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格陵兰岛的一系列新闻日益为全世界关注。大概有人会好奇,总面积达2166000平方公里的格陵兰岛为何会是本土面积仅43096平方公里的丹麦的领地?而这个世界上最大岛屿的主权,在历史上又是否有过其他争议呢?
格陵兰红帆船日落。摄影/EnricoPescantini,来源/图虫创意
要揭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从一个有关维京海盗的故事说起……
红胡子的谎言
维京人有关于格陵兰岛的古老传奇
据科学家考证,地理意义上的格陵兰岛甚至可以追溯到38亿年前的早期地壳,其前身是由大陆板块的碰撞而形成的海底大陆。相较于大自然万千岁月的鬼斧神工,人类抵达格陵兰岛的时间既殊为短暂,又具有争议。
虽然距离格陵兰岛最近的人类群落,是早在1万年前便经白令海峡由亚洲进入北美的因纽特人。然而,欧洲历史学家却认为,因纽特人并未“近水楼台”,直至公元14世纪才开始在格陵兰定居,而生活在北欧的维京人却早在公元10世纪便已然抵达了这片未知的“无主之地”。
在北欧的文学作品中,格陵兰岛的发现者,是一个名为“红胡子”埃里克的维京人。根据这些史诗,埃里克出生于挪威的罗加兰地区,后因其家族在冲突中落败而被迫移居冰岛。尽管在冰岛落户之后,埃里克一度娶妻生子,并拥有了自己的领地,但作为一个外来者,埃里克始终无法融入当地的贵族圈子,以至于在一场维京社会常见的械斗之后,埃里克及其家族被判流放。无奈之下,埃里克只能带上几个儿子,再度向西远航。
一个留着胡子的维京人穿着毛皮和轻型盔甲,手持一把强大的斧头和盾牌。来源/图虫创意
公元982年,埃里克发现了一片似乎未被勘探过的岛屿,在绕过该岛最南部的法韦尔角后,埃里克来到这座岛屿相对温暖的西部地区,并在此建立了第一个定居点。
在此后的几年里,埃里克探索了这座岛屿的大部分沿海地区。在确认这是一座从未有人定居过的岛屿后,他为了吸引更多移民前来,而将其命名为意为“绿色之地”的“格陵兰”,并在返回冰岛后将其描绘成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新世界。在他的鼓动之下,陆续有维京人冒险西行,移居格陵兰。
必须指出的是,以上仅是北欧史诗《“红胡子”埃里克传奇》和《格陵兰传奇》中所记载的传说故事。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另一个名为斯奈比约恩·加尔蒂·霍尔姆施泰因森的维京贵族在公元978年便已抵达了格陵兰,只是因为其在建立殖民地的过程中与同伴发生了内讧,意外被杀,才令“红胡子”埃里克摘了桃子。
维京人战斗场面。来源/影视作品《维京传奇》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进入公元10世纪以来,随着维京贵族在英格兰、法兰西沿海地区行动的成本越来越高,迫于不断增长的人口和北欧地区严苛的生存环境所引发的持续内耗,他们确实很有可能会寻找新的海外开拓方向。无论是斯奈比约恩·加尔蒂·霍尔姆施泰因森还是“红胡子”埃里克其实都只是万千前赴后继、扬帆远航的维京人的代表和缩影而已。
然而,格陵兰岛的自然条件与维京人的北欧老家、中转站冰岛相比,并没有太多的提升。特别是存在缺乏大型植被和铁矿的短板,这导致了岛上维京人的殖民地长期处于一种发展停滞的状态。
有趣的是,格陵兰岛上缺乏的资源,在邻近的北美洲却是俯拾皆是。于是,“红胡子”埃里克及其几个儿子都组织过对今加拿大纽芬兰地区的探险活动,只是每次只能出动数十人规模的维京海盗,并不是当地强大的原住民(泛称印第安人)部族的对手。
维京海盗。来源/AI生成图
在《“红胡子”埃里克传奇》中曾记载了这样一次战斗,在维京人与当地原住民部族的一次遭遇战中,维京海盗虽然凭借着铁制盔甲和武器的优势,轻松击杀了对方九人中的八个,但逃走的那个原住民很快便搬来了救兵。
大批原住民武士乘着小船蜂拥而至,以密集的箭雨招呼这群不速之客。最终领头的“红胡子”埃里克之子托瓦尔腹部中箭、伤重而亡。据说其临死之前还在哀叹:
“我们发现了一片大好河山,然而我已肚破肠流。我们找到了一块资源丰富之地,然而我们却无福消受。”
客观地说,如果是在维京海盗的“全盛时期”,这一点小挫折并不至于令其将北美大陆视为畏途,更不会如《“红胡子”埃里克传奇》的佚名作者那般说出“尽管他们知道那是块肥土,但其已被人捷足先登”这般通情达理的话语。
维京海盗。来源/AI生成图
最大的问题是,维京社会在过去几个世纪的扩张中,经历了“部族首领封建化”的变化,同时,基督教的经济体系也渐渐取代了原先的部落体系,这些因素逐步削弱了维京人的战斗力,也最终导致他们在格陵兰岛上的殖民地走向衰败。
殖民体系的崩溃
维京文明在格陵兰岛的消亡
按照美国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即《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在其著作《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一书中的观点,早在公元11世纪初,维京移民在格陵兰岛兴建的东、西部定居点已具规模,所有适合放牧的土地都已经被开发利用。其总人数一度达到五千之众:其中西部定居点约一千人,东部定居点则有四千人。
然而,如此规模的维京社区却最终没有能够在邻近的北美洲大陆建立起新的殖民地,反而随着时间推移而日益衰败。至公元15世纪左右,格陵兰岛上的维京殖民地被彻底放弃。
格陵兰岛。来源/图虫创意
对于此事,贾雷德·戴蒙德的解释是:
“公元800—1300年,格陵兰岛的气候相当温和,和今天的气候差不多,甚至还要更温暖一点。这个时期就是所谓的中世纪暖期,维京人就在此时踏上格陵兰岛,在岛上种植牧草、饲养牲畜……从1300年开始,北大西洋的气候转冷,每年的差异也越来越大,渐渐步入寒冷的小冰期,直到19世纪气候才又转暖。”
基于这一理论,贾雷德·戴蒙德认为维京人在格陵兰的定居点之所以最终被废弃,是因为严寒摧毁了当地的农耕和畜牧业,同时,在未来撞沉了“泰坦尼克”号的北大西洋浮冰又阻断了格陵兰与冰岛以及北欧地区的联系,从而令维京社区陷入了灭顶之灾。
格陵兰的冰山。摄影/murattellioglu,图虫来源/图虫创意
然而,讽刺的是,同一时期却又是因纽特人在格陵兰岛上大举扩张的时期。难道拥有铁器的维京人生存能力还比不上主要以捕猎弓头鲸和斑海豹维生的因纽特人吗?
虽然,贾雷德·戴蒙德通过考古发现和生态研究,重建了格陵兰维京社区在小冰期中的生存困境,但在其的著作中也同样提到了随着天主教的传播,当地维京社区所新增的经济负担——什一税。
格陵兰岛的不过五千维京居民却拥有十四座教堂,起初这些教堂由当地领主或农民在自己土地上兴建,所有权属于兴建者。这时的教堂会向当地民众课征什一税,而税收的若干部分需交给所有权人。
但是很快罗马教廷便不再满足于这种分税制的模式,他们开始派遣教士前往冰岛、格陵兰等地,逐步收回了教堂的所有权。而这期间自然少不了各种蝇营狗苟和机关算计。如公元1124年,挪威国王西居尔·约萨尔法命一个叫阿纳尔德的牧师担任长驻格陵兰岛的第一任主教,而阿纳尔德到达格陵兰后,便通过煽动当地领主之间的内讧,成功稳固了自己主教的位置。
丹麦维京考古遗址上的杰林教堂。来源/图虫创意
罗马教廷直接收取什一税的方式,极大地削弱了当地封建领主的经济实力和生产积极性。而更令他们感到困苦的是,罗马教廷向格陵兰教区索要的课税物并非农产品,而是极其珍贵的海象牙和北极熊皮。
格陵兰人甚至每年缴纳什一税给罗马教廷,还尽基督徒的本分缴纳十字军税。根据现存教廷收据,在1274—1280年间,格陵兰岛的维京社区为了缴纳十字军税,宰杀了191头海象才凑齐1470磅的海象牙。而这些海象牙则由挪威大主教统一出售后,替换成26磅的纯银再交给教廷。
虽然今天我们已经无法查证海象牙在当时欧洲市场上的具体售价,但考虑到中世纪穆斯林控制了地中海地区,切断象牙输往欧洲的主要通路,作为象牙替代品的海象牙在欧洲一度炙手可热。我们有理由相信,挪威主教区在抛售这些格陵兰岛的贡物时居中牟利。
格陵兰教堂。来源/图虫创意
尽管罗马教廷从格陵兰岛收取的贡物具有相当的经济价值,但这种捕猎活动既极为危险,又消耗了维京人有限的资源。格陵兰岛缺乏木材,船只数量本就稀少,一旦出动去北方猎捕海象或北极熊,就无法前往拉布拉多运输木材。而且,夏季正是收割干草的时节,若壮丁被派去狩猎,农耕劳力便会短缺。
因此,除了小冰期的气候变化外,罗马教廷对格陵兰岛的掠夺性征税,也加速了当地维京社区的衰败与灭亡。最终,格陵兰岛上仅剩下以教堂为中心的废墟,讲述着那些久远的“维京传奇”。
蜗角之争
北欧诸国的分分合合与格陵兰的归属
公元1520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出兵镇压瑞典境内反对派,并于斯德哥尔摩承诺特赦后大肆屠杀当地贵族。最终激发了瑞典民众的愤怒,在长达三年的“瑞典解放战争”之后,“卡尔马联盟”[1397年至1523年由斯堪的纳维亚的丹麦、瑞典(包括芬兰)和挪威(包括冰岛、法罗群岛、格陵兰、设得兰群岛和奥克尼群岛)组成的共主邦联]最终因瑞典的独立而解体。但以丹麦及今德国北部地区为根据地的“奥尔登堡王朝”依旧控制着丹麦、挪威及北大西洋之上包括格陵兰岛在内的诸多领地。
此后数百年间,“奥尔登堡王朝”和瑞典不断争雄,虽然双方在战场上均不乏亮点,也出现过一些名将重臣,但总体来说依旧不过是一场对欧洲大陆并无太大影响的蜗角之争。而这场漫长的战争不仅极大消耗了北欧诸国的国力,更令其错过了在“大航海时代”开疆扩土的历史机遇,甚至连标注在其地图上的格陵兰岛也一度无法顾及。
大航海时代场景模拟。来源/AI生成图
1801年,完成了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以怀疑丹麦与拿破仑结盟为由,出动海军封锁并炮击了“奥尔登堡王朝”的首都哥本哈根,并重创了其海军及航运。
1814年,瑞典王储卡尔·约翰(原拿破仑一世麾下的大将)趁欧洲列强忙于争夺拿破仑遗产之际,挥军进攻“奥尔登堡王朝”,迫使其于1月14日签订《基尔条约》,割让挪威。条约中特别规定,挪威的附属领土——格陵兰、冰岛和法罗群岛并不随挪威一起割让,而是继续归“奥尔登堡王朝”统治。
讽刺的是,瑞典对这三个领地并无兴趣,而挪威人却始终对此耿耿于怀。1905年,挪威成功摆脱瑞典统治,重新宣布独立后,便开始谋划收回格陵兰岛。
1931年,挪威一艘捕鲸船抵达格陵兰岛东部,并宣布该岛为“无主之地”,要求当时的“国联”承认其对格陵兰的主权。丹麦方面随即提出抗议,双方展开了长时间的国际诉讼。
尽管从维京正统的角度看,挪威的主张不无依据,丹麦却早有准备。早在1660年,丹麦便将格陵兰岛的北极熊图案纳入国家徽章。虽然丹麦当时无力在格陵兰建立大规模定居点,但他们依然建立了“格陵兰议会”,并垄断了格陵兰岛的商业开发。经过两年的官司,国际法庭最终裁定丹麦胜诉。
然而,丹麦并未因此得意。随着二战爆发,军力薄弱的丹麦迅速沦为纳粹德国的刀下鱼肉。1940年4月9日,丹麦王国在抵抗不足四小时后宣布投降。与此同时,丹麦驻美国大使亨利克·考夫曼拒绝承认纳粹对丹麦的侵略统治,并继续以大使身份与美国政府联系,授权美军在格陵兰驻军并建立军事基地。
然而,亨利克·考夫曼的举动在丹麦国内并未被视为“正义之举”,反而被骂为“卖国贼”。与此不同,虽然纳粹德国占领了挪威,但他们对于格陵兰岛并不感兴趣。反倒是挪威方面积极行动,不断有民间船只前往格陵兰,企图趁乱插上挪威的旗帜,但这些船只最终都被英国皇家海军和美国海岸警卫队拦截。
格陵兰城市。摄影/eskystudio,来源/图虫创意
虽然在二战中,纳粹德国为了获取北大西洋的气象数据,曾秘密在格陵兰岛东部建立了多个军用气象站,并由此与美国组建的“雪橇巡逻队”斗智斗勇,但这些放在北极圈附近的战斗更像是一场场冒险故事,对整体战局并无太大的影响。
随着二战的结束,美国对格陵兰岛的事实控制也再无法理依据。但随着冷战的兴起,1946年美国政权以格陵兰控制了部分从苏联北冰洋港口至大西洋的海路,具有战略重要意义为由,向丹麦政府提出用1亿美元的价格购买格陵兰的提议。
实际上,这并非美国第一次提出收购格陵兰。早在1867年和1910年,美国就曾有过收购格陵兰的计划。虽然这些计划最终未能成功,并非因为丹麦拒绝出售,或者美国无力支付——毕竟美国政府在1917年成功收购了丹麦治下的“丹属西印度群岛”(现美属维京群岛)——但每次提出收购格陵兰,实际上都成了美国国内对外扩张主义情绪的一次宣泄,以迫使丹麦在主权问题上作出让步。
1951年,拒绝美国收购格陵兰岛的丹麦政府被迫同意美国在格陵兰西北卡纳克地区建立了一个永久的空军基地。此后,当地的丹麦籍居民与美军的摩擦便不断发生。特别是在1968年1月21日:一架携带四枚氢弹的B—52型轰炸机在格陵兰岛坠毁并引发了核泄漏,这更令格陵兰岛的居民对美国驻军深恶痛绝。可惜,丹麦政府不敢做出任何的抗议,反而是在1979年在当地举行了自治公投,摆出了一副与格陵兰岛逐渐切割的姿态。
丹麦地图。来源/图虫创意
1979年5月1日起,格陵兰岛正式实施内部自治,成立自治政府,但外交权、防务权和司法权仍由丹麦掌控。格陵兰岛获得的这一自治地位,标志着其摆脱丹麦影响的关键一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格陵兰政府的自治进程不断推进。2008年11月,格陵兰岛的民众就进一步扩大岛内自治举行了全民公投,获得了四分之三选民的支持。此后,格陵兰岛的政治地位大幅提升,丹麦政府仅保留了岛屿的外交权和防务权,其他权力则完全交由格陵兰岛自主处理。格陵兰岛自此在国际法下成为一个享有高度自治的政治实体,拥有更多独立决策的权力。
参考资料:
1.《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作者:【美】贾雷德·戴蒙德,译者:廖月娟,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1月
2.《丹麦史》 作者:【丹麦】克努特·J. V.耶斯佩森,译者:李明、张晓华。商务印书馆,2024年4月
3.《超级版图:全球供应链、超级城市与新商业文明的崛起》 作者:【美】帕拉格·康纳 译者:崔传刚,周大昕,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7月
国家人文历史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