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要结盟了?”这几年,尤其是俄乌冲突后,这种声音一直此起彼伏。
西方媒体一个劲地炒作“中俄结盟”的传闻,仿佛两国马上就要变成一体,像北约那样紧密捆绑在一起。可就在最近,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一番话,让这些传言瞬间不攻自破。
原来,不仅没有结盟的打算,中俄的合作模式还非常特别。先来说说拉夫罗夫的表态。2024年8月,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针对所谓的“中俄缔盟”问题,毫不含糊地表示:“中俄两国没有必要结成像北约那样的军事联盟。”
这一句简单的话,直接打破了西方那些煽动性言论。的确,从军事合作的角度看,中俄关系确实密切。两国经常举行海陆空的联合军事演习,彼此军队之间也有高度的合作和联合训练,但这和“结盟”是两回事。
要弄懂中俄为什么不结盟,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结盟。
结盟意味着国家之间要形成长期、紧密的军事政治关系,北约就是典型的例子。可是,中俄不想走这条路,原因很简单:中国的外交政策一直坚守“不结盟”的原则,这是中国三大外交核心之一。这个“不结盟”政策,不仅代表着中国的独立自主,也避免了与第三方的过度对抗,这是中国和其他国家打交道时的重要底线。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中俄明确表态不结盟,西方为何总爱炒作这个话题?
原因其实不难猜。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和欧洲国家都对中俄的关系格外关注。西方国家不愿看到中俄在战略上走得太近,因此制造“中俄结盟”的假象,试图在舆论上离间两国关系。
尤其是在俄乌战争期间,关于中国援助俄罗斯的言论更是层出不穷。美国甚至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指责中国为俄罗斯提供“重要支持”,并声称中俄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让俄罗斯得以延续其军事行动。
其实,中俄之间的战略合作并没有西方媒体炒作得那么夸张。拉夫罗夫这次明确回应,目的就是为了驳斥这种谣言,并且强调中俄之间并没有结成军事同盟的打算。换句话说,两国的合作确实存在,但这是基于平等互利的合作,不是传统的军事联盟。
虽然中俄不结盟,但两国的合作却“胜似盟友”。这句话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中俄关系的独特性。拉夫罗夫指出,中俄两国拥有共同的安全利益,尤其是在面对美国和北约扩展至亚太地区的背景下。
中俄定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进行军事战略合作,但这些都不是像北约那样相互“锁定”的军事盟友关系,而是双方根据共同需求灵活合作的一种模式。这个模式让中俄在国际事务中能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和战略灵活性。更重要的是,不结盟的关系减少了对其他国家的直接威胁,这让中俄在处理国际事务时更加自如,不被束缚。
有些人会问:既然中俄关系这么好,为什么不直接结盟?其实结盟并不符合两国的外交战略。中国有一个明确的原则:“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这意味着,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不会通过结盟来牵制自身。中俄两国都是大国,合作的根基在于平等互利。
如果两国缔结军事同盟,反而会影响彼此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削弱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公信力。
此外,结盟会对全球局势带来更多不稳定因素。如果中俄结盟,势必会加剧西方的敌对情绪,进一步加剧全球紧张局势。而目前中俄的合作模式,更像是一种“战略互信”的关系,能够帮助双方在维护自身安全的同时,避免过度卷入国际冲突。
不能忽视的是,美国一直在亚太地区推动北约势力的扩展,这直接威胁到了中俄的安全利益。通过建立奥库斯(AUKUS)这样的集团,美国不仅在军事上对中俄施加压力,还试图在亚太地区构建围堵中俄的战略防线。
近年来,日本与北约的合作越来越深入,甚至在北海道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昭示着日本甘愿成为北约在亚太的“前哨”。这显然对中俄的安全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2024年初,中俄举行了“北部·联合-2024”的军事演习,这一演习在日本海地区举行,目标明确,就是回应日本与北约日益紧密的合作。通过这些演习,中俄不仅可以提升彼此的协同作战能力,还能向西方展示两国的战略互信和合作深度。
值得一提的是,中俄的这些联合军演,并不局限于海上。
双方在陆地和空中也有广泛的军事合作。尤其是在俄罗斯乌克兰战场局势紧张的情况下,这种合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联合军演,中俄不仅向外界展示了两国的军事能力,也增强了两国在面对西方压力时的战略应对能力。
不结盟是中俄两国都认同的原则,是两个大国保持自主独立的基础,不结盟并不影响中俄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不会影响中俄的亲近关系,长远来看,既合作又不互相束缚的往来或许才是健康的外交关系。
参考资料:
拉夫罗夫:中俄不需要像北约那样结盟——参考消息2024-09-21 15:56
拉夫罗夫:中国和俄罗斯不需要北约式的军事联盟——看看新闻Knews2024-09-21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