特殊信念”影响,王鸥对康复治疗十分抗拒,就像一个“老小孩”,医生往东他专门往西,医生叫站他偏要坐下。先后“折磨”了好几位医生后,这位“特立独行”的患者被交给了性情温和的陆必波。

“面对,永远是最难的东西。”陆必波说,“当疾病把生命的尊严重重摔碎,相信每一个人都能体会老人的心情。”对于老人的不配合,陆必波扮演起子女的角色,走进老人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告诉他,“疾病的苦难,我陪你走。”

当然,和每个陪伴的故事一样,信任的搭建永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懈努力之下,陆必波成功给老人自我封闭的心打开一扇门——从排斥到接受。

尽管如此,老人面对康复治疗仍是消极态度,为了让他重建治疗的信心,陆必波采用了他曾经主导引进的一项新技术——智能上肢反馈康复训练系统。

这个系统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实时模拟人体上肢运动规律,在训练老年患者上肢运动能力的同时,还充分融入了覆盖注意力、感知觉、记忆力、思维力、情绪能力以及认知灵活性在内的各种情景互动游戏。使用时,所有的康复诊疗都会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整个过程,从功能评估到方案制定再到疗效评定和方案调整,它巧妙地将王鸥的身体动作与游戏角色的行动相结合,一改原来枯燥乏味的训练方式,更有效地激发了王鸥主动参与训练的热情,从而大幅提升康复效率。

就这样,陆必波渐渐成为被王鸥认可的医生,而他似乎已经把陆必波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个总能陪伴他打游戏的“玩伴”。陆必波也把照顾王鸥变成自己的一种责任,有时老人不舒服,不想去治疗室,他也会跑来病房,就地做治疗。

这是陆必波的日常,但他的日常却又不止于此... ...

每个平安无事的日常

都是连续发生的奇迹

还有很多人不像王鸥那样幸运,他们连前往治疗室的能力都没有。

因为他们是瘫痪病人。

最苦的是他们的亲人,年复一年陪伴在床旁,等待着一个不确定的奇迹。

80岁的张大爷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患有抑郁症,张大爷从自家阳台上跳了下去,所幸楼层不高,没有夺去张大爷的生命,但髋部骨折了,也就是所谓的“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家属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到了我们医院,因为我们是老年专科医院,比较擅长这一块儿。”陆必波说。

张大爷在八医院住院并不顺利,由于患有抑郁症,不仅需要身体治疗,还需要心理治疗。而这也是陆必波要做的第一步,与家属一起,重建和张大爷的沟通桥梁。

“张叔,来翻身!”张大爷住院以来,陆必波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陪伴他,和家属轮着陪他说说话,帮他做康复训练。在发觉张大爷针灸治疗效果特别好之后,还会抽空进一步钻研,力求治疗效果最大化。

“他的家人真的很不容易,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不离不弃。”陆必波感慨道,“但有时候,他们也需要休息,需要有人来分担这份责任。”因此,陆必波积极与其他医护人员合作,为张大爷的照料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

在家属和陆必波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现在,张大爷已经能够通过助行器,在康复医学科的走廊里走走转转。

在时光长河中

我想帮他们唤醒生命之力

在陆必波看来,老年康复从来不是“送别”,而是“重生”,而他的任务,就是帮助老年人实现自我的重生,再次唤醒他们的生命之力。

在苦难中坚守,在希望中欢呼,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会从诞生到消亡,但每个人的情感却可以始终保持浓烈,太多关于死亡、善终的话题未被涉足,常常被误解。而八医院康复医学科,在陆必波的定义中,是陪伴,是照拂,是治疗,是责任。

这个过程可能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但陆必波却说:

“老年康复事业,不仅是一项医学挑战,更是一场关乎生命尊严与价值的神圣使命。在攀登的这条道路上,我希望我能成为无数老年患者的同行者,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生命之力。”

0 阅读:0

紫蓝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