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周总理与毛主席争论,主席反问一句话,让总理无言以对

游史渊 2024-12-11 11:49:17

1961年,中南海的办公室外,气氛一片冷凝。警卫和秘书都一脸无奈,摇头看着办公室的大门。

两位国家最重要的人物正大声地争辩着,像两个“老小孩”似的,谁也不肯退步。

“主席,您的身体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如果您出了什么事,让我们的百姓该追随谁呢?”

毛主席听到周总理的话,却不禁一挑眉,反问道:“那你呢?恩来你似乎也没有带个好头啊?”

这一句话堵得周总理无言以对,最终只能无奈的重重叹口气。

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两位国家领导人争执不下的,竟然围绕着一个“吃”字。

周总理想尽办法让主席吃肉,可是主席却把周总理反驳得哑口无言。

那么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毛主席和周总理为什么谁也不肯吃肉呢?

三年灾害一心共克

1961年,是中国百姓十分难忘的一年。

虽然新中国早已成立,但是作为一个新生的政权,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全国百姓团结一心,共同克服。

这一年气候反复,天灾接连,十分不利于庄稼的生长,全国的收成惨淡。再加上国际环境的影响,注定了会是一个荒年。

无数底层百姓家中的口粮一天比一天地少,不得不忍饥挨饿。路上的人面黄肌瘦的不在少数,家里的婴儿也饿得嗷嗷直哭。

国家的领导层也看到了这种情况,尤其是毛主席周总理,为民生艰难愁得皱纹都要出来了。但天灾不可控,粮食也不是能随人的意志生长的。只有靠人的忍耐力和坚持度过这一次灾荒。

毛主席认为,自己身为人民领袖,不能够只有口头支持,必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影响力抚慰人心,共克时艰。

于是毛主席召开了一次领导会议,共同商议如何应对灾荒,帮助百姓更好地生存下去。

毛主席主动提出,自己身为领导人,要做好带头作用,不能光让底层百姓吃苦。

他想让百姓知道领导人也一样在与饥饿对抗,让所有人看到上到领导人努力克服重重障碍的决心。

当时科学公认成年人每月需要30斤粮食,才能够保证摄入足够营养。

毛主席说,如今正是缺食少粮的时期,大家身为党员干部,更是不能搞特殊,那么在场的每一个人,口粮减到29斤每个月,表示一下自己的决心没问题吧?

不仅如此,毛主席更是把自己的口粮缩减到26斤,因为他觉得自己必须做好表率,其他人才能心悦诚服。

周恩来总理也给自己制定了24斤每月的粮食标准。

从那天之后,毛主席便开始了严格执行这一计划,不肯多吃,也不肯吃一点肉蛋、细粮。

偷偷“开小灶”惹得主席生气

在那段时间,毛主席的每一顿饭都吃得极其朴素,肉是看不见的,油也几乎没有。厨师每顿饭做的都是绿油油的青菜,看得人面如菜色。

可是毛主席却能吃得津津有味,面不改色。这些都是老一辈革命家特有的坚韧和忍耐力啊。

其实早在1940年时,就已经初现这种精神了。

当年由于国民党故意的刁难,共产党士兵失去了物资来源,陷入缺衣短食的窘境中。当时毛主席也身处其中,跟士兵们一起对抗这段艰难的日子。

毛主席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所难倒,还很乐观地领导大家一起撸起袖子干:既然物资进不来,把我们就自己创造物资。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自救运动”开启了。

这场运动的宗旨是投入生产,自食其力。包括毛主席和朱德在内,都没有因为自己的领导人身份而觉得应该被特殊对待,全都加入到大生产的活动中去。

两位领导人每天都要到坡上的一块荒地上种菜,还会苦中作乐的“比较”谁种的菜更好,谁垦的地更多。

这片土地荒废已久,但为了能利用好它,尽快栽种出粮食,毛主席和朱德可谓兢兢业业。

他们每天准时起床,扛着锄头和水桶,就去翻土浇水。

此时的毛主席和朱德都已不是年轻力壮的年轻人了,没有那么旺盛的精力。但是做起这些农活来,还是不遗余力,完完全全将这当成自己的事业一般地去侍弄菜地。

有时候,将士们看不过去,纷纷劝主席别干了,好好养精蓄锐,把精力放在领导大家搞革命上去吧。

主席却乐呵呵道:“既然我让大家搞生产,我这个发起人怎么能偷懒呢?当然要跟你们同甘共苦。”

倔强的毛主席每天耕种的身影感染了无数将士,他们也更加卖力地投入生产中去了。

可以说,毛主席是一位没有架子的领导。

所以在21年后的荒年,在举国上下面对类似的危机时,就不难理解毛主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了。

甚至乎,在共克时艰这件事上,已经逐渐迈入老年的主席,表现出更加的“固执”。

毛主席在饮食上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吃鱼虾等河鲜。因为要控制自己的饮食开销,毛主席硬生生克制住了这份喜好。叮嘱厨房从今往后,一切从简,千万不要给他端上鱼虾了。

厨房谨遵毛主席的吩咐,但是有一年春节将至,大家看见毛主席过年也不松口,依然粗茶淡饭地吃着,内心不禁纷纷觉得心疼。

厨师心想,主席吩咐只吃菜,那我买点别的素食,也不算逾矩吧。

这样想着,厨师兴冲冲地跑到街上,精挑细选了几根金黄水嫩的玉米,放了油,给主席炒得香香的。

饭点还没到,主席就闻见了这香味,不禁哈哈大笑道:“厨房的厨艺是不是进步了,我怎么闻着那么香。”

但当主席看到那盘金灿灿的玉米时,笑容变成了无奈,叹口气后严肃的说:“说好的一切从简,怎么给我特殊对待了。”

说着把菜分了下去,自己压根是一口没动过。

主席总理谁也不服谁

大家其实心里都明白,主席不愿享福也是因为想跟百姓站在一起,不要脱离普通人的生活。

可是毛主席日理万机,要顾及那么多国家大事,万一他营养不良,累倒了怎么办?

于是厨师们经常想着法子的尽可能在不“违规”的前提下,给主席做出更有营养,更好吃的东西。

当时,厨师为了满足毛主席一切从简的要求,每天给他烙制粗粮面团揉出来的葱油饼。

毛主席对葱并不感冒,不过葱油饼烙得咸香可口,在那个食物短缺的时候是难得的美食,并且食材也不珍贵,所以主席很喜欢吃。

厨师见毛主席那么爱吃,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能让主席吃上肉的办法。

他用肥肉榨出了油,每次烙饼不用植物油,而是用猪油。这样的饼当然是更加香酥可口的。连毛主席也觉得真好吃。

不过他很快就尝出了不对劲,毛主席心中又无奈,又有些气闷,其实他明白,大家伙也都是为他的身子考虑,但他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他,所以坚决不赞成这种“开小灶”的行为。

于是,他还是把厨师批评了一顿,勒令他不许再自作主张,这事才算完了。

虽然毛主席自己坚持要自律,可是他毕竟年纪大了,一直不吃肉,营养跟不上,身体难免吃不消。

当时的毛主席,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竟然“胖”了起来,这里的胖不是长肉了,而是变得浮肿。

严重的黄肿病让毛主席苦不堪言,他的腿都肿起来了,走一步都艰难。所有人看着毛主席每况愈下的健康状况,都不由得心纠在了一起。

警卫员们想出了一个主意,中南海中有一个湖,里面经常会有野生的鱼虾,他们组队到里面捕捉这些小鱼小虾,交给厨房,用河鲜熬出来的汤,兑到主席的饮食之中。偷偷给毛主席补充营养。

可是敏锐如毛主席,一下子就捕捉到汤中那一丝鲜味,不禁大发雷霆。批评警卫和厨师“唱反调”的行为。甚至说,再有下次,他干脆什么都不吃好了。

宋庆龄当时也听说了毛主席的近况,心中很是担忧,她为了表示关心,特意去挑选了一些新鲜螃蟹,希望能看在自己面上,多少吃一点。

主席很感动,特地答谢了宋庆龄,但是自己还是一点没动,全部分下去给战士们吃了。

对于毛主席的大公无私,所有人都既动容又担心,无奈之下,只能叫来周总理来当说客。希望主席能看在跟周恩来不一样的情谊上,多少吃点肉。

没曾想,两人还爆发了一场“争端”,谁也不服谁。

当时听到消息后,周恩来特地带上一碗煮好的肉,来到了毛主席那里。

毛主席一看见连思想一致的同志都是来劝自己吃肉的,一向与周恩来十分融洽的他,也不禁抬高了声音。

“天天让我吃肉,可是我吃得下吗?全天下都在吃糠咽菜,我不得做好表率。”

周恩来好言相劝:“这不是大家都倚仗着你来带我们走出难关嘛,你不吃肉,哪里有力气?”

毛主席马上反驳道:“你也是领导人,可是呢,你吃的更少,怎么不见你照顾一下自己呢”

周恩来当时就被主席驳的哑口无言,愣了半晌,最终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知道,自己是没办法劝服这位“固执”的主席了。他们一直怀着同样的理想,初心未改。

自那以后,周总理也就不再提吃肉的事了,直到荒年过去,两位才终于安安心心的和全国人民一起吃了顿饱饭。

一碗肉,能看出毛主席和周总理一心为国的心,正是有了他们艰苦卓绝的领导,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吃喝畅意。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难忘那些无私奉献的前辈们》范鸿喜

中国新闻网《毛泽东饮食习惯揭秘:食量不大 压缩饼干也算一餐》

0 阅读:52
游史渊

游史渊

欢迎关注!欢迎点赞游史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