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家婷
“绝不放慢速度,宁愿粉身碎骨。”《速度与激情》的经典台词,或许也是对经典小车smart的绝佳阐释。
继今年4月初德国柏林全球首秀后,阔别主舞台三年的smart正式推出吉利入股后电动化首款车型——全新smart精灵#1。柏林首秀、亚洲上市,给足了老东家与新股东面子。
根据官方信息,smart精灵#1此次推出的两款配置车型为Pro+、Premium,预售价格区间为人民币19万元-23万元(新能源汽车补贴后且不含付费选装)。目前,官方预订通道已正式开启,用户可登录“smart汽车APP”或“smart汽车小程序”进行预订。
能够明显看出,新车传承了smart品牌标志性品牌基因,隐藏式电动外门把手、无框车门,“灵感之环”悬浮式车顶等设计元素简约灵动,车身尺寸方面则明显区分此前smart品牌的产品,这也使得其成为smart史上最大的车型。
smart精灵#1也搭上了当下“软件定义汽车”的理念快车,新车配备高集成、高性能算力架构,整车超过75%的ECU电子控制单元都可实现远程持续升级。全车搭载高达23个高精度感知硬件,可实现包括L2+级别在内的23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与此同时,容量66千瓦时的三元锂电池,也使得smart精灵#1最大纯电续航里程可达560公里(CLTC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充电补能方面,在直流超充模式下(150kW充电桩),不到30分钟即可将电量由5%增至80%。
smart品牌全球公司CEO 佟湘北
smart品牌全球公司CEO佟湘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新车将在吉利西安工厂生产制造,预计今年四季度开始向用户交付。
“随着首款全新量产车型的正式上市,smart品牌已进入全速发展新阶段。未来,我们将坚持‘中欧双核,全球布局’前瞻发展战略,不断拓展企业全球发展边际。smart已经长大,明日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佟湘北说。
至少从速度上来说,smart比昔日对手MINI抢先了一步。不过,smart作为全球首个从燃油车全面转型为纯电动车的品牌固然勇气可嘉,但是,它能够借电动车赛道重拾荣光吗?
传统的轻奢品牌如何重生?
“新奢”,这是全新smart精灵#1被赋予的新标签。实际上,这个定位并未脱离早前smart的“轻奢”概念。低调、精致、不失高级是这类品牌的风格。不过,“轻奢”品牌在过去几年里日子并不好过。
以smart为例,作为奔驰与瑞士手表品牌Swatch联手打造的超微型车品牌,smart的名字就足够精致:其名称中的“S”代表了Swatch,“M”象征梅赛德斯-奔驰,“art”意为艺术,smart自然堪当“轻奢”之名。
1998年smart品牌首款量产双门车型——Smart City刚一上市时,凭借鲜艳抢眼的车身颜色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用户,上市第一年就卖出了近8万辆,此后更成为欧洲中产阶级的第二辆、第三辆家庭用车。
不过,全球高知名度的背后却始终伴随着亏损。根据公开报道,20余年来smart累计亏损达40亿欧元,平均每年亏损约2亿欧元。2018年,smart在美销量跌至1276辆的历史低点。2019年底,smart不得不在美国和加拿大停止销售。
奔驰smart的遭遇并非个案。1959年诞生于英国的经典小车Mini,也曾风靡半个世纪。在20世纪60年代,Mini更一度跻身名流界,成为“人人须有的时尚装饰物”。但Mini最终逃不过停产、数次易主的命运。2000年,宝马时代的Mini更名MINI,也曾连续数年保持高速增长,但最终还是又走了下坡路。
同样命运的还有大众旗下的甲壳虫。这也是欧美市场最畅销的车型,从1945年至2003年一共生产了将近2153万辆,更一度成为世界销量最多的车型。但最终,甲壳虫也不得不在2019年7月宣布停产。
还有菲亚特500,这一车型上市后20年就累计销售近400万辆,被称为最为成功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微型车,同时也是smart和Mini Cooper的超越对象和模仿对象。不过,同样在2020年前后,菲亚特小车也开始撤离北美。此前的2018年,菲亚特已经退出中国市场。
上述品牌都是“轻奢”小车的经典代表,共同的特点都是低调、奢华,都代表着年轻、时尚又环保的生活方式,都曾在世界掀起热潮,鼎盛时期都曾出现在著名电影、动画中,比如smart曾出现在《速度与激情》、《粉红豹》等电影中,《变形金刚》里的大黄蜂是甲壳虫的经典角色,MINI更是大荧屏的最爱。
但同样的,这些小车最大的特点也是:价格昂贵。高端的定位令其售价比同级别车高很多,但同时超紧致的车型又并不适合家庭用车。在欧洲市场之外,北美市场更热衷于高大皮实、马力强劲的车型,中国消费者则青睐于又大又长的车型,迷你小车们动辄20万元起步的售价实在打不动大部分中国人。
即便是欧洲本土品牌,奥迪、宝马也曾推出类似于此的小微车型,但销量都不如人意。由是看来,在欧洲市场之外,这类车型很难挣脱“大玩具”的标签,因而也就难以逃脱小众命运。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甲壳虫停产,“轻奢”小车品牌们都在积极自救。smart和MINI不约而同地选择与中国车企合资,加速全面电动化。
在全球电动化的大趋势下,这也许是一条节约成本、弯道超车的好路径,不过,这样的合作尚未有先例。
smart会是下一个沃尔沃吗?
早在2018年2月,吉利集团就已收购戴姆勒9.69%股份,并成为戴姆勒最大的单一股东,从这一点来看,二者合资推动smart品牌转型倒也在情理之中。
除此之外,吉利成功整合运营全球汽车品牌的经验也是重要原因。特别是沃尔沃的扭亏为盈,应该是戴姆勒选择吉利的加分项。不过,smart会是下一个沃尔沃吗?
从二者合资模式来看,还是有根本性的不同的。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秉持了“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的方针,即“沃人治沃”,赋予沃尔沃品牌独立运营权利。
在smart品牌运营上,作为股比对半的合资公司股东,吉利显然有了更多的主导权。首先一点即是,smart合资公司智马达落址于中国宁波,smart新车型也将在中国工厂生产。董事会成员组成同样势均力敌,6名合资公司董事会成员由双方各委派3名代表组成。
双方的权责分工也很明确。根据协议,全新一代smart纯电汽车将由梅赛德斯-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产品阵容则由过去的微型车扩展到紧凑型细分市场。
吉利方面对产品阵容的表述是“贴合市场需求并丰富产品矩阵”。显然,smart产品阵容的拓展,吉利在其中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同样,吉利在技术层面也实现了对smart的承诺。全新smart精灵#1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构打造,全系配备高通骁龙8155智能座舱芯片,该芯片采用7纳米制程工艺、8核CPU处理器,在算力上当属一线水平。
不止于此,在商业模式上smart也试图有所突破。在中国市场,smart采用“用户中心、数字驱动”为核心理念的D2C直销代理商业模式,目标是实现品牌、合作伙伴、用户三方共赢,遴选的合作伙伴包括利星行汽车、永达集团、建发集团、吉天夏控股等在中国汽车流通行业深耕多年的知名企业。
smart品牌全球公司销售、市场及售后副总裁 张明霞
smart品牌全球公司销售、市场及售后副总裁张明霞透露了最新进展。她说,经过一年时间,smart已经完成了用户数字生态系统基础建设。与此同时,预计2022年内150家独立销售服务网点将逐步铺开,覆盖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在内超过40座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
这其中,包括6家风格主题各异却同具新奢格调的smart旗舰中心,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正式开业。
同时,吉利汽车将smart纳入其全球运营版图,比如借助宝腾汽车的本地优势,smart也在拓展东南亚新能源车市场。
相对来说,在主导权上拥有更多自由度的吉利汽车,更容易为smart嫁接其全球资源,这是有利于smart之处。但smart的胜算,仍旧取决于电动化后的产品力。
变大的smart,还是smart吗?
有设计、有技术、有渠道,重生后的smart可以说是利好尽出。现在,smart或许应该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有史以来最大的smart”可能既是卖点,也是吐槽点。
smart车迷心中的一大疑问是,变大了的smart,还能叫smart吗?
全新smart精灵#1长宽高分别达到4290mm、1910mm、1698mm,已经是紧凑型SUV的尺寸——smart历史上最大的车型是2004年初代smart forfour,其车长也仅为3752mm。
这让喜欢两座smart的车迷大呼受不了,毕竟,最早的smart车长才2.5米,车迷心中那才是精髓。在车迷看来,原本smart的两座辨识度很强,现在则完全失去了个性。
有车迷干脆吐槽,“这尺寸已经不能叫smart了,买它的都是图它小。你这改完受众完全变了!”
事实上,不止于smart车迷有此天问。“大型化、常规化、去个性化”是过去多年来为了盈利,“轻奢”小车们不得已的选择。而不断加大的车身尺寸,也一直被车迷吐槽。
以MINI为例,MINI早期车长3米,此后不断加长,COUNTRYMAN曾是MINI家族中尺寸最大的一款车型,车长达到4.1米,此后一代MINI车身长度则又增加了约10厘米。
四米长的甲壳虫在开始与MINI抗衡之后,也曾不断加长尺寸。2011年,第三代甲壳虫上市,其车身尺寸较之老款车型宽了84毫米,长度和轴距分别增加了152毫米和18毫米。
由是,悖论的确存在。车身不断加长的smart、MINI们,似乎已经不再适合被称为“精灵”和“迷你”,而车迷是否会继续为情怀充值则成为全新smart精灵#1最大的变数。
换言之,速度还在,但激情会否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