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20日,印度武装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向在中国边境地区驻扎的解放军边防部队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对于印军的这一行动,中国方面早有预料,并做好了准备,在印军进攻时,解放军部队果断和印军交火,实施对印自卫反击作战。
解放军和印军交火的第一场战役就发生在克节朗河谷地区,这场战役后来也被称之为克节朗战役。
1959年后,印度就不断在中印边境地区进行武装挑衅。1961年,中国政府向尼赫鲁提出和谈建议,尼赫鲁果断拒绝。1962年6月,印军进入中国西藏山南扯冬地区。随后,印军在中印边境地区大肆扩张,设立了不少武装据点,截至1962年8月底,印军已经在中印边境的中国境内建立近100个据点了。
印军的武装据点几乎都在解放军边防哨所的对面,和解放军完全就是“面对面”,距离解放军据点只有几十米甚至几米远。不仅如此,尼赫鲁在新德里还声称:“将中国人从边境地区赶出去”。
面对印度武装力量的不断入侵,中国政府鉴于边境的紧张形势,决定对印度采取武装手段,进行“自卫反击”。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向尼赫鲁政府发出警告:立即从边境撤军,否则中方将使用武力。但印度政府完全把中国政府的话当作耳旁风,一再挑战中国的底线。
为了防范印军突然发动大规模入侵行动,中国在中印边境地区事先就部署了一定的部队,在1962年10月20日印军发动大规模入侵行动时,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第一时间就进行了反击。
印军在中印边境的克节朗地区驻扎的兵力最多,对中国的大规模入侵行动也是从克节朗地区开始的,所以解放军在边境地区和印军的第一仗就发生在克节朗。当时在边境地区指挥作战的是开国中将张国华。
在前期防备印军入侵阶段,张国华将军根据印军在克节朗地区的部署情况制定了战斗计划,张国华决定以解放军藏字419部队第155团和第157团1个营在印军左翼阵地的卡龙、枪等地区实施主要突击,歼灭在该地区驻守的印军;以第157团主力部队向印军在克节朗地区的阵地左侧迂回至章多地区,直接摧毁印军第7旅旅部和后勤供应基地。
为了在短时间内对入侵中国境内的印军造成打击,张国华计划从各个方向对印军发动反击。以解放军第154团向印军在克节朗地区的阵地右侧突击,向沙则和克宁乃桥地区的印军发动进攻;
以解放军第32团第2营和山南军分区守点分队,在印军阵地正面进行牵制作战;
以解放军炮兵部队第308团2个120mm迫击炮连和第11师2个82mm迫炮连组成轻便炮群,在拉则、塔拉地区构筑炮兵阵地,支援步兵作战;
以解放军第32团(欠1个营)在勒和得芒地区集结主力部队发动进攻,并以驻扎于错那地区的第31团第2营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作战。
另外,张国华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考虑到印军可能会在后方进行偷袭,遂派出解放军第11师高炮营在麻麻、薄山口、宝丁山口一带地区负责防范印度空军部队,保障后方运输的安全。
按照张国华的计划,在解放军各部队向印军部队发动进攻后,一边进攻一边对印军在克节朗地区构筑的阵地形成合围之势,并迅速收紧包围圈。再向扯冬、绒不丢、扯果布、邦冈丁和色兄朗沟一带的印军发动进攻。随后便向哈东拉山口、桑采拉山口的印军阵地发动进攻,阻止印军南逃北援的通道。
1962年10月20日印军在中印边境开枪后,解放军第155团第2营率先接敌。接到前线消息后,张国华在指挥部内暗下决心“这次要争取全部端掉印军第7旅”。随后,张国华向各部队下达命令“按照预定计划展开作战。”
20日早上5点左右,解放军第155团第2营到达克节朗河北岸。经过3小时激战后,155团第2营以牺牲21人,负伤34人的代价全歼入侵枪等地区的2个步兵连的印军,共270人,其中俘虏42人,摧毁地堡112座。
同时,155团第1营集中主要兵力武器,采取侧背攻击,穿插分割战术,在炮火支援下歼灭印军在卡龙方向的守军,随后向扯冬、绒不丢方向前进。经过半天时间的作战后,解放军共歼灭印军360多人,自身牺牲59人,受伤79人。
在枪等、卡龙地区接敌的同时,解放军第154团在沙则地区也和敌人交上了手。印军在沙则地区的阵地经营时间比较长,在这里镇守的印军1个加强连和1个加强排凭借着坚固的工事经常向解放军打冷枪。
不仅如此,印军在沙则地区还修建了100多座地堡,并设置了各种陷阱,阵地火力覆盖范围达到了宽300米、长2500米。解放军第154团3营在进攻过程中将部队分为两个梯队,采取穿插迂回的方式对印军进行分割包围,并以全团的21门火炮组成炮兵部队,支援步兵作战。经过一上午的战斗后,解放军结束了在沙则地区的战斗,共歼灭印军162人,剩余印军全部溃逃。
在解放军的雷霆攻势之下,中国在克节朗河谷的战斗只用了几个小时就拿下了章多、卡龙、扯冬、兼则玛尼这些据点。印军王牌部队第7旅的防御战线全线崩溃。
这时候,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中国军队不再受麦克马洪线的约束。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很明显:解放军的进攻不会止步于麦克马洪线,想打到哪里就打到哪里。如果你印度不想和谈,执意要斗争到底,中国随时奉陪!
声明发出后,解放军在克节朗地区的战斗中打的更加火热。左右两侧打的火热,负责“扎口袋”的部队也不甘落后。解放军157团为防止印军在战斗刚开始就全部溃逃,在双方刚开始交火的时候就派出主力部队向章多地区秘密迂回。
章多地区的战斗在1962年10月20日晚上7时结束,解放军在战斗中歼灭了印军第九廓尔喀联队第1营营部和2个连,摧毁了印军第7旅的后方机关及炮兵、勤务分队各一部分,共击毙敌人68名,俘虏营长阿鲁瓦里亚中校以下492人,直接摧毁印军第7旅旅部和后勤供应基地。
1962年10月21日,解放军第155、第157团和第32团第2营分别在克节朗河南部的山林、色兄郎沟和章多地区进行了清剿行动,控制了桑采拉、哈东拉山口。至此,解放军在克节朗地区的战斗结束,大获全胜。
战斗结束后,解放军部队越过“麦克马洪线”继续向南追击第7旅溃逃之敌扩大战果。1962年10月22日,第154团从哈东拉出发,向龙布方向发动追击。为保护步兵作战,第154团派出迫击炮第2连,在人均负重35公斤以上的情况下,跟随步兵部队一起追击。经过一个小时的武装奔袭后,解放军在龙布普附近发现印军身影,迅速发起进攻。正是这次追击行动,解放军俘虏了印度陆军精锐部队第7旅旅长约翰·达尔维准将和9名印度第7旅高层官员。
在整个克节朗地区的战斗中,解放军边防作战部队歼灭了印军第7旅旅部、第二拉加普特营、第九廓尔喀联队第1营全部、旁遮普联队第9营大部、阿萨姆步兵第5营和近卫联队第4营各一部分。解放军两天共击毙印军832人,俘1065人。
从战斗开始到战斗结束,指挥作战的张国华虽然一直在作战室内指挥部队,但心却一直紧绷。
当时解放军的指挥部设立在一块巨石下的隐蔽处,四周灌木丛生。在作战室内,张国华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地图,密切关注前线最新战况,随时等待变更计划。紧张之余,张国华偶尔会在巨石下接口水喝。在石头缝中有冰雪融化留下来的冰雪融水,水温较低,张国华每次喝都会呲牙咧嘴的感叹一句:这水真甜!
水甜不应该享受吗?为何会呲牙咧嘴?原来,在战斗还未开始之前,张国华就出现了牙疼的情况,曾多次找到均已给自己开止痛药。后来由于战事紧张,张将军顾不上那么多,就用冰水麻痹神经。至于说水甜,主要还是因为战绩“甜”。
牙疼的毛病是在红军那时候就留下来的,当时张国华将军在战斗中受了伤,子弹从耳朵根子打进去,一直从下巴穿出来,五颗牙和下巴骨全都被打掉了。由于医疗条件有限,一直到1958年才在北京镶了假牙。
中印双方军队开战后,由于战事紧张和连续熬夜缘故,张国华将军多次出现牙龈发炎的情况。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战斗开始后,张国华的心始终是揪着的,就怕中印交手的第一仗没打好,没办法向中央交代,一着急一上火,牙疼的就更受不了。
刚开始,张国华将军还靠止痛片这么挺着,但是随着发炎愈加严重,止痛片吃的越来越多。为了将军的身体考虑,医生拒绝给将军开这么多的止痛药。无奈之下,张国华将军在指挥作战的间隙就会喝一口冰雪融化水。
尽管牙疼,但张国华将军一直坚守在作战室,直到前线传来克节朗战斗结束的消息。张国华将军看着前线传来的战报后,笑着说“这个比止疼片管用!”
就这样,张国华将军一直坚持到克节朗战役结束后才放心去接受了医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