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渭南日报创刊75周年和复刊40周年。数十年来,几代渭报人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站在时代前列,积极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记录着东秦大地的深刻变革,讲述着渭南人民努力奋斗的非凡故事。
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渭南日报》推出“新老报人”系列报道,回顾老报人心系报业、殚精竭虑、开拓创新的动人故事,分享新报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再创辉煌的奋斗故事,通过他们的视角向过往致敬,带着希望,怀着热情,奔向美好的未来。
新老报人
做一名让党和群众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专访《渭南日报》老报人冯战武
渭南日报记者 倪伟
有一种职业,办公室里待不住,繁华闹市问冷暖,偶尔白云深处访人家,上得了明堂大厦,下得去田间地头,最高兴的是笔记本写满采访细节,挑灯鏖战一整夜,打着哈欠奉上一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好稿子。这就是记者,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冯战武是一名老记者,进入渭南日报社24年,他实现了儿时梦想,找到了奋斗方向,完成了人生蜕变,在知天命的年纪,依然初心不改,仍旧保持着对新闻的热爱和敬意。“小时候常听长辈说,有人做好事接受采访上了报纸,当时就觉得记者很光荣,想从事这个职业。”冯战武说,20世纪90年代毕业后,他自学了大量新闻业务知识,终于在2000年圆梦,成了《渭南日报》的一名摄影记者。
冯战武工作时一丝不苟。渭南日报记者 姚二曼 摄
入了行,本想大展拳脚,没想到却陷入徘徊不前的困境,冯战武遇到了所有新记者都会面临的问题——没有新闻线索。“都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摄影部主任孔令成,他告诫我,要多深入一线,新闻在脚下,在群众当中。”冯战武说,孔老师的话让他开了窍。从此,他天天跑基层,将全市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的情况报道出来,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也收获了不少新闻奖。
2006年,报社号召记者深入基层锻炼,冯战武主动报名,到澄城县驻站。“这不是一个容易作出的决定。澄城县距离临渭区120公里,驻站时不能兼顾家庭,另外,进入新环境,一切工作都要从基础干起。”刚到县上,冯战武主动拜访了当地新闻界同行,本以为接了地气,聚了人气,工作会迅速展开。没想到在宾馆居住的一个星期中,却无人与他互动。
“这样下去肯定不行,耽误工作,我决定通过举办全县通讯员培训班来打开局面。”他用3天时间跑乡镇,访部门,宣传报社设立记者站的目的,争取大家的配合和支持,最终组织起一支100多人的通讯员队伍。“在报社和县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这些通讯员接受了2天专业的培训,掌握了基本的新闻业务知识,通讯员队伍立起来了,《渭南日报》澄城记者站也由此在全县声名鹊起。”在其后的13年里,冯战武长期奔波在一线,先后与通讯员联合采写稿件2800多篇,拍摄照片2000余幅,高质量地完成了“聚焦基层20年,感受身边那些变化澄城特刊”“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澄城篇”等重大主题采访任务。
冯战武说:“驻站工作期间,虽然我和妻子分居两地,但她和孩子都很支持,他们的理解,让我没有顾虑地向前奔跑。”他采写的系列通讯《民情日记》荣获2014年度陕西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雷王伟旱地玉米创出国家纪录》获得2007年度陕西新闻奖消息类二等奖;《让监督的触角伸向最基层》获得2009年度陕西新闻奖通讯类三等奖……
成绩有目共睹,贡献有口皆碑,冯战武多次被报社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面对赞誉,他谦卑地表示,个人的成就一定是建立在好平台之上,因为报社给了他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机会,自己才能听民声、察民情、解民意,在新闻实践中用热爱和执着收获喜悦,收获感动。 “当记者这20多年,我最难忘和自豪的事情,就是宣传报道了澄城县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创举。”冯战武说,现在全国各地的村委会几乎都要悬挂一块村民监督委员会的牌子,这项制度就诞生在澄城县。2007年冬天,他听说原罗家洼乡党委、政府在各村设立监督委员会,为完善农村政务村务管理、和谐党群干群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老记者的直觉告诉他,这是一条有价值的新闻“活鱼”,他立刻动身前往罗家洼,深入采访2天,写成《旱塬上架起连心桥》。稿件发表后,引起巨大社会反响,中省市迅速推广相关经验做法。
“通过自己的报道,为群众做一点有益的事情,这是我最大的成就。”冯战武说,“一滴水只有流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个人的进步成长,离不开报社这个集体,离不开崇高的新闻事业。我愿永远做一名让党和群众信赖的新闻工作者。”