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未来

吾心澄 2025-02-16 20:36:59

上次看了尤瓦尔赫拉利的《智人之上》,网友都反映他的思想太过悲观了,推荐我去看人工智能之父——黄仁勋的传记缓解一下;因此,这两天就看完了《黄仁勋:英伟达之芯》。

这本书主要讲了黄先生的个人成长经历和他在人工智能领域沉浸了30年的经验,以及他对人工智能未来的看法。

那我们就略过他的经历和经验,主要谈一下他对人工智能未来的看法。

基于尤瓦尔赫拉利在《智人之上》中对人工智能可能毁灭人类的忧虑,作为发源者黄先生是怎么看的呢?

在这本书中,作者斯蒂芬威特针对尤瓦尔赫拉利在《智人之上》的观点,向黄仁勋先生提出问题说:未来人工智能形成自主意识,会不会超越人类成为主宰?

黄先生有些生气,因为马斯克也有类似的观点;对于这样的问题,他本能的有些排斥与蔑视;

他说:你买了一个热狗,Ai推荐你加芥末酱与番茄酱,你就断定人工智能会毁灭世界?这不是很荒缪吗?

他认为:人工智能与生物大脑有诸多的差异,神经网络没有基于神经元的神经胶质细胞,没法与神经系统相连;它们没有下丘脑、海马体,不受激素的影响;

它们没有思维能力、没有感官记忆、没有情感、没有想象力、没有生殖功能、更没有生存本能;

它甚至都称不上真正的“活着”,它不属于单细胞生物,它们的神经网络基于模仿。

因此,他觉得人工智能只会让未来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好,他预测几十年后,每个人都将拥有一支帮你工作、帮你干家务的机器人队伍;而你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整个社会都将进入发达国家的生活状态。

他说:如果未来人工智能超越人类,那它不是应该向更高等的文明进攻吗?人类的资源已经开采殆尽,人类的一切它也已经体验过了……

针对尤瓦尔赫拉利对人工智能未来的悲观和黄仁勋先生的乐观,我看到了思想者与实战者的区别。

思想者是针对事物发表自己的观点,它是可以添油加醋、天马行空的;而实战者是一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出来的;

他们就像战国时期的赵奢和赵括的区别。赵括知识渊博,但能力都屈居于纸上谈兵的功力;

他的爸爸赵奢就不一样,他是在战场上真枪实弹历练出来的能力;所以他敢于挑战当时人人忌惮、一统六国时强大的秦国,使秦国在瘀与之战中溃败于他的战略之下;因为他,赵国也因此成为秦国唯一忌惮的国家……

对于这两位老师的观点,我都有思考,那我是如何看待的呢?

对于尤瓦尔赫拉利的观点:人工智能未来会居于人类之上。我觉得也不无可能,因为现在确实有出现AI会自发的行动;

AI的学习能力超出人类无数倍,按照得信息者得天下的说法,即便此刻的AI很弱智,但未来将会是碾压式的超越。

如果你说它没有意识、没有情感;那我觉得:也许意识和情感本就是人类的弱点;机器人没有情感的羁绊,更冷漠、更无情,反而处理问题更理性、更果断、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对于黄仁勋先生的观点,我是支持的,因为他在这个领域沉浸的时间最长;如果说这是一场战争的话,那他一直都在战线上;所以,在短期内他的观点是没有问题的,即人工智能的崛起会给人类带来无止境的美好生活。

但站在黄先生的观点,人工智能是可控的,它是基于人类的指引和对人类神经元的模仿;那不可控就是掌控和驱动它的人了;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好人在一起你不一定会变成好人,但跟坏人在一起,那即便你不变坏也沾了风气。

机器可控,人是不可控的;如果算法掌握在思想正派的好人手里,那必然会锦上添花;但如果让一个内心邪恶、阴暗的人去运行人工智能算法,那无疑是会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赵高掌控大秦帝国一样……

所以,我觉得维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把人工智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用美好的、积极正面的信息去喂养它,而不是把它当成发泄、报复的工具……

好人不一定有好报,但好人能引人向善;诚人能感天动地,也务必能感“机”动“物”……

0 阅读:3
吾心澄

吾心澄

循着生活轨迹一路探寻,追求印象画里的风和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