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食菌季的到来,人们戏称又到了云南人一年一度的“试毒大会”,几乎每周都有人因误食毒蘑菇产生幻觉“荣登”热门新闻榜。近日,一名男子吃下见手青后以为自己变为了奥特曼,在病床上摆出奥特曼的经典手势,再次加深了网友们的疑惑:为何每年都有食菌中毒致死的事件发生,人们依然乐此不疲地采食野生菌?
作为奇特的“天降”生物,菌类有着绚烂多彩的颜色,和怪异别致的外观。世界上第一个以身试毒的人是谁已经无从考证,但在人类历史上,菌菇确曾因为它的神奇魔力而写下了光怪陆离的一笔。
“先菌子后小人”
▲图为野生菌上市售卖。(图片来自中新社)
在生产菌子的云南,当地人总结了吃菌子的“三熟”经验:“菌子要成熟,菌子要炒熟,去医院的路要熟”。或许是菌菇的鲜美实在难以抵挡,自6月以来,中国各地出现了不少因食用蘑菇不当而中毒的新闻。有人吃菌子中毒住院,躺在床上伸出手指抓“小精灵”,嘴里还念叨着“这个逮不着”。还有人因为吃野生菌之后产生幻觉,在病床上隔空捋线,看得网友们又是心疼又是好笑。
这种让人们频频出糗的菌子叫做见手青,又被云南人叫做“红葱”,学名兰茂牛肝菌(Lanmaoa asiatica),是当地最受欢迎的蘑菇之一。食用没有完全加工熟的见手青会引发幻觉,这在菌子产地是常识。有人描述见手青引起的小人国幻觉,“眼前到处都是忙碌的小人,桌子上、墙壁上甚至是大树上,都有无数的小人,简直就像童话中描述的小人国。”
菌子出圈 耶伦狂点四盘
▲云南昆明,一家野生菌火锅店内的工作人员在开放式厨房内处理野生菌。(图片来自中新社)
云南的野生菌又一次火“出圈”,不仅仅有短视频平台的功劳,还因为来中国访问的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有报道称,她抵达北京的第一顿晚餐便来到了一家云南餐馆。据店员说“她很爱菌子,见手青就点了四份,两盘香辣,两盘炒鲜,真是无比魔幻的一天”。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曹云雯受访时表示,“美财长抵京第一餐选择云南餐厅”再次推高“云南菌子传奇”的传播热度,这也证实了云南菜的“江湖地位”。“野生菌火‘出圈’,我一点都不意外。”云南省旅游饭店暨餐饮行业协会联合创会会长杨艾军说,国宴上一直有云南食用菌的身影。
其实,占据云南美食“C位”的野生菌的魅力由来已久。明代潘之恒编写的《广菌谱》就收录了云南各类食用菌并做了详细的介绍。2007年,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召开的第五届世界菌根食用菌大会,也让云南野生食用菌融入世界,一举成名天下知。
“出菜中国人”,将西方的“魔力”蘑菇搬上餐桌
▲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广场前建起了一个快乐的小屋,“请”来了可爱的“蓝精灵”们,吸引过往路人驻足拍摄。(图片来自中新社)
蘑菇不仅在现实世界里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物种,在二次元里也是神奇的存在。在《爱丽丝漫游仙境》里,它能让爱丽丝忽大忽小;在《蓝精灵》里,它是小精灵们的住所;在《超级玛丽》里,它能让主人公变强打怪。
蘑菇,在各种幻想故事里扮演着带有“魔法”的角色,这是因为毒蘑菇的致幻魔力已经深深烙印在人类追寻幻觉的历史记忆之中。
西方对致幻菌类的描述,最早可见于16世纪的历史著作。但是此后一度沉寂下来,直到20世纪50年代,法国巴黎自然史博物馆的海姆教授在危地马拉的玛雅遗迹中,首先发现了有关“神蘑菇”的记述。而在有名的玛雅古抄本中,有几幅图画也曾描绘了一只握着蘑菇形物体的手。在中南美洲出上文物中,还发现了多达数百件的蘑菇石雕。就这样,致幻菌类重新出现在聚光灯下。甚至在此后掀起了西方一阵诡异的致幻菇狂热。
美国著名的商业储蓄银行J·P摩根公司的副总裁戈登·沃森(Gorden Wasson)发表一篇名为《寻找“魔”菇》(Seeking the Magic Mushroom)的文章,首次向大众展现了蘑菇的神秘,并进一步激发了西方人寻找神圣蘑菇的狂热。
然而,在西方拥有“魔力”的毒蘑菇,终究逃不开中国人的餐桌。从很久以前,各种菌类就已经是中国人饭桌上一种可口的美食。《礼记》中有“食所加庶羞有芝栭(即灵芝、木耳)”;《齐民要术》中记载了“燕菌”和“菰菌鱼羹”的制作方法;宋代的陈仁玉在《菌谱》中赞美竹菌(即竹荪)“味极甘”,而平菇是“五台天花,亦甲群汇”;元代这类记载更多。
云南因其独特而复杂的地形地貌、森林及土壤种类以及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孕育了极其丰富的野生菌资源。野生菌无疑是云南特产的美味佳肴,每年吸引许多人们前仆后继前来品尝。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野生菌虽美,食用需谨慎!希望大家在品尝菌子美味的同时,也可以远离“小人”。
综合北青网、国家人文历史、昆明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