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清晨是我苏醒的时刻,黎明在我心中。
向自己做出早起的承诺,也会慢慢改变你的生活。
这个理念,我很是认同。我已经有大半年做不到每天早起了,能早起还是在孩子没上高中前,倒逼着我每天5点多起床。
后来,就彻底松散了,要么间歇性早起,要么一觉睡到自然醒。
不是所有的懒觉,都能让人神清气爽。没有早起,并没有让我精力有多充沛,而是感觉到更累,还有对自己的迷茫。
有种想做到又力不从心的感觉,好像这件事并非我情愿,但每天都在这样做。
似乎,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时刻。
比如说,明明理智告诉自己晚上不能吃东西,饮食要清淡,但情绪上又很想暴饮暴食。
还有想去录视频,想去做点其它事情,却还是选择了躺平和消磨时间。
这样的时刻出现越来越多时,有点心慌,也有点烦。
怎么破局?我一直没想明白,索性就一直这么随波逐流,走哪算哪。
直到我的孩子出现跟我一样的状态后,我决心要改变了,我对自己做出的承诺是:我一定要做到,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孩子。
如果我站在高处来指导孩子应该要怎么做,而我自己做得一塌糊涂,那只能说明:己所不欲,专施于人。
但凡我做不到的事情,要求我孩子去做是不合理的。即便我能轻而易举能做到的,孩子想要做到也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为我和孩子的地平线和起跑线是不一样的,我比他多了30年的经验和认知。
这样想了之后,我突然理解了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突然想通了是我没有做好,才会导致他的问题出现。
时间不会偏袒任何一个人,过去的散漫和慵懒,会让我们现在的生活变得被动。
没有人不想变得更好,只是缺了那么一点点的信念、坚定和信心。
就拿早起来说,我有大半年做得很不好的原因,并不是我没有能力做到,只是没有一个坚定的理由,所以才没有养成习惯。
这半年以来,我做得也不好,每天都在随波逐流,想逃避就逃避,一直在做自己舒适区以内的事,稍微有难度就直接无视不做。
我孩子大概率也有这样的时刻?人和人的气场会神奇地相似,想法和做也会如出一辙的相似。
心里怎么想,真的会投射到言行举止,会决定事情的去向。
想明白了这一点后,我开始感受自己的呼吸,感受每一天的细节,感觉每一个心灵相处的时刻。
最重要的是不给自己定硬性早起目标,但头脑中有一个信念:我要变好。
是的,我想我孩子变得足够好,而前提是我先要变得足够好。要直面自己的弱点,直面自己想做又一直没有做到的东西。
打碎内心的纸老虎,才是重建。我给自己设置了太多限制,对自己并没有那么多的自信,所以才会导致目标和初心会忽近忽远。
我不想对过去说抱歉,也不愿意把时间花在后悔上,但一定要反思。
要在过去的遗憾和惋惜中,重塑心力,从现在开始及时努力,为明天的精彩增加点筹码。
想都是问题,做都是答案。
当我静下心足够理解自己时,我忽然就理解了孩子。从自己身上的问题,再关联孩子身上的问题,发现神奇的相似。
察觉就是疗愈,越清晰自己,越能看到背后的事实。
这几天学习和思考,让我在混沌中变得愈发清晰。当然,我不能说我已经完全开悟,但起码“冰山”的一角已经被我凿出来一个洞。
剩下就是要继续努力,不断挖掘自己的内心,持续去践行,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书写可以。思维局限的地方,学习可以弥补。
做一个真正成长型的妈妈,不仅仅是为了孩子,更是为了我自己。
让情绪流动起来,接纳时好时坏的情绪,看见问题,也看见自己,看见美好,也看见悲欢离合是人生的常态。
如此,才能在良性循环中一路向前。坚定信念,重塑心力,正念的及时介入是我做的又一次无比正确的选择。
是时候,也让自己再进阶一波了。有点期待奋发向上的自己了。我坚信当我做好时,我孩子一定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