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潮突现:楼市春天来了?

悠悠地产观 2025-03-30 20:32:40

就在大家还在讨论楼市何时筑底、何时回稳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地王潮,在南北多个城市跳跃而起。

核心城市掀起“抢地盛宴”

2月25日,上海静安区国资委100%持股的上海静投置新城市更新建设有限公司,以16万元/平方米的价格,拿下静安区的高品质袖珍地块,打破全国单价地王纪录。

3月18日,北京海淀区树村HD00-0705-0035-1地块开启出让,吸引了中海、绿城、建发、越秀、海开、首开、保利、金茂、招商+华润联合体等多家房企及联合体竞争。树村地块用地规模大约3.97万平方米,规划地上建筑面积大约7.33万平方米,起拍价58.64亿元,位于五环沿线,容积率1.6。经过274轮竞拍,中海75.02亿元摘得地块,溢价率27.9%,楼面价约10.23万元/平方米,打破北京土地市场单价历史纪录。

3月25日,杭州市区迎来2025年第五批住宅用地出让,滨江区西兴单元地块由滨江集团以52.03亿元竞得,成交楼面价77409元/平方米,溢价率69.86%,刷新杭州单价地王纪录。

3月27日,成都锦江区柳江街道包江桥社区、祝国寺社区地块出让,面积32495.39平方米,起始楼面地价为20000元/平方米,建发集团以41200元/平方米竞得,成交总价为33.5万元,溢价率106.00%。成为成都涉宅用地单价新“地王”。

此前的3月11日,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铜牌村一宗地,面积约63.88亩,起拍价18600元平方米,经过132轮角逐,招商蛇口竞得,楼面价达31700元/平方米,成都地价首进“3万+”时代。但半个月后该记录就被打破。

这是偶然现象还是趋势初显?这些创纪录的数字后面,传达了什么信号?这可能是所有房地产从业人员、机构和购房者关心的问题。

几大特征分析

此轮房地产松绑,已持续三年。也该看到一些效果了。

中央对房地产的政策基调是,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在此方针指导下,很多城市取消“限地价、限房价、竞自持”等调控工具,回归“价高者得”的原始拍卖模式。有些城市允许房企自主定价,直接刺激高价拿地冲动。

最近一个多月来的土地拍卖市场,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其一,央国企主导。以上几幅高价地块,无一例外都是央企国企夺得。中海、华润、保利等央企近两年持续加码北京百亿级地块,而上海静安、杭州钱江新城等核心地块的争夺战几乎成为“国家队”的内部竞赛。

其二,本质上是存量时代的“核心资产争夺战”。这些项目,基本位于城市核心区。成都高新区经过多年培育,也已成为成熟区域。房企蜂抢稀缺地块,反映了资本对安全边际的极致追求,将有限资金押注在“绝对安全”地块。

其三,这是土地财政2.0版本。房地产已再次明确为支柱产业。当前,地方政府财政偏紧,卖地收入是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但是,今年1-2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744亿元,同比下降15.7%。这种状况必须扭转。所以,这一轮地王潮,可以视为地方政府与国有房企共同演绎的“土地财政升级版”,即土地财政2.0版本。

而地方政府敢于放开地价限制,实质是通过制造价格预期来维持土地信用体系。惟有如此,房价高价拿地→银行抵押融资→土地财政维持→地方债务滚动存续,这种模式才能继续运转下去。

结构化的春天

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一二线城市核心地块被视为“硬通货”。央国企蜂拥而至拼抢优质地块,必须推动地价大幅上涨,其结果就是,这些地块无一例外地走向“豪宅化”。

比如,我们已经分析过,北京树村项目上市后,其售价将朝着15万+靠拢。一方面,它将周边在售项目带出了溢价,10万+再上一个台阶,可能到达12万+;另一方面,半年后,大家一起回到同一个竞争界面。

有专家问,在经济景气度呈现收缩的态势下,能消化这么多的豪宅吗?因为,孤注一掷的赌博式拿地,可能会导致区域性风险增大——当所有玩家都涌向狭窄的安全区,安全区终将变成危险区。

从上海的情况看,2024年反而是豪宅大年。根据凤凰网房产上海的统计,去年上海总价3000万元以上的豪宅,成交套数达到2530套,占全国比重的61.6%。而2020年到2023年这四年,上海豪宅的供应总量也只有3309套。2024年12 月,上海顶级豪宅西郊檀宫一套建筑面积1612平米的独栋大别墅,以3.5亿元的总价成交,单价接近22万元,地上单价超过30万元。这显然为静安单价地王的胜者提供了勇气。

3月16日,颐海澐颂开盘:短短30分钟,成交606套,销售额破72.5亿。这在无意中为两天后房企抢夺北京树村地块提供了绝佳的注脚。

我们认为,此轮部分一二线城市优质地块高价成交,呈现的将是结构化的春天:

其一,核心区域的豪宅跑赢大势。今年北京海淀区域将迎来丰收。上海在高价地块的带动下,10万+豪宅仍有继续上涨的可能,但动能恐怕没有去年那么强了。

其二,“好房子”的指挥棒,正在产生效应。也就是,一批高净值人群将其持有房产重新进行配置,卖掉位置不好、产品有瑕疵的一套或两套,置换一套真正的“好房子”。

其三,同城分化继续。即使是杭州,有些区域的新房去化周期也在加剧,有的新盘去化周期达到18个月。而上海外环的新盘,不少也达到15个月去化周期。在北京,不要忘了去年初南三四环区域的价格战。

其四,一线和二线热点城市与三四线城市之间,二线城市之间,都还在分化。三四线城市还在为回稳而苦苦挣扎。二线城市,西安、武汉、南京,也还没听到土地市场的惊雷。

其五,二手房的信号。春节后,多数一二线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仍在增长,要消化这些增量,并不容易。前面我们说了,不少豪宅买家要把手里的一套或两套二手房,置换为真正的“好房子”(豪宅),这取决于二手房的消化能力。另外,从一季度截至目前情况看,二手房租金还没有企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收入不达预期的背景下,人口的吸纳量是相当有限的。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必须是建立在二手房市场的率先回稳基础上。

地王潮折射出楼市仍处于多极分化的现实:核心城市优质资产受资本追捧,但普通住宅市场还在爬坡。此轮回暖是结构性而非全局性的,市场主体的博弈远未结束。地王盛宴的所有参与者都注定要支付超额溢价。楼市没有春天,只有永恒的价值轮回——那些在资本狂欢中保持清醒的人,终将在周期轮转中收割真正的价值红利。

0 阅读:36
悠悠地产观

悠悠地产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