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物理的黄金时代:从粒子海洋到夸克模型

寻琴观看商业 2024-11-09 01:02:39
粒子激增与分类困境

自上世纪60年代起,粒子物理的研究重心发生了微妙的转变。早期,发现新粒子几乎等同于获得诺贝尔奖,理论引领着实验的步伐。

然而,随着加速器和对撞机技术的进步,粒子数量激增。从最初的几兆电子伏特到几百吉电子伏特,实验中发现了超过两百种新粒子。

这些粒子属性各异,如何分类,哪些是基本粒子,成为了理论物理学家面临的重大挑战。

最初,人们尝试根据自旋将粒子分为费米子和玻色子。自旋为半整数(如1/2, 3/2, 5/2等)的粒子被称为费米子,自旋为整数的粒子被称为玻色子。

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质量,将粒子分为轻子(轻粒子)、核子(质子和中子)、介子(质量介于轻子和核子之间)以及超子(质量大于核子)。核子和超子也被统称为重子。

然而,人们逐渐意识到,仅凭质量划分粒子意义不大,因为质量只是众多粒子属性中较为普通的一个。微观粒子的奇特性质繁多,需要一种更基本的属性来进行分类——相互作用力。

除了已知的引力和电磁力,物理学家发现了强力和弱力。强力将质子和中子束缚在原子核内,弱力则导致粒子发生衰变。

根据是否参与强相互作用,粒子被分为轻子和强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被称为轻子,目前已发现六种:电子、缪子、陶子(质量更大的电子)以及它们分别对应的三种中微子(电中微子、缪中微子和陶中微子)。

而介子、核子、超子都参与强相互作用,因此都属于强子。此外,还有一类特殊的粒子叫做规范玻色子,例如光子,它们负责传递相互作用,静止质量为零。

八重道与粒子物理的“海王星”

按照这种分类方式,轻子和规范玻色子加起来不到十种,而其余两百多种粒子都属于强子。这引发了新的疑问:为什么轻子种类稀少,而强子却如此繁多?直觉告诉我们,这两百多种强子并非都是基本粒子,一定存在更基本的组成单元。

早在1949年,费米和杨振宁就提出了费米-杨模型,认为只有质子、中子以及它们的反粒子才是基本粒子,其他强子都可由这四种粒子构成。1956年,坂田昌一推广了费米-杨模型,认为质子、中子以及Λ超子及其反粒子才是基本粒子。

之后,盖尔曼在坂田理论的基础上,于1962年提出了“八重道”方法,类似于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将粒子根据其性质排列成组。

如果元素周期表上出现空缺,则预示着新元素的存在。盖尔曼的八重道也具备这种预测能力。

他根据自己的理论推算,预言了Ω⁻超子的存在,并预测其质量约为1685兆电子伏特,平均寿命约为10⁻¹⁰秒(这在超子中算是长寿的,其他粒子寿命通常短于10⁻²²秒)。他还预测了Ω⁻超子的三种不同衰变方式。

1963年,塞米奥斯实验小组在云室中拍摄了近十万张照片,最终找到了盖尔曼预言的Ω⁻超子。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标志着SU(3)对称理论的巨大成功,Ω⁻超子也被誉为粒子物理学中的“海王星”。

夸克模型的诞生

1964年,盖尔曼基于群论分析,提出了夸克模型。他认为强子并非基本粒子,而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

最初,他提出了三种夸克:上夸克(up, u)、下夸克(down, d)和奇异夸克(strange, s),以及它们各自的反夸克。这些夸克带有分数电荷:上夸克带+2/3e电荷,下夸克和奇异夸克带-1/3e电荷(e为基本电荷单位)。

根据夸克模型,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uud)组成,电荷为(+2/3e) + (+2/3e) + (-1/3e) = +e;中子由一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udd)组成,电荷为(+2/3e) + (-1/3e) + (-1/3e) = 0。

尽管夸克模型看起来像是拼凑而成,但它成功解释了强子的构成。为了验证夸克模型,需要真正找到夸克。

0 阅读:2

寻琴观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