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不易,守成更难。必须居安思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战略家,早在延安时期,就对中国共产党未来的全面执政问题作过深入思考。高瞻远瞩地预见到胜利后居功自傲、贪图享受是导致政权腐败并最终走上覆亡之路的重要因素。著名的“延安窑洞对”,反映了毛泽东对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律的思想应对。党执政60多年来,这一历史周期律如高悬在中国共产党人头上的一把利剑,令人不敢高枕无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向全党发出要居安思危的告诫。他说:“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律的一段对话,至今对中国共产党都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
坚持“两个务必”,是避免重蹈李自成覆辙的重要思想武器。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优良作风。“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上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也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我们要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就要靠头脑清醒,靠时刻牢记并践行“两个务必”。
时刻保持“赶考”的精神状态。毛泽东把执掌政权视作“赶考”,“兢兢业业,生怕出岔子,但说不定岔子从什么地方跑出来。”从毛泽东当年给郭沫若信中的这段话,可以充分看出毛泽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境。60多年后的今天,虽然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进步,但正如习总书记所告诫的那样:“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征程中。‘考试’仍在继续,全党都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共产党人来说,无论是借鉴历史教训,还是继承优良传统,都将获得丰富的营养剂和强劲的正能量。从毛泽东多次提及李自成,我们可以感悟到:一代代人的“赶考”、一代代人的接力、一代代人的牺牲、一代代人的胜利——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轨迹和向人民交出的历史答卷!
时间拔回到1949年3月5日,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醒全党要以李自成为鉴,并强调不要学李自成的错误。他意识到,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巩固胜利成果。
他警惕全党在胜利后,骄傲自满会导致失败,强调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进入北京后,毛主席继续表现出不学李自成的决心。他选择从清华园火车站下车,在颐和园休息后前往西郊机场检阅部队,并在香山住宿,而不是立即进入中南海或故宫。这是他为了避免重蹈李自成覆辙,不让自己陷入权力的诱惑中。他还强调不能让新中国的政权腐化变质,否则人民就会造反,不学李自成。
毛主席对于权力腐败问题非常警惕。在建国初期,他亲自批准处决犯有重大贪污罪行的高级干部刘青山、张子善,以挽救更多干部。他强调治国就是治吏,要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遵循礼义廉耻。他认为如果干部贪污腐败、胡作非为,国家无法治理,将导致社会大乱,人民将走上造反之路。
毛主席的这些言论和行动表明他坚决不让自己和党员干部学习李自成的错误,注重巩固胜利成果并维护人民政权的稳定。他强调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些原则对于建立新中国以及长治久安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