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脑梗越来越多?医生:除了补充叶酸,做好这3点更重要

敏博看健康 2025-03-18 16:50:36

“老李,你咋回事?手怎么抖得跟筛子似的?”老李的老伴站在厨房门口,手里还端着刚炒好的青菜,满脸惊慌。老李,今年62岁,退休前是北京一家国企的车间主任,干了30多年体力活,身体一直硬朗得像头牛。可就在这天早上,他刷牙时突然觉得右手没劲,牙刷“啪”地掉在地上。他弯腰去捡,却发现腿也软了,整个人差点摔倒。老伴赶紧扶他坐下,打电话叫了120。

医院里,神经内科的王医生接诊了老李。王医生40多岁,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说话快得像连珠炮,可语气里透着专业和关心。他给老李做了检查,又拍了脑CT,结果一出来,他皱着眉说:“老李,你这是急性脑梗塞,幸亏来得早,不然半边身子可能就瘫了。”老李一听,脸都白了:“医生,我平时也没啥毛病啊,怎么就脑梗了?”王医生叹口气:“现在中国人脑梗越来越多了,光靠吃叶酸可不够,你得从根儿上改!”

老李的故事,不是个例。这几年,脑梗塞(简称脑梗)在中国像“流行病”一样,病例数蹭蹭往上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脑血管病患者超过3000万,其中脑梗占了大头。年轻人、中老年人,甚至以前觉得自己“金刚不坏”的大爷大妈,都可能冷不丁中招。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为啥脑梗找上门越来越勤?除了补充叶酸,医生还提醒了哪3件事,比吃药更重要?

老李的“硬汉”人生与脑梗的“偷袭”

老李是个典型的北方汉子,生在河北一个小县城,年轻时扛过麻袋,搬过砖,后来进厂当了工人。他身高一米八,体重180斤,嗓门大,走路带风。退休后,他没闲着,每天早起打太极,中午喝点小酒,晚上遛狗,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家里人都说:“老李这身子骨,活到90岁没问题!”

可老李也有“硬汉”的坏习惯。他爱吃肉,尤其是涮羊肉、红烧肉,一顿不吃就馋得慌。蔬菜?在他眼里那是“兔子食”,偶尔夹两筷子就算给面子。烟龄30年,每天一包,戒了几次都没成。喝酒更成了日常,小二两下肚才觉得舒坦。他总说:“男人嘛,抽口烟喝点酒才带劲,哪能跟娘们儿似的整天养生?”

老伴劝过他:“你少喝点,别老吃那么油腻!”老李一摆手:“我身体好着呢,没事!”可身体不跟他犟。这次脑梗来得突然,差点让他后半辈子躺在床上。老李躺在病床上,看着天花板,满脑子都是后悔:“早知道听老伴的,也不至于这样。”

王医生告诉他:“你这病,血管早就堵得差不多了。抽烟、喝酒、吃得油腻,哪样不是在给脑梗铺路?”老李听完,低声问:“医生,我听说吃叶酸能防脑梗,是不是真的?”王医生点头:“有道理,但光靠叶酸救不了你。得从生活习惯下手,做对这3件事,比啥药都管用!”

为啥中国脑梗越来越多?

脑梗塞,简单说,就是脑血管堵了,血流不下去,脑细胞缺氧坏死。这病来势汹汹,后果严重,轻则手脚麻木,重则瘫痪失语,甚至一命呜呼。为啥这几年中国脑梗患者越来越多?王医生总结了几个“罪魁祸首”:

生活方式“西化”:过去中国人吃得清淡,粗粮野菜为主。现在呢?炸鸡汉堡、烧烤火锅,顿顿大鱼大肉。油多盐重,血管哪受得了?压力大,熬夜多:年轻人996,中老年人操心子女,睡不好觉,血压蹭蹭涨。血管老化得快,堵塞风险翻倍。运动少,坐得多:以前走路干活是常态,现在开车坐办公室,腿不动,血流慢,血栓容易“扎堆”。老龄化加剧:中国人口老龄化严重,60岁以上老人超2.5亿。年纪大了,血管弹性差,脑梗自然找上门。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脑梗发病率比10年前涨了近40%。王医生感慨:“以前脑梗是老年病,现在30多岁的年轻人也中招。生活好了,健康却丢了,真是得不偿失。”

叶酸有用,但别指望它“包治百病”

老李听说过叶酸,这玩意儿在网上被吹得神乎其神,说是防脑梗的“神药”。确实,叶酸有点门道。它是种B族维生素,能降低血液里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这东西多了,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栓风险。研究发现,中国人基因里有个“毛病”,叫MTHFR基因突变,容易让同型半胱氨酸堆积。补充叶酸,能把这风险降一降。

可王医生提醒:“叶酸不是万能钥匙。”他给老李看了份数据:每天吃0.8毫克叶酸,能降低20%-30%的脑梗风险,但前提是血管还没堵得太厉害。如果像老李这样,血管里全是“油渣子”,叶酸再好也救不了。“预防得从根儿上抓!”王医生说,“我给你说3件事,比吃叶酸重要百倍。”

医生忠告:做好这3点,比吃药强1.管住嘴,别让血管“油腻腻”

老李的饮食,是脑梗的“帮凶”。红肉、肥肉、油炸食品,个个都是血管的“堵路虎”。这些东西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吃多了,血脂飙升,血管壁上全是斑块。王医生说:“你看看你这血脂报告,低密度脂蛋白超标两倍,血管早就不通畅了!”

咋管住嘴?王医生给老李开了个“菜单”:

多吃绿叶菜:菠菜、油菜,富含纤维,能刮掉血管里的“油”。换成鱼肉:三文鱼、鲈鱼,含欧米伽-3,护血管。少油少盐:一天油25克,盐6克,别再涮羊肉蘸酱了。粗粮当主食:燕麦、红薯,稳血糖,不让血管硬。

老李苦着脸:“那我这酒咋办?”王医生瞪他一眼:“戒了!酒精伤脑血管,比肉还狠。”老李点点头,心里暗下决心:“为了不瘫,得忍!”

2.动起来,别让血“懒”在血管里

老李退休后,运动少了,每天坐着看电视,腿脚越来越懒。王医生说:“血流慢了,就像河道淤泥,时间长了就堵。”研究表明,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能让脑梗风险降30%。啥叫中等强度?走路微微出汗,心跳快点,但还能说话。

老李问:“我还能打太极吗?”王医生点头:“行!太极、快走、骑车都好。关键是动起来,别老窝着。”他还提醒:“别一口气练太猛,循序渐进,60岁以上别逞能。”老李回家试了几天,快走半小时,晚上睡得都香了。

3.控好压,别让血管“炸”了

老李检查时,血压飙到160/100毫米汞柱,自己还不知道。王医生说:“高血压是脑梗的头号杀手,血管天天被高压冲,早晚得出事。”中国有3亿高血压患者,可一半人没当回事。

咋控?王医生给老李支招:

每天量血压:早晚各一次,记下来,超过140/90就找医生。少生气:老李爱跟人争牌局,气大了血压就高。以后得学着心平气和。吃药别停:医生开了降压药,得按时吃,别觉得自己没事就停。

老李试了一个月,血压稳在130/80,感觉脑袋都轻了。他说:“早知道这么管用,我早听话了!”

从老李到你:防脑梗,其实不难

老李出院那天,阳光洒在医院走廊上。他拄着拐杖慢慢走,老伴在旁边扶着。他笑着说:“这回捡了条命,回去得好好活。”王医生送他到门口,叮嘱:“记住这3点,脑梗就不敢再来!”

其实,脑梗不可怕,可怕的是咱们不当回事。管住嘴,动起来,控好压,这三招不花多少钱,却能救命。叶酸?吃点也好,但别指望它包打天下。健康这东西,得靠自己攒,别等血管堵了才后悔。

老李现在每天早起快走,饭桌上多了青菜,酒瓶子扔进了垃圾桶。他跟老伴说:“我得活到90岁,陪你去看西湖!”老伴笑眯眯地点头,心里却想:这老家伙,总算开窍了。

你呢?有没有老李那样的坏习惯?别等脑梗敲门,才想起对自己好点。从今天开始,动动腿,少吃口,量量压,脑梗自然离你远远的!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南》,2023年版。《饮食与脑梗塞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中华神经科杂志》,2024年第2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叶酸补充对脑血管病预防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年第6期。



0 阅读:2
敏博看健康

敏博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