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进程中的方大

巨潮WAVE 2021-09-23 10:12:21

文 | 杨旭然

编辑 | 王方玉

出品 | tide-biz

其实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简称“辽宁方大”)也算不上是那种追求闷声发财的“大鳄”。至少在两件事上,这家民营企业集团已经可以称得上相当高调,甚至达到了“破圈”的效果:

9月13日,*ST海航发布公告称,已经确定海航集团航空主业战略投资者为辽宁方大,若投资完成,战略投资者可能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这笔投资被广泛瞩目,主要原因就是海航在舆论场上的漩涡:2020年海航巨亏687亿元,并且在2021年一季度续亏30亿元,其亏损的原因是此前几年臭名昭著、高达数千亿元价值的海外并购;

另外就是多次“现金墙”事件。

方大现金墙最早在网络上流传是在2018年1月,当时发放的主体是九江萍钢钢铁有限公司,辽宁方大旗下江西萍钢的子公司;

2019年初,方大旗下东北制药也堆起了现金墙发放年终奖;到2020年,方大现金墙形成了惯例,旗下三家公司同时堆放;2021年初,方大特钢的现金墙玩出了花样,用总额3.12亿元的百元钞票垒起 “山”字现金墙,寓意为“金山银山”。

不了解辽宁方大的人,会惊诧于为何这家民营企业有如此能量。而对方大有所了解的人,大多也只能通过旗下几家上市公司的表现去观察。把方大的企业历史与中国黑色系产业的历史周期去对照,其实可以勾勒出这家企业的发展脉络。

辽宁方大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目前包括方大特钢(SH:600507)、方大炭素(SH:600516)、东北制药(SZ:000597)、中兴商业(SZ:000715)四家上市公司,以及萍钢股份、达州钢铁两家大型钢铁企业。此外,还拥有大型机械公司北方重工,和一家天津的医药流通商贸企业。

可以看到,在黑色系之外,*ST海航是方大最新掌控的上市公司,是其规模最大的一次跨界并购,也标志着这家民营巨头从幕后逐步走向中国商业舞台更中心位置,开始接受来自公众的审视与评价。

01 国企猎手

方大长期以来的私有化过程,总是与一个词相关联:经营不善。

先说一个总结:辽宁方大是如今的中国经济中非常少见的、能够主动驾驭重工业行业周期的企业。同时,也以私有化国企为重要的发展动力。

中国曾经有过一段大规模私有化国有企业的年代。根据国际金融公司的报告,1996年,中国有11.4万家国有企业,到2005年已经下降至2.7万,也就是有超过70%的公司部分或全部私有化,1996-2005这十年是国企私有化的高峰期。

方大走出了一条与时代并不同频的路线。这家公司在中国的私有化时代接近尾声时崛起,通过各种路径的私有化迅速壮大。最近的一笔对中兴商业的私有化操作,竟发生在2019年。

自2019年向上追溯十几年,辽宁方大对国有资产的私有化进程几乎从未中断,其中又以周期行业里的炭素、钢铁产能资产为主。

在钢铁行业里的投资想要成功,就离不开对周期力量的了解与掌控。从辽宁方大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历程里总结,董事局主席方威正是其中的高手。而钢铁领域相比其他行业更强的退出壁垒,导致方大在2000年之后才开始对各地国企进行私有化。

92年南巡讲话之后,冶金工业部提出要在90年代后发展生产、扩大规模,以适应当时制造业、基建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到1996年,国内钢铁产品的产能升至1亿吨,跃居世界第一。但随之而来的就是阶段性的产能过剩。

政策制定者的敏感度要更强。两年前的1994年,冶金工业部就决定,钢铁工业的发展,要由规模扩张向结构调整转变,提出“结构优化作为钢铁工业发展的中心环节,主要是优化产品结构、工艺技术结构,同时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全球视角来看,1996年也是钢铁行业的小年。据当年国际钢铁协会发布的数字,世界粗钢产量在上半年为3.634亿吨,比去年同期下跌2.1%,全年数据也是负增长。随着钢铁产能被政策限制,用于钢铁冶炼过程中加注的炭素也随之陷入困境。

熟悉中国经济发展史的人知道,中国制造业出现历史上第一次早期严重的产能过剩,基本上也与1996-2002这个时间相吻合——这是一个产能过剩导致的企业经营困难、大大小小的国有企业最终大量退出市场的年代。

方大长期以来的私有化过程,总是与一个词相关联:经营不善。2002年收购抚顺炭素时,根据流传至今的说法,这家当地国有企业就是“经营不善,濒临破产”,要靠辽宁方大筹措资金进行收购与重组。

炭素本是钢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钢铁产能的地方,都有与之适配的炭素厂商,这个被称之为“工业味精”的原材料,可以调整和改变钢铁产品的性能属性。用量不大,却是钢铁生产的必需品。方威将核心资源下注在这个领域。

2002年,辽宁方大收购抚顺炭素,2005年,收购合肥炭素,2006年收购了海龙科技——兰州规模最大的炭素公司。通过多次收购,方大将全国25%以上的炭素产能集中在自己手里,并在改制后持续扩张产能,逐渐改变炭素厂与钢铁厂之间的供需关系。

从“经营不善”到“经营改善”,再到行业利润的爆发式增长,方大炭素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方威也没闲着,同时进行了其他各种类型的私有化收购。

02 供给侧改革核心受益者

伴随着供给侧改革给钢铁产业链带来的全新变化,方大真正进入了发展史上最高光的时刻。

真正让方大备受质疑的,应该就是对南钢集团、江西萍钢股份的收购。而这起事件背后的缘由,还是要从更早的年份开始说起。

1999年,国务院和国家经贸委对钢铁冶炼行业做了更加精细化的部署,国家冶金部遵照这些部署,做出了“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大力提高冶金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决定,直接指导了行业产能下降、价格提高、行业利润改善。

行政式的手段最终帮助行业企业成功度过了难关。2001年后,中国加入WTO,过剩的制造业产能有了去处——外贸高速增长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003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连续5年增长率在10%以上;2008年~2010年仍然年递增9%以上,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自然也迎来了快速发展。

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繁荣发展,股指冲高到6124点。钢铁行业是其中贡献力量最主要的行业之一。翻看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到自2002年开始,钢铁企业在收入、利润方面持续增长,表现出了优秀的成长能力。

2009年9月30日,江西省冶金集团与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合同,江西省冶金集团将持有的南昌钢铁57.97%股权全部转让给辽宁方大。而方大在竞购中击败的对手,则是国有同业企业华菱钢铁。

方大收购南昌钢铁的2007-2009年间,正处于钢铁行业相对景气的阶段。因此方大私有化南昌钢铁的举措也引发了一些质疑。

据《每日经济新闻》和《新京报》报道,方大集团并购南昌钢铁,曾遭多名南昌钢铁老干部反对,认为有国资“贱卖”之嫌。收购完成后的2014年,方威被罢免了全国人大代表,且失联了近一个月,外界对于此次收购一直存在质疑。

不过这次收购对于方大来说则是一次蜕变式的交易。在此之前方大已经有了遍布全国的炭素产能,但在规模更大的钢铁生产行业中却布局有限,仅拥有乌兰浩特钢铁公司15.93亿元的资产——同样原本是一家地方国资企业。

通过对南昌钢铁的股份收购,方大获得了其子公司——已经上市的长力股份的控制权,这家公司就是目前不断上涨、持续创下历史新高股价的方大特钢。

2012年,方大再次收购江西省国资旗下的钢铁企业江西萍钢,这次并购与2006年拿下海龙科技,改名方大炭素、进行持续性整合的思路非常接近。但这笔收购闹出了更大的“动静”,本文就不再赘述。

在江西的两笔收购完成之后,几年之内都没有收到太好的经营成效,反而是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整个钢铁行业在2012年之后不断下滑,产能严重过剩,终于在2015年陷入了全行业亏损的状态。

这几年的方大也进入了某种程度的“蛰伏状态”,没有再进行大规模的收购整合。

2015年11月,供给侧改革提出,钢铁行业迎来了又一次政策拐点。几次具有代表性的收购整合案很快展开:2015年,山西建龙收购海鑫钢铁集团公司,重组北满特钢;2016年,中信特钢重组青岛特钢和大冶特钢;2016年9月,宝钢与武钢联合重组的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伴随着供给侧改革给钢铁产业链带来的全新变化,方大真正进入了发展史上最高光的时刻。

03 走出黑色系

方大是中国供给侧改革过程中最受益的民营企业,几乎可以不用加之一。

2017年,经过供给侧改革洗礼之后,辽宁方大旗下的方大炭素、方大特钢等上市公司股价持续上涨,其中方大炭素在爆发式业绩的推动下大涨数倍。

方大炭素股价表现(2003年至今)

方大的资产包里有大量的黑色系资产,从辽宁最大规模的民营铁矿,到内蒙、江西的钢铁厂,遍及全国的炭素产能等等,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这些资产的盈利能力都在增强,上市公司的市值不断提升。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旗下上市公司方大特钢,目前6倍多的市盈率、180亿元以上的市值,已经超越了2018年冲出的历史最高股价和市值。

可以说,方大是中国供给侧改革过程中最受益的民营企业,几乎可以不用加之一。

虽然方大在其崛起的过程中,也曾经涉及了纠缠不清的政商关系,并且在江湖中留下了不少关于非商业手段的传说。但如果就事论事、在商言商,就可以发现,方威本人对于钢铁产业链、对于黑色系产业周期的理解非常深厚。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崛起,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步到2020年的70年内,钢产量从15.8万吨增加到10.65亿吨,从占世界钢产量的0.1%增加到占50%以上,连续24年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

几十年的时间行业沉浮中,方大不仅没有没有在钢铁长达数年的产能过剩中消亡,反而越做越大。行业的每一次危机,都变成了其实实在在的机会。

能够把一门生意做到如此程度的,其成功绝非仅用“政商关系”、“私有化”、或“阴谋手段”等模棱两可的理由可以解释的。

方大特钢股价表现(2004年至今)

供给侧改革之后,黑色系成为了盈利能力强劲的优质资产。再加上在江西收购钢铁资产过程中所引起的纷争,方大几乎再无可能以相对低的价格获得黑色系企业的控股权。于是,方威将目光转移到其他行业中。

2018年,方大通过受让股份的方式,成为东北制药的控股股东。这家公司的前身为始建于1946年的东北制药总厂,是全球主要的维生素C供应商之一。另外,还有国内最大的黄连素合成生产线,磷霉素钠也占据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

旷日持久的股权收购一直延续到今年8月份。最新的2021年半年报数据显示,辽宁方大集团、江西方大钢铁集团共持有东北制药近40%的股份,这家曾经东北地区最大的制药公司已经明确“姓方”。

此外,方大还在2019年以5.3亿元的价格获得了中兴商业的控制权——持股29%,为辽宁方大的版图增加了零售业务。但实际上在这笔交易中,更有价值的显然是这些国企零售企业所拥有的、位于沈阳市核心地段的地产资源。

但这些资产相比海航来说仍属“小巫见大巫”。历经管理层折腾、疫情肆虐的海航,仍然有接近400亿元的市值、在规模上为国内第四大航空集团,截至2020年底共运营668架商用飞机,132架通航飞机,客运航线数量超1500条,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截至目前,关于方大需要为这次交易付出多少资金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可以预见的是,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爆赚之后,方威要拿出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收益,进入黑色系之外更广阔的世界了。

0 阅读:3

巨潮WAVE

简介:融入时代巨潮,发现商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