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翎谕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前言我30岁如今还是单身,月薪有2万多,但是我一点也不着急结婚。
因为忙于工作,我便想请保姆照顾生活,还开出了高于市场价格的工作。
没想到,我花6000请阿姨,没享受反倒请了个“婆婆”。
我才明白,保姆没有边界感,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01深秋的晚上,我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家门,随手把高跟鞋踢到一边。距离上次彻底打扫家里,已经过去两周了。我叹了口气,瘫坐在沙发上刷着手机。
“又在吃外卖啊?小心胃病!”微信里妈妈的关心不合时宜地跳了出来。我看着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突然觉得是时候改变一下现状了。
我叫林悦,今年30岁,在一家外企做项目经理,每个月税后能拿到两万多。按理说,这样的收入在这座二线城市里已经算是中上水平了。
可偏偏工作太忙,每天早上八点出门,晚上七八点才能到家,连自己的三餐都照顾不好。
“叮”的一声,手机又响了。这次是我的好闺蜜小婷:“悦悦,你真的该找个阿姨了!像你这样忙的人,就该把时间花在刀刃上。我给你推荐个家政公司吧,我表姐就在那儿请的阿姨,特别靠谱。”
我犹豫了一下,其实这个想法我也有,但一直觉得请阿姨是已婚已育的家庭才会做的事。可现在看来,与其天天吃外卖,不如找个阿姨好好打理生活。
第二天一早,我就联系了小婷推荐的家政公司。“林小姐,您看这样,我们这边有个张阿姨,50岁,做了十年家政了,在好几个高档小区都做过,口碑特别好。”电话那头的中介热情地介绍着。
“一般工资是多少?”我问。
“像您这种情况,一般4000到4500就够了。主要是做饭打扫,不伺候老人和小孩。”
我想了想,决定大方一点:“要是表现好,我可以给到6000。”毕竟贵的东西才能买到好的服务,这个道理我在工作中早就明白了。
面试那天,张阿姨穿着整洁的碎花衬衫来了。她个子不高,圆圆的脸上总是带着笑,说话也温声细语的。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展示的几张以前雇主家的饭菜照片,色香味俱全,看得我口水直流。
“林小姐,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您的生活。”张阿姨笑着说,“您这么年轻漂亮,可不能总是吃外卖。”
就这样我和张阿姨签了合同,约定每天早上七点来,负责我的早饭和晚饭,外加日常打扫。
中午我在公司,她可以回去休息。薪水定在6000,比市场价高出不少,我觉得这样她一定会用心工作的。
刚开始的日子的确很舒服,每天早上七点,我睁开眼就能闻到厨房飘来的香味。
早餐从来不重样:一天是皮蛋瘦肉粥配小菜,一天是三鲜馄饨,还有手擀面、肉包子、煎饺……晚上回家更是能享受到两菜一汤的精致晚餐。
张阿姨的手艺确实了得,我每天都期待着回家,甚至主动放弃了应酬,就为了能吃上她做的饭。家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连我这个有洁癖的人都挑不出毛病。
可好景不长,大概过了两个月,我开始发现一些异常。
那天我去超市采购,买了一盒泰国金枕榴莲,花了将近200块。准备放几天再吃,让它更香甜一些。
晚上我尝了两块,打算第二天继续享用。可第二天晚上回家一看,剩下的那块不见了。
“张阿姨,冰箱里的榴莲去哪了?”我试探着问。
“啊,我看您昨天吃了,以为您不要了,就……就给吃了。”张阿姨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实在是太香了。”
我心里有点不舒服,但想着一块榴莲而已,也就算了。可类似的事情开始频繁发生:我买的日本和牛消失了一半,精品茶叶少了好几罐,就连闺蜜送的即食燕窝也不翼而飞。
最让我受不了的是,这些东西消失后,张阿姨从来不会提前打招呼,更不会补偿。每次问起,她总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我看您也没说不让吃啊。”
我试着委婉地提醒过她好几次,可她仿佛听不懂。终于有一次,我买了一盒法国马卡龙,特意跟她说:“这个是我要送人的,千万别动。”结果第二天去拿,发现少了两个。
这次我忍不住了:“张阿姨,我不是说了这是要送人的吗?”
“哎呀,我就是好奇尝尝,您不会这么小气吧?我每天把您照顾得这么好。”张阿姨突然变了脸色。
没想到第二天,家政公司就来电话了:“林小姐,张阿姨反映说您苛刻,连口吃的都不让人家吃。这样不好吧?”
我哭笑不得,只好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最后我们达成一致:合同提前终止。
送走张阿姨那天,我望着她远去的背影,不禁唏嘘。原来高工资也未必能换来好服务,看来找保姆这件事,比我想象的要难得多。
02经过张阿姨的风波,我对找保姆这事格外谨慎。这一次,我特意找了个大型连锁家政公司,要求签订详细的合同,把食材使用、工作内容都写得清清楚楚。
经过层层筛选,我见到了马阿姨。她今年55岁,身材高大,说话干脆利落。
面试时她就拿出一沓资格证书:“您看,我学过营养搭配,还考过高级家政师,绝对不会亏待您。”
这样的履历让我心动,再加上她浑身透着一股干练劲,我想着总比偷吃贵重食材的强。就这样,马阿姨走马上任了。
一开始,我确实感受到了专业水准的不同。家里永远一尘不染,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每顿饭都营养均衡。可是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好像不是请了个保姆,而是多了个“婆婆”。
“小林啊,早上就该喝牛奶,豆浆容易胀气。”我刚说想喝豆浆,马阿姨就皱着眉头说。
“这衣服退了吧,都有三件差不多的了,再买不是浪费吗?”我网购的新衣服刚到,还没来得及拆封,就收到了马阿姨的“理财建议”。
更让我崩溃的是,她开始对我的生活作息指手画脚。
那天下班,我因为加班到九点,精疲力尽地瘫在沙发上刷剧。
马阿姨立刻开始唠叨:“你看看你,大晚上的还看手机,对眼睛多不好。再说了,女孩子家家的,大字型往沙发上一躺,像什么样子?以后谁敢娶你?”
我深吸一口气,心想这是我自己的家,凭什么连坐姿都要被人指指点点?可看在她确实把家务做得很好的份上,我还是忍了。
直到有一天,我妈来小住,我以为可以体会一下被两个人照顾的享受,没想到马阿姨直接跟我妈“结盟”了。
“阿姨,您说说小林吧,都多大了,一点不会持家。”马阿姨给我妈倒茶时说,“您看她那衣柜,衣服乱得跟鸟窝似的,我给她收拾,她还不高兴。”
“就是就是,我说她买那么多衣服干嘛,她还不听。”我妈立刻响应。
“还有啊,您得管管她,天天回来那么晚,现在的男孩子都不喜欢太强势的女孩……”
我站在厨房门口,听着里面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仿佛我才是那个外人。
辞退马阿姨后,我一度陷入了迷茫。难道现在的保姆都这样,不是偷吃就是爱管闲事?正当我准备放弃时,徐阿姨出现了。
徐阿姨今年52岁,说话轻声细语,举止温婉。第一次见面,她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林小姐,我觉得像您这样的女孩子非常了不起。”徐阿姨笑着说,“工作那么忙还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我要是有您这样的女儿就好了。”
这话正说到我心坎里。经过前两次的教训,我对徐阿姨格外留心。可一个月过去了,她不但表现得无可挑剔,还总是体贴入微。
记得有次我感冒了,徐阿姨炖了老母鸡汤,看我吃完,她满脸欣慰:“您呀,工作太拼了,要多注意身体。”
慢慢地我和徐阿姨的关系越来越亲近,我会给她买衣服,逢年过节包个大红包。她也把我当女儿似的疼,连着几个月,我终于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林小姐,您这么优秀,怎么还单着呢?”有天晚上,徐阿姨突然问道。
我苦笑:“工作忙,哪有时间谈恋爱?再说现在的男人,谁能接受比自己强的女人?”
03春节前夕,我刚结束了一个重要项目,打算在家好好休息几天。徐阿姨把家里布置得格外温馨,年货备得妥妥当当,红红火火的,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那天晚上,我刚换上睡衣准备看剧放松,门铃突然响了。开门一看,徐阿姨站在门口,身边还跟着一个陌生男人。
“林小姐,跟您介绍一下,这是我侄子小强。”徐阿姨笑眯眯地说,“他今天正好来城里办事,就顺道来看看我。”
我愣在原地,这个“侄子”让我太意外了。三十出头的男人,穿着件皱巴巴的格子衬衫,头发油腻,指甲里还留着黑色的机油印记。最让我不适的是他看我的眼神,带着赤裸裸的打量。
“来来来,小强,别站门口,进来坐。”不等我反应,徐阿姨已经把人往客厅里带,“我去给你们泡茶。”
“好啊。”小强咧嘴一笑,目光在我的睡衣上来回扫视,“我姨经常跟我说起你,说你漂亮又能干,就是太累了,需要个男人照顾。”
我尴尬地刚想找个借口送客,就听徐阿姨在厨房里喊:“小林啊,我看你们两个挺合适的。小强在机械厂做技术工人,月收入六七千呢,踏实肯干。”
“是啊,我工资不低”小强突然来了精神,“要是咱俩处对象,工资都上交给我,我不嫌弃你不会做家务。”
那天晚上的场景,我永远都忘不了。我强装镇定地应付过去,第二天一早就让徐阿姨收拾东西走人。临走前,她还一脸委屈:“我也是为你好啊,你说你一个人多孤单。”
送走徐阿姨的第一件事,我就叫来锁匠换了门锁。看着师傅换锁时,我的手还在微微发抖。
这段经历让我彻底对请保姆失去了信心,回想这2年多来的三位阿姨:张阿姨偷吃我的零食,马阿姨像个老妈子一样管着我,徐阿姨更是设局让我嫁给她侄子。
每一次,我都以为找到了更好的选择,结果却是一次比一次更令人心寒。
我开始反思,为什么会遇到这些问题?也许是我太过理想化,以为高工资就能买来称心的服务。
但最重要的是,我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恐慌。30岁的年纪,在父母眼里已经到了该成家的时候。
可在这个城市里,像我这样的女性太多了:有体面的工作,不错的收入,却始终找不到生活的平衡点。我们渴望被照顾,却又害怕失去独立;我们想要心灵的慰藉,却总是遇到别有用心的算计。
春节后,我重新安排了自己的生活。我买了个扫地机器人,请了家钟点工每周来打扫两次。
平时的饭菜,我开始学着自己做,虽然不够精致,但起码踏实。周末约上三五好友,互相分享生活的酸甜苦辣。
最近,我居然爱上了下厨。虽然只会些简单的菜品,但当香味从厨房飘出来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心。朋友们笑说:“你现在不止是霸道女总裁,还是居家小能手了。”
这段经历教会我:生活的美好,不在于花多少钱请人来打理,而在于如何平衡自己的节奏。我依然是那个独立的职业女性,但我学会了照顾自己,也明白了界限的重要性。
至于那些保姆阿姨们,我不怪她们。毕竟在这个城市里,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求生存。我只是庆幸,这些经历让我变得更加成熟,也更懂得珍惜真诚的关系。
现在的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许它不够完美,但却是真实而踏实的——这,才是我一直在寻找的答案。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