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晏子做的一件不光彩的事儿

南川杂谈 2025-02-14 22:13:48

1957年,山东嘉祥县满硐乡宋山村出土了一件画像砖,画像砖里记录的内容便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二桃杀三士》。

这则故事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讲的是春秋时期,齐国齐景公在相国宴婴的建议下,利用两枚桃子让当时齐国的三大勇士自尽而死的故事。

相传,春秋时期,齐国齐景公在位,国内有三个人自恃功高,目中无人。这三个人一个叫公孙接,一 个叫古冶子,一个叫田开疆,三人号称“齐国三杰”。

因为三人作战勇猛顽强,屡立战功,深受齐景公宠爱。国相晏子一开始对他们很尊敬,每次见到他们都恭恭敬敬地行礼,可是这三个人非常傲慢,看都不看晏子一眼,根本不把他这个国相放在眼里。

这个时候的齐国,早已没了当初称霸时的雄风,国内大贵族田氏家族,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掌握了国内大部分政治、经济、军事的势力。国内其他大家族也被他们以各种手段剿灭,家族势力不断壮大,大有将齐国国君取而代之的趋势。而这三人之间关系又好到穿一条裤子,又恰好他们三个人和这个田氏家族私交甚密,直接威胁着国家政权的稳定。

二桃杀三士画像石,石质,汉代文物,现藏河南博物院。

晏子很担心这三人成了田氏家族危害齐国的助力,于是想把他们三人除掉,以免后患。

考虑到齐景公很器重这三个人,一时间他也拿不准齐景公的态度,于是他决定试探一下。

一番试探之下,他知道原来齐景公也烦他们很久了,但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才能既让田氏家族抓不到把柄,又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有了齐景公的态度,晏婴也就好放开手去干了。

深思熟虑之后,还真等来了一个机会。

鲁昭公带着大夫叔孙婼来齐国访问,齐景公设宴款待他。君臣四人坐在堂上,公孙接他们三人做为陪同,佩剑站在堂下,态度十分傲慢。酒喝的正酣,晏子说:“园中的桃子已经熟了,摘几个来请两位国君尝尝鲜吧!”

说罢晏婴便传令下去,派人去摘桃子。

不一会儿,园吏端着玉盘献上了六个桃子,桃子很大,颜色艳红,香味扑鼻。

齐景公知道这是晏婴的手段,只是拿不准他要怎么干,假装生气,问道:“怎么就这么几个?”

园吏心惊胆战的说:“其他的还没熟,所以只摘了这几个。”

晏子上前端过桃给鲁昭公、齐景公每人献了一个桃子,鲁昭公一尝,连声称赞蟠桃味道好极了。

齐景公说:“叔孙大夫天下闻名,应该吃一个。”

叔孙婼推让说:“我比不上晏相贤能,晏相辅佐大王,功绩卓著,天下敬佩,这个桃应当赏给晏相国。”

齐景公说:“既然叔孙大夫如此客气,就请你们二位每人吃一个吧。”

晏子春秋

晏子看着公孙接他们三个,微微一笑对齐景公说:“盘中还剩下两个桃子,请大王让他们三位勇士都说说自己的功劳,谁的功劳大,就赏给谁吃。”

齐景公说:“这个主意不错。”

话音刚落,公孙接首先发言:“我曾经跟着大王上山打猎,忽然一只母老虎向大王扑来,我用尽全力将老虎打死,救了大王性命,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还不该吃个桃吗?”

晏子说:“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应该赏一个桃。”

一旁的田开疆早就着急了,跳起来大喊大叫:“我曾经奉命讨伐徐国,手执武器两次打退了徐国的进攻,还杀了他们的主将,吓得徐国国君称臣纳贡,邻近几个小国也因此纷纷归附咱们齐国,这样的大功,难道不能吃个桃吗?”

齐景公说:“田将军开疆扩土,征战有功,那这最后一个桃就赏给你!”

晏婴连忙将最后一个桃送给古冶子。

齐景公

古冶子这时喊了起来:“我曾经跟随大王一齐渡黄河,河里一只大鼋(yuán)兴风作浪,一口咬住了大王的马腿,一下子就把马拖到急流中去了。我拼尽全力舍命杀死了大鼋,保护了大王,像我这样的功劳该不该分一个桃?你们两人为何不把桃子交还给我!”古冶子说完就抽出宝剑,站起身来。

公孙接、田开疆见状说道:“我们的勇敢、功劳都比不上你,却在你之前拿桃子而毫不谦让,这就是贪婪;如此贪婪,依然恬不知耻地活着,还有什么勇敢可言?”于是他们两人都交出了桃子,接着刎颈自杀。

古冶子看到这种情形,说道:“他们两个都死了,唯独我古冶子独自活着,这就是不仁;用话语去羞辱别人,吹捧自己,这就是不义;悔恨自己的言行,却又不敢去死,这就是无勇。话虽如此,他们两人若是同吃一个桃子,是恰当的。而我独自吃上一个桃子,也是应该的。”他感到很羞惭,于是也放下桃子,刎颈自杀。

齐景公想拦阻,已经来不及了。于是,齐景公穿着素服为三 人入殓,以勇士的礼仪安葬了他们。

晏子

《晏子春秋》里记载的这则故事在《东周列国志》和《三言二拍》中也有收录,它是杜撰还是纪实,一直众说纷纭。因为以下4点,我个人更倾向于他是一个杜撰的故事:

第一点,《晏子春秋》是后人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编辑而成,其内容主观性太强;

第二点,虽然《四库全书》将其划分为史部传记类,但是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它是一本“记叙文学类”作品,更像一步历史小说集;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按照晏子的说法,田开疆、公孙接、古冶子三个人在同时期的史书或者文学作品中找不到印证,特别是田开疆,开疆扩土征讨徐国这事儿,同时期的史书毫无记载。

第四点,事情的发生太巧了,巧的像安排好的一样。晏子为什么偏偏选择鲁昭公来访时让田开疆三人内讧?因为鲁秉周礼,在鲁昭公面前演这一出戏,最能堵住悠悠众口,这一切太巧了,巧的像瞌睡来了有枕头一样。

北魏漆棺画-二桃杀三士

因为一个桃子,征战沙场,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的将军直接自刎,另外两个也跟着自刎,中间的逻辑讲不通。即使这个人再傲慢,再注重礼节,也不至于因为桃子自绝性命。我更相信这三个人明白自己功高盖主,早晚要死,不如借着这个机会自杀还能有个忠义勇的好名声。

其实,晏子这个事儿办的挺不光彩的,因为田开疆三人没给他好脸色,他就想方设法的要搞死三个人,还给自己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美其名曰为了国家,然后跑去PUA齐景公,给齐景公洗脑,然后借着鲁国来访的机会干掉了。我个人分析,晏子最初的目的是想让三个人互相残杀,内斗而死,这样就能把齐景公摘出来,却没想到这三个人居然自杀,让齐景公暗里背了一个逼死功臣的罪名,失了民心。可怜的齐景公并没有悟到这一点。

下一篇讲咱妈是如何用“二桃杀三士”,,赚尽世界高铁技术的。

0 阅读:5
南川杂谈

南川杂谈

讲各种历史故事, 民间故事,总有一款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