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IE基本功---动素分析

看看职场人的事儿 2024-07-31 13:46:39

(1)动素的分类

1912年,吉尔布雷斯夫妇将以手、眼活动为中心的基本动作总结为17种,并取名为动素(Therbligs)。

后来,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增加了“发现(Find)”动素,又划分为18种动素。

动素分析就是通过观察手、足动作和眼、头活动,把动作的顺序和方法与两手、眼的活动联系起来详尽地进行分析,用动素记号记录和分类,找出动作顺序和方法存在的问题,单手等待以及不合理动作、浪费的动作等问题并加以改进的一种分析方法。

按照动素的作用分类

工作动素

构成动作的实体,是完成有效工作的动素,又称有效动素,共8种。

预备动素

伴随工作动素而出现的预备活动,又称辅助动素,共6种。

无效动素

这类动素对工作无益而要消耗时间,其实质上是工作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共有4种。

按照动素涉及的人的因素分类:生理性动素(8种)、心理性动素(6种)和延迟性动素(4种)。

动素举例:开啤酒瓶

动素分析的目的

把动作分类归纳成为18种基本动作,了解每个动作的过程和状态,明确动作顺序、方法与双手、眼、足、头等人体各个部位动作之间的关系;把握人体各部位是否同时动作;确认各动作的合理性,找出存在的浪费、不合理性和不稳定性区别必要动作、辅助动作和不必要动作,找出产生后两类动作的原因。

动素分析的用途

(1)探讨高效易行的工作方法

(2)探讨最适当的动作顺序

(3)作为作业安排、手工操作夹具化和夹具改善的参考资料。

(4)分析改善前后的效果,比较两个以上作业的动作顺序和方法

(5)用动素符号记录正确详细地说明双手和眼的动作

(6)制定最正确的易于操作的标准作业方法

(7)培养出操作者的动作意识

(2)动素的含义与特征

(1) 伸手(运空、到达)

定义 :“空手接近或离开目的物的动素

起止点:手开始朝向(或离开)目的物的瞬间起->到达目的物的瞬间止

(2) 握取(抓取)

定义: 用手指或手掌控制目的物的动素

起止点: 手指或手掌开始接触目的物的瞬间->目的物完全被控制的瞬间

(3) 放物(放手

定义: 放开目的物的动素

起止点: 从手指开始脱离目的物的瞬间起->手完全离开目的物的瞬间止

4) 移物(运物)

定义: 将目的物由某个位置移至另一位置的动素

起止点: 从手 (或身体某一部位)有负荷并开始朝向目的物的瞬间起->抵达目的地的瞬间止

(5)装配

定义: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组合在一起的动素

起止点: 从两个物体开始接触的瞬闻起->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完全组合好的瞬间止

(6) 拆卸

定义: 将组合体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的动素

起止点: 从手握取组合体开始分解的瞬间起->到组合体被完全分解的瞬间止

(7) 应用

定义: 用机具(设备)改变目的物状态的动素

起止点: 从控制工具进行工作的瞬间起->工具使用完毕的瞬间止

(8)检验

定义: 将目的物与规定的标准相比较的动素

起止点: 从开始检查(或试验)目的物的瞬间->目的物是否符合标准被确定的瞬间止

(9)寻找

定义:用眼睛或手翻探索目的物方位的动素

起止点: 从开始动致力于寻找目的物的瞬间起->目的物已被发现的瞬间止

(10) 发现

定义: 指寻找结束时眼睛对目的物凝视的动素

起止点: 从开始对目的物凝视的瞬间起->到凝视结束的瞬间止

(11) 选择

定义: 为选定欲抓的目的物的动素

起止点: 从开始选择目的物的瞬间起->到目的物被选定的瞬间止

(12) 计划

定义: 为决定下一步骤所作的思维活动的动素

起止点: 从开始思考的瞬间起->到决定行动的瞬间止

(13)定位

定义: 将目的物对准规定位置的动素

起止点: 从开始调整目的物的瞬间起->对准预定位置的瞬间止

(14) 预对

定义: 将目的物预先放在规定方位的动素

起止点: 从目的物开始被调整(扭转、移动等)的瞬间起->到目的物被安放在规定方位的瞬间止

(15) 持住

定义: 保持目的物静止不动的状态

起止点: 从开始将目的物保持不动的瞬间起->到目的物进行下一动素的瞬间止

(16) 休息

定义: 在操作过程中为消除疲劳而停止工作

的状态

起止点: 从停止工作的瞬间起->到恢复工作的瞬间止

(17) 延迟

定义: 因操作者本身无法控制的因素而发生使工作中断的状态

起止点: 从操作者的工作开始中断的瞬间起->到操作者重新开始工作的瞬间止

(18) 故延

定义: 困操作者本身的因素使工作中断的状态

起止点: 从操作者开始停止工作的瞬间起->到操作者重新恢复工作的瞬间止

动作分析的目的

1、为改进或设计一个减少疲劳、安全、高效的作业系统提供可行的模式

2、为选择、改进或设计人与机器相结合的工艺装备提供可靠的资料

3、为制定作业标准和标准时间提供基础资料

目视分析:

目测,观察记录各操作单元以寻求改进,使用操作者工序图和动作经济原则作为分析改进的工具。

动素分析:

吉尔布雷斯(Gilbreth)在研究动作的初期阶段,把以手部为中心的作业(包括眼睛的动作),细分为17(18)个动作,以不同的记号标示,称为“动作要素”,用以动作分解,并逐项分析,以求改进。后人用Therblig命名这种分析方法。

影像分析:

用摄影机或录像机将各种操作进行摄影或录像,因拍摄速度不同,又分为细微动作分析和慢速控时动作分析。

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绍动素分析:

动素分析:

第一类7个动素:伸手、抓取、移物、装配、使用、分解、释放

第二类7个动素:寻找、发现、选择、预对、定位、检验、计划

第三类4个动素:持住、休息、延迟、故延

伸手(Reach-RE):空手移动,伸向目标。又称运空。

起点:当手开始朝向目的物之瞬间;终点:当手抵达目的物之瞬间

特性:当手朝向目的物或某一动素完成,手须伸回时发生“伸手”动素;“伸手”途中常有“预对”伴生; “伸手”常在“释放”之后,而在“抓取”之前发生

移物(Move-M):手或身体的某一部位将物件由一地移至另一地。也称运实。

起点:手有所负荷并开始朝向目的地点移动的瞬间;终点:有所负荷的手抵达目的地点的瞬间。

特性: “移物”可能由手携带,也可能是推、拉、滑、拖、转动;“移物”途中突然停止即为“持住”;“移物”途中常有“预对”伴生;“移物”常在“握取”之后,而在“释放”或“定位”之前发生

抓取(Grasp-G):利用手指充分控制物体,也称“握取”。

起点:当手指或手掌环绕一物体,欲控制该物体的瞬间;终点:当物体被充分控制的瞬间结束

特性:物体已经被充分控制后的 “持住”;要点是用手控制物体;任何用工具的控制应视为“使用”;“抓取”常在“伸手”和“移物”之间发生

装配(Assemble-A):将两个物体组合在一起 起点:两个物体开始接触瞬间;终点:两个物体完全配合瞬间

特性:较简单的“装配”几乎和“定位”无区别时,应以“定位”视之;常在“定位”或“预对”之后,而在“释放”之前发生

拆卸(Disassemble-DA):对两个以上的组合物作分解动作

起点:当物体被控制,并处于可分解的瞬间;终点:物体完全分离的瞬间

状态:A.松动-最容易,需时最少;B.稍紧;C.紧合-最难,需时最多。

特性: 可能与其它动素复合发生;常在“握取”之后,而在“移物”或“释放”之前发生

使用(Use-U):为操作目的而使用工具或设备

起点:开始控制工具进行工作的瞬间;终点:工具使用完毕之瞬间

特性:一个操作中,可发生多次“使用”;当以手或手指代替工具操作时,也应看作“使用”,如用手指割裂纸或以手指沾浆糊,涂擦到纸上等

.释放(Release-RL):将控制的物体放开,也称“放手”

起点:手指始离开物体的瞬间;终点:手指完全离开物体瞬间

特性:与“抓取”、“持住”相反的动素,是费时最少的

形式:A.放置后松手;B. 让物体从半空坠落;C.触摸的放手(注释:身体某部位控制物体状态的解除,可视为“放手” )

检验(Inspect-I):将产品与标准作比较的动作

起点:开始检查的瞬间;终点:产品质量优劣被决定的瞬间。

特性:含有脑力的判断活动;人员的熟练程度会影响所用时间;检查标准通常有大小、数量、品质、性能,色泽等;需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器官。

寻找(Search –SH):眼睛确定物体位置的动作

起点:眼睛开始寻找的瞬间;终点:物体被发现的瞬间

特性:着重心理活动;复杂的操作及操作不稳定时,费时最多;物体愈小,费时愈多

选择(Select-ST):多个相类似物中选取其一

起点:终点即为起点;终点:物体被选出的瞬间

特性:一般在“伸手”与“握取”之间发生;常与“寻找”合并计时;物体越小、规格越严,选择越费时

计划(Plan-PN):操作中为决定下一步骤所做的考虑-“思考”

起点:开始考虑的瞬间;终点:决定行动的瞬间

特性:是一种心理活动,表现为犹豫;操作越熟练,时间越短

定位(Position-P):将物置于正确位置及方位的动作-“对准”

起点:手使物体移到特定方位的瞬间;终点:物体已被安置的瞬间

特性:A. 不对称物体,需时最多;B.几种方向均可,用时较少;C.任何方向均可,需时最少;常在“移物”之后,“释放”之前

预对(Preposition-PP):对准之前,先放置在预备对准的位置

起点与终点:与“定位”的起终点相同

特性:几乎都与其它动素复合发生,特别是“移物”;要求物体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以方便以后的取用

持住(Hold—H):手握住并保持静止状态

起点:手开始将物体固定在某一方位上的瞬间;终点:当物体不必固定在某一方位上,而开始下一动素的瞬间

特性:常发生在装配或手动机器的操作中,前为“抓取”,后为“释放”;“移物”的中途突然停止;应利用夹具替代手持物

休息(Rest-RT):因过度疲劳而停止工作

起点:停止工作的瞬间;终点:恢复工作之瞬间

特性:通常在操作周期之间发生;休息时间具体情况而不同

迟延(Unavoidable Delay-UD):因无法控制的因素而发生不可避免的停顿

起点:开始等候的瞬间;终点:继续恢复工作的瞬间

特性:等候机器运转或等候他人工作完成而产生,如等待检验、等待产品冷却等;工人不熟练而引起迟延

故延(Avoidable Delay-AD):由于故意或疏忽而使工作中断

起点:开始停顿的瞬间;终点:恢复工作的瞬间

特性:此动素发生时,不需考虑工序调整;通常是由于工人的工作方法错误,不注意或疏忽所致

流程分析BPA亦可借鉴IE工业工程里的动素分析,来识别增值活动VA,非增值活动NVA与废工WA。

No.

动素

常用词

设计与优化思路

1

填录动素

开立、申请、填写、提出、发起、录入、系统维护、资料建立…

模板化、格式化,勾选化,去除不必要信息栏位,数据批量导入作业、系统抛转。

2

传递动素

信息网络传输+物理空间转移+信息载体空间转移转发、知会、告知、邮件、交接、呈报、转移、搬运…

E化:将物理空间转移改成虚拟线上传输;

物理空间座次的整合;

3

审批动素

TR/

DCP

审核、批准、评审、初步评估、最终确认、会签、判定、核准等…

伴随传递动素+等待动素

① 放行审批---改串为并/授权当责;

② 知会签核---邮件或E化知会;

③ 风险控制---技术类、金额类分流;

④ 关照领导---组织扁平、充分授权;

⑤ 简政当责,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做决策。

4

等待动素

诸流程的伴随动素,任何流程动素都伴随搁置、串行等待、并行等待。

日事日毕,日清日结,流程滞留提醒,流程效率数据觉知,流程效率考核。

5

检查动素

验证、检验、试验、测试、追踪、跟进、内审、稽核、点检、比对确认等…

清单革命、抓大放小、简易工装、数据简化、报表合并(首巡终检)、系统追踪、定期反馈、绩效考核、专业分工、横向制约、机制规避...

6

操作动素

调查、调研、设计、 开发、绘制、作业、 执行、操作、调试、 报废、处置、装配、 拆除、返工…

①识别增值动作,剔除鸡肋;

②明确责任,避免重复与真空;

③制作SOP作业指导;

④一次性做对避免返工;

⑤为什么做?(批判精神)

⑥能否不做?(风险意识)

7

整理动素

信息数据的初步加工,无序事物有序化;汇总、整理、装订、分类、归档、标识、统计报表、建立台账…

①数据批量导出作业;

②日常有序维持;

③数据模版化;

④分类管理;

⑤关键数据法;

8

分析动素

信息数据的深度加工、 统计分析、评审、检讨、分析、头脑风暴、编制报告、图表呈现…

①分析工具软件;

②思维导图;

③EXCEL、PPT模板;

④结构思考力清单;

⑤结束不以决策、改善为目的的分析工作。

0 阅读:1
看看职场人的事儿

看看职场人的事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