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是受了李一诺的《一土:回归本质的教育探索》讲座的启发。
李一诺认为,目前教育还存在着竞争和淘汰,这是教育有其公共属性。
不管公共属性如何,我们更要关注教育看不见的层面,那就是关系和情感。
从这个角度看,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察觉受教育者的美好诉求和自身亮点,努力去点亮和成全。
一
教育,首先是一场发现之旅。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他们有着各自的美好诉求和闪光点。
有的孩子对音乐有着天生的敏感,一曲旋律就能让他们陶醉其中;
有的孩子擅长绘画,用画笔勾勒出心中的奇幻世界;
有的孩子喜欢昆虫,一只忙碌的蚂蚁都能引发无尽的好奇与遐想;
还有的孩子热爱运动,在赛场上尽情挥洒汗水。
而教育者的任务,就是用心去察觉这些美好诉求和亮点。
二
教育的力量在于点亮。
当我们察觉了学生的美好诉求和亮点后,就要努力去点亮它们。
这就如同在黑暗中点燃一盏蜡烛,瞬间照亮周围的世界。
对于酷爱阅读的孩子,推荐他们经典的书籍,组织读书分享会,让他们在文字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对于沉迷历史的孩子,带他们参观历史博物馆,讲述历史故事,了解历史人物,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拓宽他们的历史视野。
对于热爱音乐的孩子,给予他们专业的音乐指导,提供展示的舞台,让他们的音乐梦想得以绽放;
对于擅长绘画的孩子,鼓励他们参加绘画比赛,参观艺术展览,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每一次的鼓励、每一个机会,都是在为孩子们的梦想之火添柴加薪。
三
点亮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援助,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
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每一个微小的肯定都能成为他们内心的力量源泉。
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真诚的赞美,拍拍肩、摸摸头、击击掌,都可能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能在他们面临挑战和逆境时,激发出无穷的勇气和信心。
教育者首先应该是孩子们心灵的引路人。
在他们追求梦想的旅途中,成为他们的坚强后盾,用耐心和爱心去倾听、理解和支持每一个孩子的梦想。
每一次真诚的交流、每一次深入的理解、每一次无私的奉献,都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的温暖。
四
教育更是一种成全。
成全孩子们的梦想,让他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教育者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们,而是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有的孩子可能立志成为科学家,那么就要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机会;
有的孩子梦想成为作家,那就鼓励他们多读书、多写作,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窗边的小豆豆》中,小林校长为了满足孩子们看电车进来的好奇心而允许孩子们晚上住到学校。
《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父亲为了成全孩子“地球是圆的”猜想,陪孩子一圈又圈地绕小区走。
五
在成全的过程中,教育者也要教会孩子们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教育者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挫折,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继续前行。
让我们用教育的力量,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翅膀,让他们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因为,教育就是察觉人的美好诉求和自身亮点,努力去点亮和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