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双腿并无残疾,为何每次打仗都坐轮椅?背后有何原因?

交谈历史 2025-04-06 09:12:26
诸葛亮并无腿疾,为什么每次出征时他都坐在轮椅上呢?其实这才是他的大智慧。

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里最出名的谋士,在他身上除了有让人难忘的睿智和谋断之外,还有更加让人钦佩的,对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正是这样一个人物才能让后世无数人争相称颂。而在大家的印象中,诸葛亮除了经典的羽扇纶巾服饰之外,最突出的形象,就是他出征时经常乘坐的那辆四轮车了!这就不禁让人疑惑,原著中的诸葛亮明明并没有腿疾,为什么还要每次都坐在四轮车上呢?此外为什么还有许多人都说这正是诸葛亮的聪明之处呢?

诸葛亮字孔明,早年丧父的他一直跟随叔父诸葛玄生活,诸葛玄去世之后诸葛亮就在荆州的隆中隐居了下来,也正是在这个地方,诸葛亮等来了他的明主刘备。当时刘备正在刘表的帐下,奔波多年一事无成的他,迫切的想要组建自己的班底以完成匡扶汉室的伟业,正巧这时他听到了诸葛亮卧龙先生的名声,于是便有了三顾茅庐的典故。让别人连着请三次,还不断刁难对方,放在现在都是一件十分过分的事情,那么明明是更重礼节的古代,却几乎没有人觉得这里的诸葛亮太过傲慢,反而发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呢?

这当然与诸葛亮的才学分不开关系,仅仅与刘备相见的第一面,诸葛亮就献上了历史上那鼎鼎有名的计策隆中对,此计谋不仅帮刘备理清了天下局势,还直接指明了三分天下和最终匡扶汉室的路线,后来刘备的布局也确实是按照隆中对的规划执行的。在加入刘备阵营之后,诸葛亮很快便用一手火烧博望坡巩固了自己在阵营里的地位,一直到赤壁之战,刘备当上汉中王,诸葛亮都没少为蜀汉出力。后来刘备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也欣然接下了蜀汉的重担,在为刘备收拾烂摊子的这几年里,诸葛亮不仅要处理内政,还要平定外患,最终在南蜀七擒孟获,才帮蜀汉稳定了局势。然而即便已经做了如此之多,诸葛亮还是没有忘记先主刘备的遗愿。

在整定蜀汉后不久,便开始了自己的北伐大业。整整六次北伐,两出祁山,诸葛亮不仅演绎出了空城计的典故,还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制造出了许多神奇的发明,例如能够大大加快后勤运输速度的木牛流马,可以连续发射20支弩箭的诸葛连弩,甚至我们如今生活中常吃的包子和用来祈福的孔明灯也都是诸葛亮的发明,此外,在北伐期间诸葛亮经常乘坐的那辆四轮车,其实也是他自己设计监工制造的。那么为什么诸葛亮要特地为自己制作一辆四轮车,还经常坐着它上战场呢?难道是因为诸葛亮不会骑马,或者是腿脚不便吗?

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在原著中无论是在雒城之战,还是攻打天水时,诸葛亮都有过骑马的记录,而且骑的还非常快,此外在刘备病逝辅佐刘禅的许多年里,诸葛亮也是站着在朝堂上参加会议的,可见诸葛亮不仅会骑马,腿脚也没有任何的问题。那为什么他却总是坐在他那辆四轮小车上呢?这其实有着3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诸葛亮对自己偶像的崇拜心理。现代社会中有不少人都有着自己的偶像,并把他们视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就会不经意的学习和模仿偶像的特点和一些行为习惯,诸葛孔明也是如此。不过孔明先生的偶像可不是什么歌手演员,而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位有名的兵家谋士,孙膑。

作为兵家致圣孙武的后人,孙膑不仅家学渊博,更是大名鼎鼎的奇人鬼谷子的徒弟,在兵法之道上,孙膑可以说是已经登峰造极,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例如围魏救赵,田忌赛马,都是出自他手。此外在他的指导下,桂陵,马陵两场战役不仅两次大败魏国名将庞涓,更是直接把魏国打下了超级大国的王座,为齐国和秦国的崛起创造了机会,大大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历史走向,这样的战绩和能力,也难怪就算是一听孔明都把他视为偶像。不过孙膑也有着自己的痛苦,那就是照面的他轻信自己的师兄庞涓,最终被善妒的庞涓所陷害,被魏王下令挖去了双腿的膝盖,从此只能在轮椅上渡过一生,就算如此孙膑最终还是逃离了魏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后来的诸葛孔明之所以也要为自己制作一辆四轮车,很可能就是为了学习孙膑身上的那种不畏苦难的精神。

除了孙膑的影响之外,诸葛亮经常乘坐四轮车还有一个更加深层次的原因。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不同于关羽张飞等武将,他是一个谋士,按理来说,大军打仗的时候他只需要坐在后方的营帐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完全不需要坐着四轮车前往前线战场,那他为什么还是这样做了么?这其实就是诸葛孔明的聪明之处,事实上诸葛亮的四轮车虽然特别的平稳,但他的行进并不是靠战马去拉而是需要人在后面推着行走,并且这种四轮车还不能够后退,这就导致它虽然有四个轮子,但速度却很慢。这里就有人疑惑,这么慢的四轮车难道在战场上不是很危险吗,一旦打了败仗连逃都没办法逃实在不方便,而这正是诸葛亮想表达的点。

一旦战场上的战士们看到诸葛亮坐着四轮车出现,就都知道了这场战斗丞相们将会与士兵共存,还能表达出丞相对这次战斗的信心,这就大大增强了战士们的士气,是一条妥妥的攻心之策。就连司马懿都知道打仗要直奔诸葛亮的四轮车,却从来没有成功过,可见这条计策的厉害。最后,诸葛亮坐着四轮车北伐还有一个更加现实的原因,那就是身体因素的限制,虽然诸葛亮会骑马,也没有什么腿疾,但他身为一个文士,身体素质再怎么样也比不过那些武将,再加上为蜀汉操劳这么多年,无论是精力还是身体早就疲惫不堪,不然也不会在54岁的时候就溘然长辞。

在北伐这些年里,诸葛亮不仅要处理军事还要过问内政,两鬓早已斑白,都说蜀国的道路崎岖,甚至连粮草的运送都十分困难,而就是这样艰难的蜀道,在短短的十余年中,诸葛孔明却已经亲自走了六次,其身体状况可想而知。为了在对战时掌握千变万化的战场局势,坐着四轮车前往前线战场,实在也是无奈之举。纵观诸葛孔明的一生,哪怕直到生命的最后,他还想用七星秘术为自己续命,好继续为蜀汉操劳,完成大业,可谓是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的人物,又怎么能不让人心生钦佩,铭记于史诗之中呢。

0 阅读:2
交谈历史

交谈历史

讲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