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与川、渝、鄂相接,居陕南三市的中间。北靠秦岭,南依巴山,虽地处群山之间,但却是水乡秘境,汉江从安康穿城而过,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点缀群山之中,这里的水资源足足占了陕西全省的61%!
去安康恰逢周末,身在十堰的“小王子”叫我们退了火车票,一起开车过去,我们欣然答应,一同前往。
快到安康的时候,恰好看到瀛湖风景区有众多农家乐,网上风评甚好,于是寻得一家打电话过去咨询。一位大娘接了电话,叫我们开车到翠屏岛停车场,然后开船过来接。
安康城西南16公里处有一水域,碧水蓝天,岛屿众多,即为“陕西千岛湖”之称的瀛湖,翠屏岛就在其中。到了异地景区,去农家乐有点没底,好在网上有团购套餐,评价尚佳,于是心中少了几分忐忑。
到了翠屏岛停好车,下斜坡,就到了一管理处,管理人员让我们给农家乐打了电话确认后,就放我们去码头等船。一切颇为新奇,吃个饭,还得坐船,四周风景还如此漂亮。
农家乐在湖对面岛屿之上,不一会看到老板驾着艘小船驶来,接上我们就往岛上的“瀛湖开心庄园农家乐”开去。开到岛下,有一小网圈住的池子,老板从里面捞出了一只鲜活的鸭嘴鱼,这正是今日“餐桌主角”。
上了坡进了院子,老板把鸭嘴鱼用刀背拍晕,用水冲洗干净,熟练地把鱼肉和鱼骨片开。鸭嘴鱼就一根主刺,鸭嘴部分里面有一条软骨,也是非常好吃的。
处理好后,接下来的厨艺展示就交给了老板的母亲了,一看就是做农家菜的一把好手。
鱼肉鱼骨用葱、姜、蒜及料酒等腌一会去腥,再取鱼肉摆盘,各淋上蒜蓉酱和豆豉酱后放入蒸箱,这是一鱼两味的吃法。
鱼骨用泡菜炒,自家做的泡菜乃一绝,有泡椒、萝卜还有泡红薯杆。
灶台火大,鱼骨过下油就已经皮皱肉卷了,香气四溢。待油滤掉,下锅与切成小段的泡菜同炒,酸辣鲜香让人忍不住口水直流。
泡菜不止于此,野油菜从坛子里捞出,为了与魔芋条的一场相逢。农家菜,虽然上不了富丽堂皇的台面,但是论口味和下饭,那是一等一的好手。
土鸡早就提前炖过了,熟土鸡一会要跟干土豆片一起炒。野菜早就裹上了淀粉,往锅里油炸一下就能吃。
大娘备菜花了点时间,做菜的时候三下五除二,麻利地把一桌美味给整上桌了。此刻,面朝瀛湖,湖光山色,阳光倾洒,寒冬在暖阳下也变得和善起来。
一鱼两味,蒜蓉鲜甜,豆豉浓郁,待两种滋味入口,又有点想要清蒸的原味了。无论何种味型,鱼肉自身鲜甜,肉质紧实依然。
泡菜炒鱼骨,更是撬开味蕾的不二法宝,软骨与附在鱼骨上的鱼肉,都有着弹牙的口感,跟好几种泡菜合炒,简直“下饭神器”。我赶紧去厨房端来一盆甑子饭,此时不干饭,更待何时?
土鸡肉紧,岂是肉鸡可比,与干土豆片、木耳一起,炒出了当地特有风味;
小鱼仔裹了些许鸡蛋面,放锅里油炸,酥得鱼刺都是脆的。
夹一筷子魔芋与酸菜,放到饭里一拌,一碗饭瞬间少了一半;
裹着淀粉油炸的野菜,酥酥软软;
一种长得像蒲公英叶子的野菜,当地人称其为苦菜,焯过水后凉拌,苦中回甘,用来“下火”恰到好处。
这顿“五星级湖光山水大餐”人均消费并不高。小院附近吹吹风,望着碧蓝的湖水,心情也会好起来。船来船往,吃完后又免费送我们回翠屏岛,这顿还没消化完,小王子已经在盘算着下次带朋友开车来这儿了。翠屏岛上有酒店,价格并不高,在这里住一晚游玩瀛湖景区也是极好的。
在安康吃了一顿农家乐,就停不下来了。在市区坐上一位“吃货”出租车女司机的车,听说我们要去香溪洞,就告诉“山下的农家乐都不错”,让我们去一家名为“平利农家乐”的二十年老店,尝尝平利县的美食。
洋芋粑炒腊肉,把洋芋做成了像红薯粑、蕨粑之类有点“且糯且弹”的食物,热油中煸过之后,表皮就有些脆了。腊肉切得很薄,煸得干干,腊味的芬芳颇为诱人。
猪肝用猛火爆炒数秒,嫩滑的口感得以保留,佐以泡椒成就“泡椒猪肝”;
这一带的人喜欢吃切成片的土豆,干土豆片有干的韧劲,新鲜土豆片则有新鲜的脆爽。
加了绿豆和苞米的杂粮饭口感更香,米饭的身价也上升到了12元一盆。
两顿农家乐下来,安康之旅已然值得。市区还得逛逛,论小吃还得是老城区。
安康人对蒸面的喜爱,从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蒸面馆就能看出。
蒸面跟汉中面皮有点像,只不过汉中用的是米浆,而安康用的是面浆。蒸面跟宝鸡擀面皮也有点像,但擀面皮真是需要擀,而蒸面只要蒸出来就可以了。
油泼辣子加上芝麻酱,瞬间把我拉回到陕甘,陕南也不会少了油泼辣子!蒸面的口感,相比于擀面皮的劲道,要更绵糯一点,真是别样的风味啊。
听滴滴司机说,鼓楼小学对面有家“麻辣烫夹馍”很棒,可惜只做早上。没看到招牌,也没看到店面,只好另外找了一家店尝试了一下, 未曾想给了我们一个热馍夹了“冷冰冰”的麻辣烫。我颇有微词,但店家对食物如此不上心,再争执无非平添烦恼。早知道就去街边卖麻辣烫的摊子上顺道夹个馍好了。
本想去“东关第一家羊肉泡馍”的,结果走到附近,看到店门口烙着热馍。
一张大馍,横竖两刀,叫三角馍。在渭南,馍要稍微小点,一分为二,叫月牙馍。
看着就很香,于是稀里糊涂进店喝汤,出来一瞧,这家店叫“东关第一碗牛羊肉泡”!
我们走错啦!
还好,这家的羊汤挺鲜美,汤端上来,桌子有盛着盐的碗,咸淡自调。25元的汤,羊肉给得可不少,肉块切得略厚,吃起来就很有劲头,新鲜程度那更是没得说了。
虽被东关第一碗牛羊肉泡“截胡”,但味道已满意,就没再去隔壁了。
“马家韭黄羊肉饺子馆(米线)”,一进门就看到几个大娘在包饺子。“韭黄羊肉馅”实在少见,再往里面加一把米线,饺子+米线的混搭来了。
汤是酸汤,饺子皮薄馅足,咬开里面的肉嚼起来有颗粒感,挺不错。
十二月安康的夜,冷飕飕,汉江已进入枯水季,江底的石子露了出来。
在汉江边,从南岸往北望去,新区高楼林立,灯光璀璨。
从北岸看向南方,老城区那片低矮的房子密密麻麻,远处高楼一座座拔地而起。
一路冷风吹过,总觉得胃里缺了点什么?
原来还差一顿烧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